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驢得水》直到下映了也沒能在電影院看成。
今天在電腦上看了。
看到一曼一邊掰蒜一邊輕快的哼唱著《我要你》的時候是多美好啊,我差點以為這是文藝愛情片了。老裴含情脈脈的對一曼說,我喜歡你,我想娶你,我想跟你過一輩子的時候,是多么深情,以至于一曼說自己喜歡放蕩,喜歡自由,不會再招惹他了,他還不以為然。我相信這時候的老裴多少是喜歡一曼。可是后來,一曼又跟銅匠好上了,老裴是徹底的惱羞成怒,深感自己受到了侮辱,對一曼破口大罵,說她是婊子,極盡言語去詆毀、羞辱她。老裴低劣的本性開始顯露。
在驢棚著火的時候,各人心急火燎趕去救火,本來火勢很小,可是在所有人的努力下,驢棚全燒了起來。所有人好像都全身心投入去救火,看起來都很使勁,可是如果大家是真的用心的話,這個火能撲滅不下來嗎?就像這幫知識分子到西北偏遠山區打著拯救中國教育的旗號辦教育,表面上理想遠大,實際手段卑劣,去用一頭驢去騙空餉,興辦教育根本就是一句空話。
電影里每個人都有我們的影子。
孫佳至始至終都沒有參加在這個謊言里,是個干凈,沒污點又帶正義的理想主義者,整部電影里從頭到尾沒有都沒有向特權低頭。在我們還小,沒被這個社會熏黑之前,我們不都這樣嗎?容忍不得半點假,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會站出來。
周鐵男一開始是多么耿直正義,對看不順的事情都會直說,是個實在的東北大老爺們。可是當你敬他是條漢子的時候,他卻被一槍嚇壞了,對著特派員跪地跪地求饒,猛磕頭,動作卑微可憐,本性也表露無遺。那一刻在他心里大概懂得,就算自己做的都對,嘴巴再硬,權利還是能要你的命,或者在那刻所表現出來的才是他真實的自己。生活中很多人說話嗓門大,表面神氣愛打嘴炮,可是到最后一刻還是變成了慫包。不能怪他,這就是人性。設想一下,我們中的很多人在那個時候大概也會做出這種表現吧。
銅匠本來忠厚老實本分,受到一曼的教化、孫校長的幾本書冊、孫佳佳的兩個月培訓后也開始變得狡猾。這是何等的諷刺,從一個老實人變得狡猾,是因為受到了所謂好的教育。
張一曼最后被逼瘋了,就因為她愛放蕩、愛自由,思想超前,被男人、被人言壓垮,最后向自己開了一槍。
電影始終有舞臺劇的“范”在里頭,但是故事好,節奏好,音樂好。以喜劇手法講一出人性的悲劇,所以看完后,整個人都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