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一生只能做配角,你會選擇以怎樣的姿態站在舞臺上?
遇到許負以前,薄姬是一個普通的女子,盡管她的身上或許留著王室的血液。她的 ?母親是一個魏國的宗室女子。那時候,魏國已經降了秦國好些年,秦已經建立起一個偌大的帝國。我們不知道這個宗室女子美不美,因為她在史書上出現的時候,我們已經管她叫:魏大娘。
魏大娘年輕的時候,和一個叫姓薄地男子斯通,生下了薄姬和她的弟弟薄昭。秦君無道,天下又大亂,魏國的宗室子弟們,乘機自立為王。
竊銖者賊,竊國者諸侯!
一個叫魏豹的做了魏王,想在天下大亂的時候,謀取一點好處。魏大娘的腰板兒也似乎一下子挺了起來,就把薄姬送到魏王身邊,還請了一個叫許負的女子給薄姬相面。
許負善相面,天下皆知。漢朝建立以后,就因她相面的本事,以一介女子得封雌亭候。
許負給薄姬行了一禮,說了一句改變她人生的話:“當生天子”。
薄姬聽后,自然是高興的,然而有一個人比她更高興,那就是魏豹。魏豹心想:“既然我的女人“當生天子”,那我作為他的丈夫必然也非富即貴。”然后自己一個人開始偷樂。不僅偷樂,他似乎覺得老天助他,他立即單方面撕毀了和劉邦的合約。
那時候暴秦已經倒了,正是楚漢相爭的白熱化階段,項羽和劉邦打得不亦樂乎。魏豹大概覺得,那時候太陽只為她而生了,他哪邊也不幫,自己洋洋得意。后來,倒也與項羽合作過,但是劉邦這邊牛人多,一說是曹參、一說是韓信,就把夜郎自大的魏豹一舉拿下。魏豹非但沒做成皇帝,自己的地皮倒被別人搶了做郡縣,他死后,自己的女人薄姬也被送入了織室(絲織作坊)做苦工。果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劉邦身邊的女人太多了,呂雉虎視眈眈,戚夫人風情款款,劉邦那時候已經是漢王了,雖然還未登基為帝,但是周圍已經有不少鶯鶯燕燕,他根本沒把薄姬放在心上。好容易有一回去織室,一瞧,這女的長的不錯,納入了后宮,但是一轉身又忘了。直到有一天,薄姬被她兩個發小嘲笑,才使劉邦動了惻隱之心。
那兩個發小,一個是管夫人,一是趙子兒。這兩個人背著薄姬在聊八卦呢,“嘿!?你看見薄姬了么,那會子我們三個都小,說好將來有福同享的。不過,她也混得太差了吧?”劉邦一聽,就跑來問美人們都聊什么呢?兩個發小就一五一十都說了,劉邦心中泛起了同情的泡泡。
因為同情,所以寵幸了薄姬。那晚的薄姬似乎也深諳拍馬之道。說是昨天晚上夢到一條黑龍盤在自己的肚子上。
這種稱贊自己是真龍天子的話,真是聽一輩子都不會膩。劉邦心花怒放,跟薄姬說:“我成全你。”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薄姬的一生,劉邦就一次寵幸,她就一舉得男,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劉恒。
恒,是持久的意思。但劉邦對于薄姬,不僅不持久,在僅有的一夜寵幸之后,薄姬就成了劉邦的路人甲,再也沒入過不入劉邦的眼。因同情而產生的情感,怎么會產生愛情,怎么會長久呢?
對于劉邦來說,這一生,他的幸運應該是娶了呂雉。當年,他只是一個會裝腔作勢的小混混,沒房沒車沒地沒錢,呂雉也肯下嫁。嫁了以后,下地務農,一點兒也不含糊。后來還隨他南征北戰,沒有功勞亦有苦勞。然而在呂雉面前,劉邦總是偉岸不起來。他是幾斤幾兩的人,難道呂雉心里不清楚么,何況相比呂雉這個母老虎,他更喜歡戚夫人。這個有著甜美嗓音、柔軟腰肢的小女人,他愛的不得了,甚至想過立她的兒子如意為太子呢。后路來由于呂雉和朝臣的反對,只能作罷,那時候戚夫人哭的那個梨花帶雨,他的心都碎了。
可是劉邦不知道,因為他的愛,竟把戚夫人推上了絕境。劉邦死后,隱忍了多年的呂后終于迎來了人生中的又一個春天,她殘害劉邦喜愛的女子,殺戮不是她所出的孩子。戚夫人最慘,兒子被毒死,自己的四肢被砍去,眼睛戳瞎、耳朵弄聾,被扔到糞坑里,稱為“人彘”。呂后的手腕,嚇怕了西漢的所有君王和臣子,在以后的日子里,大家總是想避免同樣的事情發生。
薄姬因為無寵、恭謙,反而沒被呂后放在心上;好歹兒子在8歲的時候被封為代王;在呂后開始殺戮的時候,薄姬和弟弟薄昭、和兒子劉恒一起去了代國,當上了一方諸侯國的太后。是的,可憐的姑娘,她總算熬出來了。
誰笑到最后,誰笑得最美。
代王漸漸長大,也很有出息。相反呂雉的兒子——惠帝劉盈,因為“人彘”的陰影,他不太理朝政,而且早早就死了,16歲即位,23歲就死了。呂后忙著維系劉、呂兩家的關系,卻越發挑起矛盾和爭端。但代國卻在那里——坐山觀虎斗。
等到劉家人平定了呂家人的作亂,大臣們因為薄姬向來的謙恭,而迎立她的兒子代王做皇帝,就是后來的漢文帝。劉恒派自己的舅舅,薄姬的弟弟薄昭到漢宮打聽消息,確認無誤后,先后把代王、薄姬從代國接出來,母子倆就這樣入住漢宮。
那一年,劉恒24歲,薄姬,該叫薄太后,自然也不會太老。
她在后來的日子里,除了追封自己的父母親,重賞魏氏族人,也沒有大動靜。有些故事里說,薄姬其實蠻疼愛兒媳婦竇漪房的,教她讀書認字。史書上也的確記載,是薄太后提出封竇漪房做皇后,并追封竇漪房的父母親。
不過,薄太后也自然希望薄家能千秋萬代的。自己總算是做了太后,也算光耀門楣,如何讓這榮寵一直下去,總算給她找到個遠方的侄孫女給孫兒劉啟(漢景帝)做太子妃。
劉恒47歲的時候,白發人送黑發人。而早在劉恒死之前,弟弟也因罪自殺。自己這一生,尤其是后半生,也算是上天眷寵。于是在劉恒死后兩年,她也閉上眼,與世長辭。
薄姬的一生,似乎從來不是歷史的主角。在她風華正茂的時候,她幾經波折,來到了劉邦的身邊,但劉邦的身邊有戚夫人。她何嘗不是戚夫人的配角,何嘗不是呂后的配角,那樣低微。好在她有一個出色孝順的兒子,可是兒子當了皇帝,她最好的時光也已經結束,她又變成了兒子、兒媳的配角。
如果,人的一生只能做配角,你會選擇完成自己的一生?
別灰心,你看薄姬,配角也可以無限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