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跟南京財經大三的August聊(因為他是拾光粉絲,所以聊到一塊),聊了足足兩個小時,凌晨一點半才睡。不過我很開心,能夠幫到別人很幸福。
他大三了,學金融,同樣是一個不喜歡自己專業的人?,F在在糾結是否考個專碩,讀個研。
我心想,沒辦法,這是中國教育的現狀。我們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從來都沒有前瞻性,因為在應試教育下,高三畢業的我們,很少有獨立思考能力。
興趣與職業并不一定對立
高三畢業的時候,我其實想學心理學,像畢淑敏一樣當心理醫生兼作家。因為這樣能夠幫助別人,又能寫作——我從小一直很喜歡文學?,F在想來這確實是最順應我本心的、非常適合我的工作。不過,既然這個愛好無法作為我的職業,不如愛自己現在的工作,把幫助他人成長,作為一個工作之余的公益去做也好。畢竟,需要先養飽自己,再發展興趣愛好。就像Michael現在這樣,也不錯。
在我給他分析的時候,引述了自己的經歷,這才發覺自己的經歷確實很神奇,也沒法復制。
在沒有方向的時候,任何道路都不要放棄
他問我,你本科成績一定很棒吧…為什么不喜歡自己的專業還能讀下去呢?
“不喜歡不代表不能做好啊。”我感嘆,“在沒找到方向的時候,所有的路都不要放棄。但是如果已經有方向的話,可以一直朝那邊沖,不用顧慮成績。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不一定對?!?br>
(對任何人的話都要有自己的思考,畢竟環境不一樣,任何結論都可能有誤。我希望他對我的話也不要迷信。)
惡劣環境下的自我救贖
他說,自己所在的學院學習風氣出奇的差,自己本身就不自覺,在這樣的大環境里就整日松怠。成績也出奇地差,并沒有人給他什么建議,也沒有向外界尋求幫助。就成了這樣,對所學沒興趣,也學不了所學的。得過且過,沒理想沒目標。也就是大家俗稱的不上進的差生。
我心想,在壞的環境里,也可以積極成長呀;會向外界尋求幫助,也是一種能力。你現在懂得向我尋求幫助,邁出了第一步,不錯。
讀書與閱歷并行,無閱歷讀不懂書
我努力在他身上找亮點,安慰他說:但是你很愛看書,你有沒有寫些什么?(他今天早上才給我發了幾百本電子書,全都看過?。?br> 沒啊,閱歷太淺,下不了筆。他說。讀過就算了。
(我心想:這么浪費!??!讀書筆記也可以啊!這多寶貴的財富呀!然后又想到了楊絳說的那句: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也許正是如此,酷愛旅游的我,在大四畢業旅游多處過后,便很長一段時間不愿旅游,一是時間不夠(客觀原因),二是讀書和閱歷不夠,行萬里路也只是個郵差。我對他說,在我看來,你的特點就是讀的書很多很多。你要能把看的寫出來就最好了。
不是很多…是太少了。讀書看電影能讓人活幾輩子?從不曾了解的世界和人性,都在孤陋寡聞的人面前展開。他說,我這個人嘛,不是很愛合群。獨自能做的事,大概就是讀書看電影。
(我心想,果然是一個文藝青年。還喜歡看電影。我也喜歡讀書看電影,但是我很合群,我還喜歡做管理,讓整個團隊效率價值最大化。)
你看羅輯思維嗎?我問。
看。
能不能進他們公司?
不了解他們,不過要是進的了羅胖公司能證明一點價值…他反問我,你想進嗎?講真。他說知乎上都在黑他。
(我心想,看來還是一個喜歡看知乎的孩子,不錯,孺子可教也。)
創業公司和大公司,選哪個
我喜歡羅胖,但我不喜歡北京……我說。他確實很厲害。知乎上也在黑李叫獸,但是他難道沒有過人之處嗎?如果我是你,我想進的話,我會每天查看羅胖的微信+得到+視頻,轉發他們的消息并寫評論+反饋后臺+反饋有道云+反饋郵件,這么做一年。也許沒用,也許有用。
哇喔,這樣真有用的話,那我反饋你們行啦哈哈。
我猶豫了一下,沒有告訴他拾光的現狀。我想他是在找出路。因為他問我,畢業后進創業公司,氛圍大概會蠻好吧?
“創業公司有創業公司的好,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好(其實我想說,我想去大公司的呃)。我補充道,也要看是什么創業公司咯(不能盲目覺得它好)。畢業后第一年的公司選擇非常重要。你要是想去創業公司,就要學會分析創業公司的發展前景如何?!?/p>
回首自己的經歷,發現很神奇
雨姐知道的好多。他說,但你現在還沒正式工作呢吧…?
“我……畢竟比你老吧!”
