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花在微信上不斷轟炸我,一個平時嘻嘻哈哈心賊大、天大地大吃飯最大的人頻頻給我發微信,我知道這姑娘是遇到什么事兒了。點開微信,大花給我發的第一條就是:啊啊啊氣死朕了!
原來,大花所在的雜志社出去拍外景,要帶的東西大包小裹。這么多東西,不能讓她們的組長拿吧,模特人家也不能干,最后就剩下她們組的男生、大花還有女同事娜娜。
男生自然而然地肩負起了扛重物的責任,即便如此,也還是有挺多小件的東西要拿。大花和娜娜同樣的職位,按理說也該分一下,一人拿點兒東西完事兒。問題就出在這娜娜身上。
“花花,你看我這剛做的指甲也不方便拿,你就幫我拿了吧!”娜娜秀著她新涂的玫紅色指甲,對著大花微笑。
要是換做平時,大花也就痛快地應下了—大花不是那種嬌嬌弱弱的小姑娘,甚至以自己是女漢子而驕傲。自覺天生神力,對身邊的人都是能幫就幫—但是正好那幾天大花來了大姨媽肚子疼,于是對娜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娜娜我肚子疼,今兒幫不了你了。”
大花自覺她這話說得挺誠懇了,沒騙人沒哄人的,架不住娜娜就生氣了:“就這么點兒忙也幫不上,呵呵!”
呵呵你大爺!本來幫不上忙大花還有些愧疚,聽了娜娜的話直接就怒了。平時上班,不管娜娜是求她幫忙拎個東西還是工作做不完幫幫她,大花覺著自己作為一個女漢子,都是能幫就幫。
這年頭誰還不是家里的小公舉了?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怎么法律規定我非要幫你了?覺著我這么點兒事兒都幫不上,那“這么點兒事兒”,你怎么不自己做?咋的我是你媽非得慣著你?
【二】
想起之前坐車的時候看到的場景。
上班時間,公交車上擠滿了人。這時候上來個拄著拐棍的老太太,走道兒顫顫巍巍的,看上去也得八十多了。剛上車,靠近司機的四連座兒上站起來一個女生想要給老太太讓座。
而老太太呢,直接無視讓座的女生,徑自走向司機那一列豎著的第一個座位,對著坐在座位上的女生道:“你起來給我讓座。”女生有些發愣,大概是還從未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吧。
老太太見女生沒有立馬起身,用拐棍重重地敲了敲地面,又來了一遍:“你起來給我讓座,我要坐這兒。”理所當然的語氣惹得周圍的人皺眉。
女生從發愣的狀態回過神,倒是起來給老太太讓座了。老太太一屁股坐下,卻連句謝謝都沒有。一路上老太太嘴里不停地咒罵著,“倒霉玩意兒,那么久才起來讓座”“喪門星不知道尊老愛幼嗎”,我實在是聽不下去了,換了個地方站。
真是不知道那個給她讓座的女生心中是何感受。
是啊沒錯,傳承了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是教育我們要尊老愛幼,但是也有一個詞兒叫你情我愿。年輕人給老人家讓座無可厚非,不管讓座的原因是本性善良還是囿于周圍人的眼光又或者是為了自己父母將來年邁的時候也有人如此—但是讓座這個行為,本身就是一種幫助。
為老人家讓座是情分,但是不讓座卻也是本分。不要用那所謂的“尊老愛幼”、“所謂的傳統美德”去綁架別人。
讓我給你讓座讓我尊老沒有問題,那么請問你的言談舉止,哪里像長輩了?
【三】
這個東西我拿不動,反正你有勁兒,那你幫我拿吧!
都是畢業生都要寫論文都要編輯論文格式,我不會但是你會,那你幫我整理吧!
反正你是學中文的,那你幫我寫個朗誦稿吧!
能不能麻煩你們先把自己的智商和情商上線,再考慮考慮你要不要說這樣的話?或者想想你有什么立場說這樣的話?在你開口求幫助的時候,能不能不要第一句話就用道德綁架別人?
人們身處社會,就不能避免人際交往問題,以及人際交往隨之而來產生的所謂的幫不幫忙的問題。“互幫互助”這個詞我們從小聽到大,老師和家長也不斷教育著我們要對別人施以援手,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但是,“互幫互助”一詞也不過是理想社會的藍圖,不是每個人必須都要做到的。我幫助你不是因為我有這個義務,只是你恰好是我的朋友,或者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我有這個能力幫你一把。僅此而已。
我幫助你不求你對我感恩戴德也不求你回報我什么,只是順手幫你一下而已。所以,在我沒有能力沒有時間幫助你的時候,也麻煩你別一口一個大道理地教訓我,試圖用道德綁架我去逼著我幫你。
你覺得不幫助你的不是好人,我覺得逼著別人幫忙的也不是啥好人,立場不同罷了。
還有人理所應當地要求你去幫助她?那你可以直接回她一個字: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