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魏瓔珞成為繼楊超越之后第二個網友手中的活鯉魚!
突然想研究一下為什么這條活鯉魚能夠游遍全中國,接下來,讓我們分析一下。
錦鯉脾氣暴 懟人連連看
開場一句“我,魏瓔珞,天生脾氣暴,不好惹,誰要是再唧唧歪歪,我有的是法子對付她。”
女主角拋下狠話,直懟欺人者。在這之前,魏瓔珞先是以聰明才智幫助了落難小宮女“吉祥”,備受“女人堆”眼紅,之后被這群宮女灑水潑床單,便立即反擊,非但沒有“忍氣吞聲”,還干脆利落地報復,甩下狠話,這一舉動讓觀眾記憶深刻。??
這一小丫頭,在眾人面前因善良聰慧而鋒芒畢露,但并沒有因善良而委屈了自己,于正拒絕為瓔珞發“好人卡”,而是去掉往日女主角“白蓮花”人設,為魏瓔珞打造伶牙俐齒、雖樂于助人但不畏強暴的性格。
廣大的觀眾看到此處,自然就被魏瓔珞“圈粉了”,對比于現世的一句無奈話語“人善被人欺”,多少善良人在面對眾人壓迫時能敢于為自己說話,怕是不被“孤立”就尚且好了,更別說在劇中魏瓔珞是直接被行為攻擊。
她活得自在耿直,一條命橫了出去,那張揚跋扈且底子足氣的模樣像是在說:“老娘就是這么活的,我雖然善良,可我不傻,誰也別想欺負我。”?
觀眾們欣賞魏瓔珞懟人的毫不留情,不管是一堆女人過來,還是對著權威之上的皇帝,她都活出了自己的樣子。
劇中人活得自在快活(除去古代封建宮廷制度的束縛因素),這不就是為世俗所擾的普通人所想要的人生態度嗎?
一躍龍門 升職加薪無憂
那么,觀眾總送《延禧攻略》上熱搜的原因二是啥呢?年輕人總笑談“等我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在現實中,對于大多數年輕人而言,這只能當做夢想供奉在九天之上。
而于媽則將這種廣大普通人的期望寄托給了女主角光環從未如此閃耀的“魏瓔珞戰神”,從一級開始打起(魏瓔珞出身正黃旗包衣管領下人,即最下等的宮女),打到最高級(生前被封為后宮掌事人令貴妃,后世尊崇為嘉慶帝生母即孝儀純皇后)。
后宮晉升之路暢通無阻,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擋我者就去領飯盒,尤其是設置了這一引雷劈死太妃的操作實在是絕了,而后宮之主富察氏皇后在遺書中也心心念念著魏瓔珞。
反觀生活,若自己的才能亦出眾,免不了因鋒芒畢露而受同事擠壓,上司的壓迫也是少不了的,哪能讓小人物上位。
再來與《甄嬛傳》作對比,甄嬛一生苦難頗多,還要出宮歷練,喪子之痛更是錐心之痛,劇中的魏瓔珞在上輩子怕是做了拯救人類的大事,這一世才一帆風順。
在現實中,對于大多數普通人而言,一路高升的機會少之又少,而觀眾在光芒萬丈的魏瓔珞身上,成功找到了寄托虛緲夢想,一路打怪走上人生巔峰的精神領域,觀眾愿為《延禧攻略》開掛似的人生買單,因為這就是他們所想要的人生。
庖丁解魚 此魚有毒
《延禧攻略》收視率爆表,天天都在微博熱搜掛著,但這也只能稱之為優秀的商業品。
當年《甄嬛傳》播出后,人民日報曾這樣評價《甄嬛傳》:“這種對歷史的解構背后隱藏著對權力、恩寵、一夜走紅、一夜暴富的向往和對享樂主義的崇拜,既無益于認識歷史,也無益于思考人生。”
?《延禧攻略》雖各方面都沒有達到《甄嬛傳》的高度,但這一句話也同樣可以用來評價《延禧攻略》。
它的道具和服飾精致細膩,極大限度還原了清朝的服飾。“一耳三鉗”這個滿洲舊俗也因此廣為人知。
但看久了卻發現這部劇更像是披著古裝劇的外皮的現代劇。男配角傅恒為了女主守身如玉,不越雷池半步,這種明顯是現代女性對男性的要求,在封建制度一夫多妻的環境下怎么可能出現這樣的男人。
同樣,在封建宮廷里面,女性在壓迫之下性格扭曲是遍地開花,像魏瓔珞那樣三觀正、脾氣火爆的女人怕是活不過兩天吧。
于正選取孝儀純皇后這個傳奇角色作為整部劇的主人公,并將她的神奇色彩進一步刻畫,身邊帥哥環繞,青云直上。
針對女性觀眾對于愛情以及事業的需求,女主人公可以輕易拿捏男人,連至高無上的皇帝的逃出她的掌心,借此獲得最高的女性地位。
于正把握受眾的心理可謂是游刃有余,《延禧攻略》像是女頻爽文,針對女性觀眾的心理需求,制作出這一部劇。
這是漂亮的快銷產品,邏輯經不起推敲,只圖一時爽快。它迎合市場需求,但卻沒能帶領觀眾深刻了解歷史。
正如人民網的那篇評價中有說道:“后宮戲是一個可以深度挖掘的題材類型,通過嬪妃爭寵、比拼心計可以發掘在這背后隱藏的特殊人群命運的悲慘以及人性的扭曲。”
要求中國影視劇馬上達到這種高度,也是有點為難了。電視劇要面向的是大眾,要出這樣的作品,對觀眾的要求也要提高,只希望早日能出現這樣的作品吧。
?作者:比熱容? 信客
?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