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聽說這部電影特別感人,前段時間一直忙忙碌碌,現在終于有時間了,泡杯茶,拿包瓜子,窩在沙發里靜靜觀看。
《我和我的父輩》是由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聯合執導的劇情片,該片是繼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2020年《我和我的家鄉》后,“國慶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
由《乘風》《詩》《鴨先知》《少年行》四個單元組成,以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和新時代為歷史坐標, 通過“家與國”的視角描寫幾代父輩的奮斗經歷,講述中國人的血脈相連和精神傳承。
《乘風》
這個單元取材于抗日戰爭時期一支戰功卓著的鐵騎隊伍——冀中騎兵團,他們為保護群眾撤離,拼死抵抗日軍,電影描繪了一組騎兵團與冀中人民共同抗擊日寇侵略的軍民群像。
劇中馬團長為了掩護百姓撤退,其中還有一個懷孕晚期的女子,忍痛將日本主力引向了兒子乘風的方向,百姓平安,兒子卻再也沒能回來,作為父親心該有多痛,只能一個人躲在蘆葦蕩里痛哭,馬團長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是那個年代父輩人共有的。
《詩》
本單元是章子怡導演,以1969年我國研制長征一號火箭、發射首顆人造衛星為背景,以一個普通航天家庭為切口,展現父母一輩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航天精神,以此向中國航天人致敬。
影片中由章子怡飾演的媽媽,既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也是一位科研工作者,丈夫犧牲了,她忍著心中的痛瞞著孩子,她繼續研究,當兒子十歲了,她告訴孩子真相,并對孩子說:“媽媽也會死,你要照顧妹妹”的時候,我的眼淚已經忍不住了。
她給孩子們寫了一首詩:
“我的孩子,如果可以,我想告訴你世間的一切奧秘。告訴你山川大河日升月落,光榮和夢想,挫折與悲傷。告訴你,燃料是點燃自己,照亮別人的東西。火箭是為了夢想,拋棄自己的東西。生命是用來燃燒的東西,死亡是驗證生命的東西。宇宙是讓死亡渺小的東西,渺小的塵埃是宇宙的開始,平凡的渺小是偉大的開始。而你,我的孩子,是讓平凡的我們,想創造新世界的開始。
她也是那個年代普通而堅強女性的代表。
《鴨先知》
本單元取材于中國第一支電視廣告誕生的背后故事。以“春江水暖鴨先知”命名,生長于上海的徐崢再次聚焦上海的弄堂生活,以此致敬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敢為人先的父母一輩。
以孩子的作文《我的爸爸》開始,作文中的爸爸善于算計,精明能干,敢于大膽創新,引出由徐崢飾演的趙平洋(鴨先知),擔任某保健酒的銷售科長,而保健酒滯銷也讓他的生活一地雞毛,兒子在學校被人嘲笑,抬不起頭,老婆把他趕出家門,揚言要和他離婚,被逼無奈的他通過把廣告拍成小電影的方式,讓保健酒熱銷,從而開啟了廣告的先河。當影片中出現了當時耳熟能詳,現在已經讓人遺忘的廣告畫面的時候,好像又回到了八十年代,感覺好親切。
《少年行》
本單元是機器人“邢一浩”肩負特別使命從2050年回到2021年,邂逅了懷揣科學夢想的少年小小,因為小小的父親意外不在,兩人意外組成了一對臨時父子。這讓我想到了《銀河帝國》中的真人機器人,那個時候,科技已經非常發達,機器人走在街上跟平常人一樣,讓人難以分辨。
影片中的小小經歷了多次失敗,機器人爸爸鼓勵他說“成功總是要經過許多次的失敗和挫折,”小小在機器人爸爸的影響下,堅持不懈繼續努力與改進,終于成為優秀的科學家,在少年小小追求科學夢想的路上,機器人爸爸給了他一定行的信心,讓他不放棄夢想,一直堅持下去。
少年強則國強,偉大夢想、科技創新精神在這對“父子”間實現傳承。同時也讓我意識到,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鼓勵、肯定、陪伴和理解。
整部影片,前兩個單元主要通過戰爭和新中國剛成立時期的父輩,傳承了大愛、獨立、富強,為強國而獻身的精神。后兩個單元通過改革開放和科技興國,傳承父輩的敢于嘗試和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