“研二老什么啦。三年啦?!?br>
“我經歷的比較多啦~~在拾光也算在工作咯,學生創業團隊。我從大四開始改變的。大四之前一直是好學生,學霸,保研,不喜歡自己專業,在不斷找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工作方向,學校里的社團等),各種嘗試。
他感慨:越說越覺得,自己的三年浪費了,活在象牙塔里。
(他說這句的時候我突然覺得合木教會我好多。)
很正常啊,很多人都這樣。我安慰他,其實我的經歷比一般人都多-。-也是因為遇到貴人。所以一顆積極的愿意學習、嘗試的心+機遇,很重要。
所以進了拾光?他問。
大多數人不可能二十歲和你一樣
“拾光還不是最改變我的?!蔽艺f,“大四之前,我像所有的學霸一樣,好好學習,參加一些社團,輔導員助理,做電子設計,機器人,去香港做交換生。香港一個學期,改變了我,讓我變得自信。然后大四遇到了一個工作過10年的摩托羅拉高管,他帶我成立了一個學校里的虛擬公司,專門做校企匹配,培養在校生職場素質。與此同時和王希一起創立拾光,從0到1做了一個公司,帶了20多人的團隊。然后研一的時候因為喜歡讀書,是羅粉,遇到了成都的羅輯思維社群,成為5000人社群的組織者之一,燕姐成了我的導師。拾光的投資人也給我們指導培訓。再然后我拿了Intel獎學金,又有2位Intel高管成為我的導師……我覺得也是很神奇,很多貴人幫我?!?br> 那也是你夠優秀,才碰的到他們呀。他評論道。大多數人不可能二十歲和你一樣。
“20多歲的成功,就是有人愿意帶你。我也很喜歡分享,你們走的路,都是我們曾經走過的路。所以我們走的彎路,你們不必再走。我能夠幫你們也感到很幸福?!蔽铱偨Y道。
你喜歡的+趨勢所在=正確
很驚奇,我們在擔心期末掛不掛科的時候,你在考慮更為深刻更實際的問題。他說。
畢竟我比你大呀……我說。我大三也啥都不知道。
他:不不不,至少你是學霸。學校里學霸才能獲得上升的機會。是不?
如果我本科就知道我要做什么,我一定不是學霸。我堅定地說,我現在研究生也是學渣,因為知道自己方向了,就不浪費時間在不喜歡的專業上。很多學校都只能拿成績來評估學生,因為沒有別的可以評估的東西啊。但是如果你有自己的突出特點和方向,堅持了幾年,一定比安安穩穩讀書出來的人厲害。
我繼續說,我認識一個學渣孩子,比我小一屆。在我研一的時候他大四,找到華為的客戶經理工作。海派,兩年300w+。他說他準備了2年。這就是一個方向明確并為之努力的人能夠得到的結果。
他:所得的經驗就是,如果確立了目標,為之努力,大學所學專業就不那么重要了?對的。
他:不斷嘗試新方向,那怎么判斷這個方向是正確的呢?
“你喜歡的+是趨勢所在=正確。這里的趨勢指的是社會的趨勢。”我說。
讀書要總結,要學以致用
他問:這就是你為什么說要把看的東西寫出來對嗎?
(我心想:什么破邏輯……)
“看的東西寫出來,是自己反思總結的過程,讀書提煉以后才有價值。而且提煉出來的東西,可以做你的名片。”我說,“羅胖在跨年演講上面說,在流量、價格、人格之后,知識也許是一個新的入口。我看好你讀這么多書,這是你的特色。寫出來,把自己推銷出去?!?/p>
大學讀不喜歡的專業有什么意義
他又問:雨姐你覺得這樣的話,自己所學專業以及讀研的意義在哪?他問我。
我:你如果不喜歡,不想做這方面的事情。那學的專業目前來說就是能讓你拿到大學文憑,但是學到的知識,比如金融,也許你以后生活中會用到(比如理財)。你會讀懂經濟走向。你會把這種金融里的思維用到生活中,還有在大學里的機會+交到的朋友。比如我讀研,壞處是浪費了3年(有人說,不如到社會去打拼)。好處是,我讓自己的眼界更寬,認識了一群眼界更寬的朋友(以后的人脈),有一個更好的文憑對以后的發展也好(有更高的起點),還有身處電子科大,在科技最前沿。
最后我建議,喜歡讀書,就去找你們南京的書友會,加入社群。認識一些社會上的人。他們的眼界比你寬,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感謝我身邊的人
感謝Clean給了我這樣的思維方式;燕姐帶我開拓了眼界,見到更大的世界。我成長得很快,多虧了這些導師。
我一直在想,如果明年我再次站在唐立新答辯臺上,我要說些什么?我會跟邱lq學長一樣,平復研二時代的那個浮躁的心,變得謙遜,溫和,睿智,有自信,思想深刻很多。不會再像今年這樣,從而失利。
感謝那些幫助過我的人。Clean,燕姐,姜總,Michael,CY,甚至一起成長的王希(盡管我經常反對他,說他這不好那不好,但沒有革命感情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