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一柄油紙傘,夢一場江南煙雨
江南煙雨幾時春,青石小路出木城,油傘避雨行人遠,小樓不見梳妝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題記
?四月的江南,細雨綿綿,流水潺潺,煙柳畫橋,溫柔水鄉,魂牽夢繞的江南,再次到你身旁!
走在南國潮濕的青石板上,任思緒迷失在雨中,消融在水中。當初七月,盛夏之時,我坐上了開往杭州的火車。掠過窗外一排排倒退的樹影,火車剛入江南境內,灰瓦白墻青石板便映入眼簾,有些小院門前還會掛兩個紅燈籠,一如書中電影中的模樣。就這樣,江南獨有的氣息一下子擊中了我柔軟的心。或許是內心向往已久,到這里的第一眼,我便愛上了這江南。看著那小橋流水人家,還是當初的橋,當初的水,當初的人家,也還是當初的那個游子,一切都沒有變,變得只有那縹緲光陰。你會感覺浮生若夢,宛在昨日。
曾在百科上看過這樣的解釋:煙雨,即如煙霧那般朦朧醉人的細雨,說得便是這江南的雨了。綿綿細雨,縷縷青煙,撐一柄油紙傘,行綿延青石小巷。就如詩里所寫的的那樣的情景,在氤氳的煙霧里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戀,在古老的青石巷里也留下我為憂傷撐起油紙傘的身影。但我只是想和過去做一個告別,是不能拿出來沉醉的,免得驚了梧桐,惹了芭蕉,再激起空靈而悠遠的惆悵。
站在橋頭往下望,是一條條古樸的青石小路,因是疫情的緣故,沒有往日的游人如織,河旁茶館坐著零零散散的游人各自品茗,屋檐下的小貓打個哈欠,懶懶的睡了,說書的大爺坐著休息,一派安靜祥和的景象。本想趁著無人之際在這水墨味的街頭走一走,怎奈雨越下越大,不得不到附近茶館去避一避雨。點一杯香茗,隨手拿起店里的一本書輕輕翻閱著,杯子上氤氳著的熱氣,熏花了眼鏡。沒有噪耳的鳴笛、沒有心煩的吆喝,有的只是閑適優雅,隨意做著自己喜歡的事。這樣的場景,大概就是人們向往的詩與遠方了吧。
撐著油紙傘,獨自走上煙雨朦朧的青石板上,在雨中漸漸消散、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