?
01
楔子
最近一段時間,因為種種原因,良子過的比較“掙扎”,想寫文章也提不起“筆”來。如何突破這種狀態成了我思考的焦點,才有了下面這篇文章。我沒能找到恰當的詞來描述從“困境”到下一個旅程,所以用了一個“更好”來表達,可能不是太妥當,但姑且如此吧!
這是一篇寫給我自己的文章,時刻提醒我該保持“狀態”。如果能給良有方的朋友們帶去了點“什么”,良子非常榮幸!
02
耐得住寂寞
現在這個社會“位子、房子、車子、票子、娘子、孩子”,什么都是資源,什么都需要競爭。所以有了“出名要趁早”,“情愿在寶馬車里哭”的亂象。其實每個人都沒法逃脫這些“現實”的觀念,也無法突破這張世俗的“網”。
勸別人耐得住寂寞,不如勸自己“臥薪嘗膽”。越王勾踐“睡柴床,吃苦膽”是為了銘記“恥辱”,光復國家。并不是他喜歡,而是他克制了自己。只有這樣“忍一時”,才成就了后世的“霸業"!
而我們很多人,刷抖音,看八卦,圖”奶頭“之樂,很久沒完完整整將一本書讀完了。”及時行樂"是一部分人的處世原則,但不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為準則”,最起碼不是我的“選擇”。
很多朋友知道我在跑步,而且我習慣一個人跑,其實跑步的過程是個“痛苦”的過程。不跑步的朋友千萬別相信什么跑步是件快樂的事。從呼吸急促開始,經歷極點,崩潰點,到完成(未完成)計劃跑量,全過程是個無數次放棄,無數次咬住的“博弈”。對我來說,這不光野蠻了我的身體,還教會了我如何去“耐得住寂寞”!
很多時候,工作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如何克服“負面情緒"解決好問題,如何不計較一時的”得失“持續努力,都需要耐得住”寂寞“。
并不是你耐住了寂寞,就能獲得”更大“的成功,這其實是個”機會成本“。很多時候你離成功就差那么一點點,但是這一點點,事先是無法感知的。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我們渴望時間自由,財務自由,XX自由。。。?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寂寞不是一時掀起的風,而是人生的常態。它同喜怒哀樂一樣,難以避免,時刻伴隨著我們。而我們的一生,就是一段寂寞的旅程,從寂寞中走來,也終將在寂寞中離去。
03
野蠻其體魄
《孟子·告子下》中有一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其中說到了”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來到這個世間完成的也都是普通的使命。
但我們每個人又都不愿意承認自己是普通人,希望自己是那個”the chosen one"。那就時刻準備好“靈與肉的洗禮”吧!
71歲的施瓦辛格被人從背后飛踹,他沒什么事情,而踹人者反而應聲倒地受傷。
從世界健美先生到好萊塢影星再到加州州長,施瓦辛格作為一個奧地利人,完成了前所未有的“美國夢”。幾十年如一日的鍛煉,野蠻了其體魄,同時也文明了其精神!
毛澤東同志在1917年《體育之研究》上發表“近人有言曰: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茍野蠻其體魄矣,則文明之精神隨之。”
人的一生很長,從出生就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到了上學又希望成為那個“別人家的孩子",進入社會工作后,”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幻想可以一蹴而就!
人的一生又很短,經常這個”董事長“,那個”總經理“因為身體原因猝死了。人其實很脆弱,競爭又那么殘酷。要想在所有的階段勝出,談何容易。最后比拼的無非是”活久見“!
4
泰山崩于前
而色不變
人在遇到突發事件的時候,都會有慌張,這叫本能。有些人會在慌亂情緒中,越陷越深,難以自拔;而有些人卻能控制本能,”寵辱不驚“,這是為什么呢?
雖然存在角度問題,但是在如此近的距離做到眼睛都不眨一下,確實非常人。
科比?布萊恩特,經歷了年少成名/鷹郡丑聞/OK鬧掰/離婚復婚/到帶隊捧起”奧布萊恩杯“/跟腱斷裂/60分謝幕。這樣的一個男人,我更愿意相信是這”跌宕起伏“的人生,造就了這個”大場面先生“。
再看看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人,高考失利就認為人生完了;中年失業就認為一輩子完了;婚姻失敗就開始仇視另外”半邊天“,這難道是人生打開的正確方式嗎?
