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校長:
幫孩子,向外看。又幫我們,看見孩子。
不斷幫助孩子提升認知。
因為我們的努力,使我們清瀾山所有人,心更加清明。
三川玲女士:
廣東是我第二故鄉。
我做童書寫作自媒體。
我的人生靠寫作走出來。曾經把寫童書的錢專存,給媽媽在重慶買了房——每一塊磚都是我寫出來的。
孩子為何寫不好?
例子:哪一種說法爸爸會打小孩?
家長:第二種!
三:前為觀點,后為事實。我問小孩:分得清觀點與事實嗎?
讓小孩們分組去找事實。
大家會看到這些事實,如同孟京輝的戲,周星馳的電影。
孩子們找見的,讓我們發現自己我們平日如同看不見世界。
孩子發現,作者隱含觀點,主寫事實。
看見事實,則會發現觀點。
《光榮與夢想》,美國最偉大的歷史作品。孩子們問我借書。
這是治愈寫作障礙的一堂課。
可孩子們肚子里沒貨。
同樣世界,沒眼力看不見。
寫作在聽到題目前就開始了。
寫前,要教孩子閱讀世界的能力。
林黛玉寫得好,因為多愁善感。敏感教得會。寫作者可在一個情景上活一千遍。我的領導說:一萬遍!
寫作障礙也存在于寫作中。孩子們會擔心達不到老師的要求。亦會想象要求,緊張,提不動筆。
老師當有辦法,把孩子推入寫作狀態。
寫作后,反饋不為分等級,只為鼓勵,使孩子不懼寫,愿寫,愛寫,越寫越好。及時反饋真重要。老師最重要的能力。
有個孩子,王,頑皮,壞,很會打擊每個人。得罪了全班。
讓大家說全班每人一個優點。王,準確說出每一個人的優點。他能精準抓住每個人的優點。也包括缺點。比如說一個女生穿衣有品位。他因此“能精準打擊每個人”。
我把王寫的作文,給他那有同一雙敏銳眼睛的爸爸看,那個爸爸流淚說:我不知道,兒子,你這么好!
方法:三分鐘不停筆。
排開三支筆,收走涂改液,橡皮。讓孩子們取消完美主義——享受一次寫出世界上最爛的作文。
一開筆,三分鐘不停。會寫八百字。小朋友說:太累,不想出去玩了。
治療寫作障礙。
寫作后:
挖珍珠。挖本質珍珠,瘋狂表揚。
送玫瑰。讓孩子高興去修改。但要根據孩子的風格。孩子短句有力,如海明威。可勸他寫飽滿。
對大師。與大師比,讓他感到自己也寫得出大師句己:原來本公子也有這才氣!
視頻。
女孩:擠地鐵,像擠牙膏。
像惡魔在歌唱。
是咯吱咯吱老機器轉。
是憋著尿背著畫。
像打拳擊,像多米諾骨牌。
……
讓孩子觀察,用比喻寫。寫出好多句子。
2020,災難。對寫作者,是責任。是寫的契機。
孩子們去寫了,不為作品,為紀錄。編出一本《中國一刻》。一個孩子寫一刻,一千個孩子呢,寫下真實的歷史。
如茅盾的《中國一日》。
芬蘭六分之一教師為特殊教育老師。
學習有各種障礙。要有支持系統。
涌泉:
孩子引用許多名言,卻讓人覺得假。無事實。
不編,怎么寫?
寫真話,勇敢。
江河:
擁有故事力,評論力。
有這兩個能力,終生受益。
大多數人都無能力講好自己的故事。
辨別能力——評論力。
最好形成半自動寫作能力。
寫的基礎是閱讀——讀人類經典。
不能永遠停在《故事會》的水準。
讀了真正的好書,就不會讀那些爛書——嘗過好東西,沒法降格以求壞東西。
問我女兒,去荒島,帶什么書?
她想帶貴寶。
但,問她呆一年,帶什么書?
她想一想,要帶《百年孤獨》。可反復琢磨。
讀影響人類進程的書。
讀提升認知能力的書。
讀那些不讀就遺憾的文學名著。故事,講出一切。
要有傳家的書。
我們有一百個有眼光的寫作練習。
我女兒,被聯合國邀請當唯一的未成年演講嘉賓。邀請者說:她是唯一能把游戲過程完全寫清楚的孩子。
一個孩子,被老師教寫詩。孩子卻寫一首歌。
稻香湖,有寫歌室。感動。
清瀾山,也許將來會有改校歌的孩子。
孩子們今天能為自己寫傳記。
能為自己的城市寫傳。
有個孩子為濟南寫傳,用幾個人的經歷,寫泉城。我先生問他多大?他說,我都六年級了!
別讓孩子一直寫習作,要寫作品。
有個孩子寫南京傳。
去國外求學,人家看重作品。
有人做假作品,毀人。
但孩子要做,只有趁早。
有人要參加北京比賽,獎賞:北京戶口,五十萬獎金。我輔導一小時,他已獲初賽一等獎。
人,普通智商就能活得很好。
閱讀:
學習閱讀。用閱讀學習。
喬布斯,愛因斯坦,達芬奇,亦曾是閱讀障礙。
語文實在不好,也許就是閱讀障礙。這不可恥。要去克服。
要大聲朗讀——不能解碼符號,就要練。
閱讀障礙,也許脾氣不好。也會有犯罪可能。
有個孩子向我表達喜歡,猛拍我。幾乎拍倒。別的孩子很怕。
他真喜歡。但,要教他表達。
后來這孩子的媽媽告我:你的孩子要當班長了!是喜歡他的孩子的一票一票選出來的。
我那一刻,感動:我的孩子走出來了!
他學會表達了!
三川詩歌:
《這是個被允許的世界》
現場問:
閱讀打卡的課,哪里可報?
家長2:
從深圳公立轉來。發過六篇作文。轉來,英文任務重,不愛看中文書了。有何建議?
三:
適應需時間。也可送來,一周補一次。
家長3:
是否可把這種寫作教能力復制給清瀾山老師?
賦能給老師們,可否?
林校長:
孩子們當獲得豐富的學習營養,課內外,營養各異。課內獲得的與課外得到的,應該有各自的收益。
三川:
更多溝通。
湖南一語文名師也在我那兒一年。他想把我們的方法課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