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籽醬7-9月鱘鰉魚的籽比較多!
魚籽營養豐富,是魚體其他部分所不能代替的。其水分含量為69%左右,粗蛋白26%左右,粗脂肪4%左右,干物質30%左右,灰份1%左右,據專家講,一粒魚籽的營養價值比一個雞蛋還要高出幾倍。
魚籽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如果是深海的魚籽話,含有大量的腦黃金營養過剩的人、高血脂、高膽固醇的人不宜多吃。
食用歷史
魚籽這一海產品一直都是人們的最愛,而且食用史也有了一定的年月了,首先從魚子醬的出現開始。魚子醬一詞源自土耳其khavyar,首先在出現中英文印刷1591。可追溯到2.50億年至史前時期,鱘魚已成為部分中東和東歐的飲食對大多數人的歷史。
魚子醬曾經非常昂貴。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19世紀初的美國,魚子醬是在免費午餐室供應的,它的鮮味與特殊的風味顯著促進了啤酒銷量的增加。
鱘魚是白堊紀時期保存下來的古生物群之一,曾與恐龍在地球上共同生活。由于其原始古樸的外形2億年來幾乎沒有改變,故有水中"活化石"之稱。鰉魚是鱘魚的一種。1998年,聯合國華盛頓公約將全世界野生鱘魚認定為瀕危動物,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鱘魚類為古老魚類,起源于一億三千萬年前,世界現存約28種,我國有8種,其中具有經濟意義和現實捕撈價值的僅為黑龍江的施氏鱘和達氏鰉。
施氏鱘:地方名七粒浮子、鱘魚,曾用名:黑龍江鱘魚。體長無鱗,體色背部棕灰或褐色、腹部銀白。棲息生活在河道中,在水體底層游動,以水生昆蟲幼蟲、底棲生物及小型魚類為食。產卵期在5-6月。壽命很長,已發現40齡以上的個體;性成熟晚,一般雌性為9-10年,雄性為7-8年。黑龍江從上游至下游,烏蘇里江、松花江下游均有分布,我國境內以黑龍江中游數量為最多。
鰉:地方名鰉魚,曾用名達氏鰉、黑龍江鰉魚。個體甚大,為淡水中最大型的魚類之一,大的個體長達3.9米,重500公斤,最大的重達1000公斤。終生在淡水中生活,在江水中不作遠距離洄游,系底棲魚類。歷年5-6月是其產卵繁殖活動的主要季節,為肉食性兇猛魚類,壽命很長,能活50年以上,性成熟最小年齡雌性為16-17齡,雄性為12齡以上。
施氏鱘和鰉同為黑龍江水域的名貴經濟魚類。鰉魚肉味鮮美,全身是寶。鱘卵和鰉卵都用以制作魚子醬,營養豐富,價格昂貴,被國際上稱為"黑色軟黃金"。鱘鰉魚,是黑龍江的名產,體重可達幾百斤至上千斤,有淡水魚王的美稱。過去是向皇帝敬獻的貢品。此魚肉鮮味美,骨脆而香,全身幾乎沒有廢料,胃、唇、骨、鰾、籽都是烹制名菜的上等原料。
鱘鰉魚是黑龍江一群古老的軟骨魚類,從下侏羅紀至今已有兩億年的繁衍史,屬世界瀕危滅絕物種二類保護動物,素有"活化石"之稱。經科學家對野生動物分類,把鰉魚根據生物學特征分成鱘魚和鰉魚。黑龍江鱘魚學名"史氏鱘",鰉魚學名"達氏鰉",合稱黑龍江鱘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