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游學前后,我們有個群,會問一些問題。你們知道第一個問題是什么嗎?
“我想問南極島上是不是沒有地方上廁所?”
老師回復:那里的主人是企鵝,人類沒有任何權利留下任何東西。
一石激起千層浪。有人還調侃:不能歧視人類,企鵝都能隨地大小便,人類將就一下沒什么。
幾點感受:
1、沒有網絡,只有安靜。當然有風聲,你會聽鯨魚沉悶的嗚鳴,企鵝相互追逐與呼喚同伴,冰川崩塌的巨響。也會在巡游的洋面上,聽不見任何聲音,哪怕大朵大朵的雪花在下。
2、《南極公約》規定,只帶眼睛,什么都不能帶走。登島前除塵消毒,與企鵝保持5米以上距離,主動讓行。除了腳印和照片,什么都不能留下,什么也不能帶走,包括一塊沙石。就是這樣的要求,南極生態還在惡化。人類渺小,在億萬年的南極面前,什么都不是。
3、科考隊員、探險人員都是義工。所以我們的小費220美元。臨行前還覺得亂收費,臨結束,感覺他們的付出很多很多。
4、這次88人中,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故事。70歲的老人有1位,臨近70的兩位。獨腳潘戴著義肢,比誰都跑得快。除了大人,還有初中生。楊姓6人,夫妻檔9組。人群有很多種定義方式,人生也有很多種活法。
5、人類很多渺小,值得去做的事,要勇敢行動。
6、打開世界的方法有很多,每個人都可以很精彩。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南極”,那是夢想的具象化。有的人憑借著非凡的勇氣成功抵達,而有的人卻只能在夢想的彼岸遠遠觀望。
7、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藏著一個絢爛而美好的夢想。但夢想往往如同南極一般,看似遙不可及。去南極是對自己能力邊界的一次勇敢試探,是對生命更多可能性的執著追尋。
劉潤:南極不僅是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更是一場與自己內心深處的深度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