我們一邊在艷羨”別人的人生“,一邊在奶頭樂中荒廢自己的人生。情緒的控制,意志品質的增強都是需要修煉的,先從”延時補償“開始吧。
延遲滿足是指一種甘愿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它的發展是個體完成各種任務、 協調人際關系、 成功適應社會的必要條件。
我很喜歡《基督山伯爵》這本書,電影也不錯。一個人從失去財富,到失去自由,再到失去尊嚴,最后竟然能從監獄逃出生天,并逆襲成功,真是“驚為天人"(中國版叫韓信胯下受辱)。小的時候被劇情所吸引,而人到中年,當自己也經歷過失業后,感觸就大為不同了。
當風暴來臨時,如果你有應對的辦法,那就用不著恐慌。
當風暴來臨時,如果你沒有應對的辦法,慌又有什么用?
所以,慌什么!??!
我們唯一要加強的是”未雨綢繆“的能力和”抗風險“的能力!
05
抗擊打能力
拳擊比賽中經常會用到”抗擊打能力“這個詞,邁克泰森除了重拳厲害之外就是他的”抗擊打能力“出色。而成為世界三大拳擊組織的重量級拳王,絕不是因為他挨打的能力了得,而是他避免挨打的能力出眾。
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抗擊打能力“是由無數種能力組成的。有可能是邏輯思維的能力,運算的能力;也有可能是心思縝密,還有可能是”心狠手辣“。。。
在工作中,我們除了要把事情做好,還要把”人“做好,就需要所謂的”情商高”。培養情商的文章,隨便百度下,一抓一大把,不啰嗦了。
出了校門,學業是完結了,但學習并沒有結束,反而是要伴隨我們終生。以一個建筑師為例:規范三天兩頭要更新,就學習規范就能忙活一輩子;另外還有綠色技術,裝配式技術,都是些“新玩意”,不學習連吃飯都困難了;還有隨著職級的上升,技術能力之外還要學習管理能力:提攜后輩、團結隊伍、增加凝聚力都是需要學習的。
“智商稅”是個新名詞,以前經常聽到哪家老人被騙了多少錢,現在拓展到了全民。不是這些人的智商有問題,而是無法克制“貪念”和“僥幸心理”。
林則徐:“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人無欲則剛,普通人當然無法做到無欲無求。所以懂得“舍”和“得”的平衡,就非常要緊了。
這林林總總的“能力”組成了我們抵御風險的防護墻,而最短的那塊板決定了我們抗擊打能力的強弱。盡量不要暴露自己的弱點,不要把情緒暴露在敵人的視線下,才能保持“少挨打”。即使是被擊中,我也希望是有準備的!
06
星辰大海
每個人的理想不同,對自己的要求也會不同。就是目標的遠大與否,決定了每個人能達到的高度。
每一個成功人士定的目標都不小,就像王首富把一個億作為“小目標”,而我們大多數人的小目標可能要少很多個0吧。
下面有個施瓦辛格的演講視頻,很好的詮釋了“夢想有多大,夢想的實現有多燃”!
從建筑工地的小工到州長,這是多大的目標,多強的意志力啊。里面還說到了拳王阿里做仰臥起坐,是從感覺痛了才開始計數的。
有正面的榜樣,良子免不了要放些反面教材。賈斯丁比伯約架湯姆克魯斯,一個20多歲的小伙,已經很出名了,非要和個50多歲的全名偶像碰瓷。你為什么不選那個叫邁克泰森的人。
從訓練的效果來看,湯姆克魯斯并不落下風,還好阿湯哥沒檔期,不然比伯還不知道會被揍成什么樣。最后以小伙子認慫,這場鬧劇也就收場了。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夏蟲不可語于冰 井蛙不可語于海”,這些都是我國古代總結的和遠大目標相關的名句。唯有將自己的目標設置的大一點,再大一點,才能激發我們的潛力。不逼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到什么高度。即使失敗了,那也沒什么,理想沒人嘲笑,說明不夠遠大。當今社會對年輕人的包容程度越來越高,完全不需要有心理負擔。
中國文化很有意思,既有“立大志”的表述,也有批判的詞匯?!昂酶唑\遠”就是批評脫離實際地追求目前不可能實現的過高、過遠的目標。
良子覺得要這樣理解。目標定的大一點沒問題,關鍵是否每天在為這個目標努力。所謂“爭乎其上,得乎其中;正乎其中,得乎其下”,即使沒能完全達到預期,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這對一個“奮斗者”來說,也是不錯的“褒獎”!
07
結束語
你我皆凡人
每天都以普通人的“面貌”示人
并不奢求成為“天選之人”
希望每天能多一點進步
明白個中道理是一回事
具體實踐是另一回事
謹以此文
提醒自己每天的一言一行
朋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