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嘗君能做上戰國四君子是有其原因的,今天講他的一個小故事。
孟嘗君好養客,門下食客數千,數千人中,什么類型的人都有,混吃混喝的有,真心做事的亦有;三教九流有,正門正派亦有;但多數還都是有些小聰明,有心機的能人。
一日,孟嘗君受楚王的邀請去楚國當差,他畢竟不是一般人,楚王為了討好他,就送了一張很寶貴的象牙床。那么問題來了,這么大、這么寶貴的一張床,到底要誰千里迢迢的送去孟嘗君的家鄉那?楚王欽點的是一個叫登徒直的人。
登徒直一肚子委屈,暗地里不知罵了幾回倒霉。左想右想,終于想出了一個讓自己擺脫這個苦差事的方法——去找孟嘗君門下能言善辯公孫戌,讓他勸孟嘗君拒收這個禮物。
登徒直來到孟嘗君的住處,找到了公孫戌,很委屈的對他說道:“大王要我護送的象牙床可是價值連城的寶貝啊,這要是一路上安全送到還好,可是這路途遙遠,外面又兵荒馬亂,怎么可能保全這張床那?倘若它有半點損失,我這命可就不保了。我知道你很有本事,你幫我把這個差事給免了,我就把我祖先留下的一把寶劍送給你,你看怎么樣?”
公孫戌這人很有才,口才也很好,但是也貪寶,一聽說有祖傳寶貝,又自以為能口生蓮花,于是欣然應下,自信地拍了拍登徒直的肩膀說道:“沒問題,交給我吧。”然后轉身往孟嘗君的住所走去。
“原來是公孫先生啊,哈哈,今天我有一喜事,正好與你分享,你可知楚王送了我一張象牙床?”孟嘗君一副高興的神態對公孫戌說道。
“回稟公子,我知道那張象牙床,確實是價值連城,可是你不能收下它啊。”公孫戌回答。
孟嘗君停止了笑聲,立馬變得嚴肅了起來,問道:“哦~不能收?不知公孫先生可否告訴我理由?”
“公子,現在很多國家都想讓你去做他們的相國,是因為公子你不光有非凡的本領,而且還有仁義,你能救濟貧困,而不顧回報,你能廉潔公正,而不貪一毫,這些都是你的高義,也是大家都相信你的原因。但是,如果你今天收下了這張象牙床,并且以此為樂,那么你以前所有的名聲就會毀了,從此后就很難有國君再相信你。這就是你不能拿這張象牙床的原因,所以請公子三思。”公孫戌不急不緩地說出了他的理由,
孟嘗君聽完公孫戌的話后,認為他說的有道理,于是就馬上召人來,讓他們去向楚王報告自己不能接受這個禮物的事。
從上面的故事中,我們很容易的就能看出孟嘗君善于納諫,勇于改正的閃光點。然而歷史有時候就是一出情景劇,一小段劇情中總有一個小高潮,下面,這一幕小舞臺劇的高潮就來了:
公孫戌在達到目的后,馬上就告辭孟嘗君,快步離開。剛走到屋子中堂,孟嘗君忽然覺得哪里不對,大聲對他呵道:“公孫戌,你先別走。”
公孫戌小步的回到孟嘗君面前。
“你突然的來找我說這件事,沒那么簡單吧?我平常可不見你對寶物有如此高尚的情操。”孟嘗君嚴厲地呵問公孫戌。
公孫戌知道孟嘗君的本領,也知道他很容易就能把事情弄的清清楚楚,于是就把事情的原因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孟嘗君聽到真相后,并沒有生氣,反而又賞了公孫戌一番,而且還派人在自己居住的地方貼上了一個告示:“凡是能揚我名聲或者阻止我過失的,即使在私底下接受私人的饋贈,我也不會懲罰他,只要能提出有用的建議就行。”
這后面發生一小段就是這一整幕的高潮,他不僅告訴了我們做人、做領導要善于聽從好的建議。還告訴我們,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有時候只要能對大局有用,手底下的人只要不犯原則性的錯誤,就可以讓他按照他的方式來,所謂“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做領導要有“放”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