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生原本是富家公子,祖上幾代在京為官,傳至車生,家道中落。
妻兒見他爛泥扶不上墻,丟下一句“誤我終生矣”,便拎著行李回娘家了。
家徒四壁,大小的古董家具都變賣成銀子去打酒吃了。
原來這車生喜歡喝酒,每晚睡前要飲三大杯,因此床頭的杯里常常滿著酒。
一日,車生飲酒后半夜醒來感到身旁似有東西,心想應該是衣服堆在身邊,睡眼蒙松伸手去摸索,“咦?怎么毛茸茸的,難不成野貓爬到我床上了!”疑惑間,忙起身拿蠟燭來照。
好家伙,原來是只白色的大狐貍,一身酒氣,睡的正香。
再瞅一眼床頭的杯子 ,已經空空如也。
此時的車生,酒已經醒了七八分,想把狐貍從美夢中叫醒,又于心不忍,伸手拉過被子給狐貍蓋了蓋,自己拿著蠟燭觀察它的變化。
一刻鐘過去,車生打了個大大的哈欠,正準備倒下繼續睡覺,見那狐貍伸了個懶腰,道:“啊,睡了這一個好覺,舒服!”
車生目瞪口呆,右手里舉著蠟燭,用左手搓了搓眼睛,拼命睜大眼睛。
狐貍一個翻身就到床下來,已化做一風流倜儻的公子模樣。
“兄弟,好酒”
“狐兄,你是我的酒友啊。自從我窮了之后,那些朋友都不來往了,別說是找我喝酒了,就連在大街上碰見都裝作沒看見。可見你并不是那見利忘義之徒。是真狐朋......啊,狐朋,哈哈哈!”
“兄弟,我一時貪酒,實在感謝你的不殺之恩呢”
正說著,狐貍見東方既白,起身告辭而去,車生與它談的高興,竟萬般不舍,追到門外“沒事的時候,常來坐坐。”
“曉得”
自此以后,狐貍時常夜黑而至,開懷暢飲,酒中樂趣自不必細說。
一日,車生置備好酒菜,坐在桌前等狐貍,可遲遲不見狐影,酒菜又不好動,只時不時用嘴唇抿幾口。
不知等到幾更天,狐貍倏忽而至,“不好意思,車兄久等了。你家本不富裕,喝的是賣房賣地換來的酒,小弟實在不忍心見你把這吃飯的桌子再賣了。”
“狐兄,你這么說就見外了。我窮的時候連媳婦都離我而去,而你不嫌我是無能之人,是看的起我。更何況,錢財乃身外之物,我本就不放在心上。就算以天為被,以地為床,又能如何?”
“車兄,真是夠義氣,況不嫌我是異類,如此知遇之恩,小弟定當相報。”
狐貍悄悄告訴車生,距離此地東南七里路旁,有一包金子,“切記明天早早去取來。”
第二天,車生果然拾得二兩黃金,順便在集市買了美酒佳肴,以款待狐貍。
“這回我們可以放心的喝酒,不必操心酒錢了吧”
狐貍忙搖頭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臨行前,狐貍告訴車生:“如今市面上蕎麥價格便宜,成本很低,奇貨可居。”
車生聽了默默點頭,心領神會。
不久就收購了四十多石的蕎麥,鄰居指指點點,嘲笑車生;“我猜啊,他一定是喝大酒把腦子喝傻了。買這麼多蕎麥干嘛!”
沒過幾個月,天大旱,水稻大豆都枯死,只能種蕎麥。
車生的蕎麥供不應求,由此發家致富,辦治了二百畝田產。
車生的生活徹底改變,早年的朋友又來請車生喝酒吃飯,車生心里明白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少,也就不大理會那些人。
“狐兄,如今可以安枕無憂了。來,痛飲三百杯。”
酒過三巡。只聽一陣敲門聲,車生納悶是誰這么晚來訪。
開門卻見,媳婦身上挎著大小包袱立于門前,一臉尬笑。
車生回頭看了一眼,狐兄已經不見蹤影。
一連幾月,狐貍都沒再出現。
自此,車生不復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