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決的問題或提供的價值
從APP圖標和slogan可以看出,這個應用主要是滿足人們隨時隨地聽各類聲音的需求。“隨時隨地”體現在它是個移動應用,支持批量下載,支持車載模式設置;打開喜馬拉雅應用可以聽音樂、聽廣播、聽新聞、聽評書、聽課、聽各類主播聊天,各類聲音玲瑯滿目,凡是你想聽到的類型上面都可以找到,滿足了“各類聲音”的需求。
2、目標達成路徑情況
目標是想聽聲音,如果你奔著某個聲音而來,那可以用視線或輸入文字搜索到;如果你不知道聽什么好,隨便點擊頁面播放按鈕,便有提示選擇聲音后播放,同時有推薦的聲音。而當你再次進入時,你可以直接點擊播放按鈕繼續上次選中的聲音,無需再從紛雜的頁面中搜尋。可見目標容易達成,體驗較好。
優化建議:1. 每一類里面各欄目的名稱或介紹最好有一些基本準則,使用戶可以直觀獲取必要信息,不用點進去聽一下才知道不是自己要的,尤其是新用戶需要一些共識的分類和引導。比如外語推薦里有一個叫“浪客薦新”,下面的說明是“by浪客薦新”,沒辦法一眼看出這個欄目的形式和主題內容。
2. 強迫癥患者,第一次進入時,推薦聲音里顯示了下載次數、播放次數、更新時間,但完全看不出推薦的聲音按什么排序,選擇起來太困難了,如果排序是隨機的,是不是不顯示這些數字信息比較好。
3、目標群體
不滿足單純聽歌,追求個性、充滿好奇的新時代人民
4、核心使用場景
自駕或乘做交通工具時使用,早晨醒來、排隊、等人等碎片化時間使用。
5、可能的商業模式
自己主播的聽眾打賞收益,其他主播的收益分成,廣告收益,游戲推薦下載收益
6、其他感受
? 可以深挖部分欄目的評論價值。應用里有幾個欄目是專業性質比較強的,比如“備胎說事”,專門給車主說一些關于汽車方面的知識和小故事。評論里經常看到用戶在問一些專業問題,如“如何判斷自己買的是不是新車?”“行車記錄儀推薦哪款?”。這樣的問題其實是共性問題,如果大家都能看到或聽到專業回答是比較有價值的。
? 交互方式探討。聲音類應用的交互可以考慮加入語音等交互,尤其自駕是很大的一塊使用場景,彈幕、手動操作等互動方式肯定不太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