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孕婦小娟例行產檢的日子,小娟孕30周了,是個二胎媽媽。看她一大早就悶悶不樂的,跟平時開朗的樣子完全像是兩個人。
“怎么了,心情不好?”我隨口問了一句。
“昨晚跟我老公吵了一架”小娟低聲嘟囔著,“您不知道,我們家大寶就是當時我不太懂,稀里糊涂就剖了。后來我才知道原來順產對媽媽和寶寶有這么多好處,所以,二寶我堅決要求生!”
“可是我老公死活不同意,怕風險太大,說大寶都是剖的,干脆二寶也剖了算了,省的生的時候提心吊膽的。后來我們倆人各不相讓,就吵了起來”。
聽完這個我就笑了,“好了,好了,別不開心了。生不生不是你說了算的,還要看你的條件。當然,條件允許是可以試著自己生的,如果條件不允許,可能你想生,我們也不是很建議你自己生”。
“啊,還有條件呀?”小娟一臉的不解。
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再加上我國的剖宮產率一直高居不下,像小娟這樣頭胎是剖的,二胎又想生的準媽媽不在少數。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女性意識到順產的好處,如果條件允許都愿意聽從醫生的建議,試著自然分娩,這是個好的現象。但另一方面,很多頭胎是剖的,又懷了二胎的準媽媽并不是很了解像她們這種情況如果二胎選擇自然分娩的話不僅有一定的條件限制,而且也存在一定的風險。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VBAC介紹
其實醫學上對“頭胎剖,二胎生”有個專業的叫法,稱為“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陰道分娩” (名字挺長的,可以簡稱為VBAC,以下都用簡稱)
目前對于VBAC的成功率各國報道各不相同,大概在60%~80%之間。
VBAC的好處及風險
好處:
可以減少失血和輸血、感染、血栓栓塞,避免因重復剖宮產手術而導致的臟器粘連、剖宮產兒綜合征等的發生。
風險:
可能面臨子宮破裂、子宮切除、需要輸血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一旦發生子宮破裂,胎兒死亡率高達6%,14%~33%的產婦需要切除子宮。但準媽媽也不必過于擔心,畢竟子宮破裂的整體風險率非常低,不足1%。
頭胎是剖的,二胎想自己生需要符合以下要求:
1. 孕婦及家屬有自己生的意愿。
這個不用多說,如果你沒有自己生的打算,沒有人有權利逼你這么做。
2. 對醫院有一定的要求。
必須能實施緊急剖宮產手術,并且配備隨時可參與搶救的產科醫生、兒科醫生、麻醉醫生以及手術室人員和相關醫療設施。同時要有相應的應急預案,一旦產婦出現異常情況,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實施緊急剖宮產手術。
3. 對上次剖宮產有一定的要求。
以前只剖過一次,還要是子宮下段橫切口。并且上次剖宮產手術順利,手術切口沒有延裂,正常恢復,沒有晚期產后出血、產后感染。還要求除了剖宮產的切口以外,子宮沒有其他的手術瘢痕。
4. 胎兒為頭位。
5. 沒有剖宮產的指征。
6. 兩次生育之間間隔一年半以上。
7. B超檢查子宮前壁下段肌層連續。
8. 胎兒預估的體重大小不到4000克(8斤)。
有些醫院的醫生可能會建議不要超過3500克(7斤)。
對于符合以上要求,并且沒有其他問題(超聲檢查胎盤附著于子宮瘢痕處、患有不適宜陰道分娩的內外科合并癥或產科并發癥)的產婦,可以試著進行自然分娩,否則不建議自己生。
如果準媽媽具備以下條件,則會提高自己順產的成功率:
1. 以前有過自然分娩的經歷,不管是剖宮產手術前還是后的都可以。
2. 懷孕不到39周就自然臨產的。
3. 子宮頸管消失75%~90%、宮口擴張。
4. 上次剖宮產手術距離本次分娩已經超過一年半了。
5. 不是非常胖,BMI<30 kg/m2。
6. 年齡在35歲以內。
當然,上述只是一般的處理原則,具體到產婦個人情況,還要進行個體化評估。醫生也會針對當時產婦的狀況,選擇相應的處理方式。
后記:
1. 約在孕36周的時候醫生會與準媽媽進行溝通,根據孕婦自身的條件和意愿確定分娩方式。屆時,準媽媽可以向主管醫生詳細了解不同分娩方式的利弊和風險,并結合自己的具體狀況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
2. 應該盡可能向醫生提供上次剖宮產的手術記錄及相關資料,以便醫生在掌握更多的信息的基礎上,制定更加合理的方案。
3. 不管選擇哪種分娩方式都要放松心情,切不可過于關注風險而導致心理壓力和精神壓力過大,給分娩帶來不良影響。
最后,生還是剖?不用特別糾結,也沒有標準答案。產婦的情況瞬息萬變,難以預估,適合當時情形的選擇才是最恰當的選擇!
-完-
參考文獻:
1.Cunningham FG,Kenneth JL,Steven LB,et al.Williams obstetrics 24th edition[M].United States:McGraw-Hill Education,2014:615-616.
原創文章,請勿轉載,轉載請聯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