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回收在上海轟轟烈烈的開始??粗髦t袖章的大爺大媽,在垃圾桶門前守候著聊天。連著幾天因為錯過垃圾箱的開放時間,我不得不把垃圾拎回家。我不由想到了十多年前在Wellesley小鎮的垃圾場。 我也曾因為錯過垃圾場的開放時間,只能把整整一周的垃圾拉回家的場景。
Wellesley鎮在2018年以家庭平均收入17.8萬美金排在麻州的第三位。在全美受教育最高的城市"中排名第二。房東告訴我們,這個鎮上,沒有收垃圾車收垃圾。 我們要丟垃圾的話, 必須自己開車去幾公里以外的垃圾場。 平日要上課,我只能抽了一個周末的早晨去到垃圾。
Wellesley垃圾場的官方名字叫做 recyling and disposal facility回收和處理中心。是我經常去倒垃圾, 撿垃圾的地方。后來這個地方變成了居民的社交場所,再后來因為一篇報道而熱鬧非凡引得大量的人來免費“淘金”,鎮上不得不派人把守,沒有Wellesley town 的stick 不得入內。
這是令人非常難忘的場景。奔馳,寶馬,保時捷,奧迪一輛輛閃閃發光干干凈凈的車,載著垃圾浩浩蕩蕩地在垃圾場外排起了長隊。好不容易把車停進停車場后,看到大家非常熟練地從車里拖出不同種類的垃圾,扔進不同的垃圾堆。我第一次去,只能在現場打開垃圾袋逐一分類??吹轿要q豫時,還有居民主動過來告訴我分類方法,看到牛奶桶沒有洗干凈,還關照我下次來要把牛奶桶沖洗過后再帶來扔。
最熱鬧的地方是“pick and take”能使用的東西,都被免費放置在自取區域,按照不同的品種進行了分類,冰箱,微波爐,洗碗機,空調,童車,嬰兒床等等一應俱全。還有整整一大片的舊書區域,都是被自放,自取。隨意看了一下有不少才上架1-2年的新書, 估計居民看完了,就直接捐給垃圾場了。 大家在這里聊天,交流熱鬧非凡。 垃圾場的大小和上海的人民公園差不多。 看著居民們熱情地互相交流,感覺就像周末的公園那么熱鬧。平時拿把槍也掃不到人的鎮子, 人都到垃圾場來了。 道別時說一句: “see you next week!”記得又幾次鎮上的活動也會征用垃圾場。看來這里是大家必須來的社交場所了。
剛到美國沒有多久,我又開著切諾基,便會被同學拉著去撿他們臨時看到的寶貝。幾次大件都是在垃圾場覓得的。高大舒適的單人沙發,寬大厚重的寫字臺。閃閃發光的銅質臺燈,美式扶手座椅,鞋柜......印象最深的是看到一個老古董的實木四斗櫥。 主人一直沒有走,站在櫥的邊上??粗矣悬c興趣,主動告訴我四斗櫥已經跟了他幾十年了, 希望找個愛惜它的人接手。 聽到我的承諾后,還主動幫我把實沉的四斗櫥抬到了我的切諾基上。當我載著家具回到家, 叫合租的室友-一個美國本地人幫忙的時候, 他瞪大了眼睛 “where did you get this fancy one”。畢業之際,我找到了另一個承諾愛惜家具的室友,我才安心將這個四斗櫥出手。
扔完垃圾回到家,發現時間過的飛快,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將近2個小時了。 我的不少周末是在垃圾場度過的, 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