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了十月,食欲十分旺盛,求知欲反而下降,真是什么事情都像長胖這么容易就好了……Green Day有一首歌叫做《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有人翻譯成《一覺睡到國慶節》,但我真是覺得整個十月都沒怎么睡醒……
紙質書讀了三本,具體如下。
1.《清單革命》
個人評價:★★★★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嘗試新的‘讀’書方法”
坦白地講,這本書的紙質書根本沒讀完,先在聽書APP上聽完音頻,然后在網站上讀了豆友的讀后感和書摘,之后把感興趣的案例又去搜了一下,最后在腦瓜里自己又把整本書的結構過了一遍。嗯,應該比悶著頭讀更高效和有收獲。覺得很多國外暢銷書雖然核心內容用一張紙就說得清,但體量往往都十分龐大,除了花篇幅在詮釋概念和舉栗子講故事,不知道是不是也有注水豬肉的嫌疑。同時也覺得很多書應該搭配著來讀,好比雙拼飯,比如《清單革命》應該和《思維導圖》一起讀,《刻意練習》應該和《自控力》一起讀,《金字塔原理》應該和《第五章修煉》一起讀。構建自己的知識宮殿是個大工程啊,想想就犯懶,但不動工的話,很多信息都是建筑在沙灘上,被時間的浪一打就沒了??傄獮樽约旱乃伎汲晒烊萆碇?,如果想熟練運用,更是要造得牢靠些。
2.《刻意練習》
個人評價:★★★★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似曾相識又一無所知”
第一遍看的時候覺得有些雞湯,同時覺得很多道理似曾相識。“向學得好的同學學習”“學習時要專心”“做好錯題本”“勤能補拙”好像都是些老生常談。不過之所以聽了那么多道理,仍然過不好一生,還是因為沒有形成方法論體系、深刻理解和充分實踐。但話說回來,其實很多方法自己已經掌握得不錯了,這不得不歸功于我們(應試)教育的成功。書的開篇糾正觀念:天才可以復制,不正確的努力無效。怎么努力有效呢?答案是有目標地練習,專注地建立心理表征,走出心理舒適區,加上刻意練習。而刻意練習是指設立目標和標準,尋求出色的導師,研究導師成功的方法和原因,以及專著地進行大量訓練。不過《刻意練習》還是要和《自控力》一起看,畢竟理想模型建立容易,能夠堅持就太難了,時常感覺意志力的薄弱……同時再次感慨國外暢銷書體量這么大,有好多廢話。不知是翻譯原因還是語言體系不同,很多案例很難看出邏輯關系,論證的結論也有點奇怪和費解,有時候看著看著就走神了,忘記了標題所說的論點。先看目錄和帶著問題讀書,是多么重要。
3.《品三國(下)》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個人評價:★★★★
“河里的石頭,他摸了兩千多年”
好看,下半部關于人物的描述少了,更多是關于集團勢力,制度變革,歷史洪流的著墨。尤其是關于各種政治勢力的博弈,對理想和現實的妥協,各種人情的考慮利用,人性變化的身不由己,這一切感覺越來越熟悉了,真是身邊和新聞里也能夠看到其中的影子。近兩千年過去了,這些都沒什么變化,已經融入我們的血脈,成為我們的文化基因了。對于歷史潮流,無論是抗爭、妥協還是順應,終究都不能逆流而上,只是一段歷史插曲?!?strong>一直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不斷試錯,然后糾錯,然后再錯”……歷代如此,某朝也不例外啊。
如果你對哪本書感興趣,歡迎留言,如果感興趣的人多的話,我會把它拓展成“三分讀書”系列的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