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富蘭克林怎樣用行動證明了閱讀的力量?
作者:齊帆齊寫作營成員? 恩格小窩
我們對富蘭克林的認知,是來自于他的佳作《富蘭克林自傳》這是一部歷經兩百余年經久不衰的勵志奇書,也是世界出版史上最優秀的暢銷書,深受各國青年的追捧,被公認為改變了許多人命運的精神讀物。
富蘭克林出生在波士頓一個皂燭制造商家庭,富蘭克林特別重視教育,他興辦圖書館、組織和創立多個協會都是為了提高各階層人的文化素質。從一個窮小子成為成功的商人,是“美國夢”的體現者。
他的一生幾乎貫穿了整個十八世紀。以樂觀、寬容、積極進取的性格體現了整個民族的性格。
富蘭克林無疑是一位文化英雄,造就這位英雄的時勢又是怎樣的呢?
他在自傳中大篇幅的介紹了父親對他的影響。并把其如何發展興趣,生活節制,勤儉等品質躍然紙上。
有人說: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天賦來到世界上。
1:父親潛移默化的影響 刻意培養和發掘天賦
他父親是一個鐵匠工藝制作者,文化程度不高,但有機械天賦,間或使用一下別的手藝的工具,也是得心應手,駕輕就熟。
然而他的不同凡響卻表現在對一些需要慎重處理的問題,他都能達到透徹的理解,做出可靠的判斷。
他為了挖掘和找出兒子的天賦,并幫助他尋得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在閑暇之余抽時間,帶他去參觀一些木工、磚瓦工、車床工、銅匠等工作,并仔細觀察他的愛好和興趣,這樣激發了小富蘭克林的熱情和想象力,并熟練工匠操作工具的技能。
他父親正確的引導和影響了他的成長經歷,我們不得不佩服他父親的教育方式。不僅培養他的思維能力,還教導他誠實做人做事。
2: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愛好不被辜負
父親從不強迫他今后從事任何行業,而是從小培養孩子興趣愛好開始,利用出去遛彎的方式,讓兒子逐夢手工制作,從那些手工藝流程和技巧,活躍了富蘭克林的思維。
在那個年代,富蘭克林的父親就能注意觀察兒子的天賦,并盡力讓兒子從事和天賦相關的行業。
我們也有很多與他父親境遇相似之處,這些方法值得借鑒,同樣也適用,因此宜于效仿。
3:勤奮讀書 自學成才
他說:讀書是讓自己享受的唯一樂趣。
富蘭克林從小就喜歡讀書,他所有的零花錢都拿去買書,他只上了兩年學堂,12歲進哥哥的印刷鋪當學徒,從此走上自學成才之路。
富蘭克林一生熱愛閱讀,也積極投身于推廣閱讀,他的倡導下,在費城興建了第一家會員制圖書館。
圖書館給了他一個不斷鉆研學習的機會,每日劃出一兩小時來讀書,彌補了他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缺陷。他父親曾經一度有意讓他得到這種高深廣博的教育。
他除了讀書以外,從不允許自己有其他的娛樂。從不到酒館、賭場或任何其他娛樂場所去消磨辰光。
他還自學了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拉丁語等外語,獲得了更多的知識積累,為他后來在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經過三年的成功讀書學習,富蘭克林10歲的時候回家,就能幫他父親解決生計的問題。
他無疑是一個非常人神奇的物種,出生就自帶珠玉。
“跨越階層的唯一辦法,就是教育”,深以為然。這是從富蘭克林的父親育兒知識教育中懂得這個道理。
讀書使人充實,思考使人深沉,生活中做到讀書,思考,足以讓人感到快樂。
他的學習方法也值得我們學習,因為在寫論文的過程中,就會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正所謂書到用時方很少,所以就必須學會主動搜集信息,提煉圖書內容,而且論文分享出去之后也能影響他人。這樣的學習方式好于漫無目的的讀書。
在他很年輕的時候,就能夠憑借豐富的學識結識很多名人、有社會地位的人,和他們成為朋友。這些朋友常常能夠在他人生道路上的關鍵時刻,給予很多幫助。
可以說知識不僅拓展了富蘭克林的思想深度,也拓展了他的人際關系,讓他確信,誠信,正直是交友之道,也是獲得人生幸福的法寶。
在很短的時期內,熟悉了印刷業,成為哥哥的得力助手。這時有機會閱讀較好的書籍了。我跟一些書鋪的學徒們打交道,這種相識有時使能夠從他們那里借到一本小書,有時候在晚間借到一本書,為了怕被人發現缺書或是怕有人要買這本書,第二天一清早即須歸還,因此常常坐在房間閱讀到深夜。
4:經商頭腦 天賦與勤奮
富蘭克林更多的時候應該是一個商人。
十七歲的少年富蘭克林不堪忍受哥哥的虐待,只身一人搭船南下,一路千辛萬苦,來到費城,先從學徒工做起,靠自己的勤奮、智慧自立門戶,實現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的印刷商。
富蘭克林還發行報紙,這當然和他的印刷有關,自己經常在報紙上刊發文章。
讓那個人做實驗到街頭去掙錢,不是和街頭噴火的藝術家是同源呀。這個想法居然讓那個人生活富足。居然是想法改變生活。
富蘭克林熱心公益事業,使得他的聲望,影響力非常高,在他的倡導下,才有了圖書館的概念,其實一開始只是為了方便自己和朋友們閱讀和交流。
他使用自己的方式,組織財力物力建學校,醫院,等等。
富蘭克林是個發明家,書中說,他的發明都沒有去申請專利,都是和生活關系很密切,比如壁爐,路燈設計。
最有影響力的是在雷電中引出電荷來,這個應該是很厲害的,當時的一些科學家還不以為然呢。
5:提倡財務自由
富蘭克林從事印刷業賺到錢了之后,是這樣形容這種狀態的:“我自認為已經擁有一筆可觀的財產,即便不算富裕,也足夠使我在今后的人生中有空閑的時間來探討哲理,歡度晚年”。
通過印刷廠的收益實現財務自由,讓他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學實驗上面,甚至以后還成了科學院的院士。
富蘭克林做出了他的選擇,比如在這之后,他開始了他的電學實驗,那個著名的雷電風箏實驗,就出于這之后。
富蘭克林講,人若不勤勞,一定無榮耀。這也是他一生的寫照。
這本自傳給我們帶來的啟示:富蘭克林從小就對閱讀如饑似渴,父親的潛移默化讓他成為一個有理想的人,長期良好的寫作閱讀習慣對一個人的一生都會有益。
作者:齊帆齊寫作營成員? 恩格小窩
任何時候投資,自己投資成長都是最明智的行為。齊帆齊寫作成長特訓營
課程可以隨時回聽,有機會獲得10位合伙人的超級權重點贊。聽課學習,共讀經典,交流經驗,對接資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