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聽樊登讀書會講稻盛和夫的《活法》,講到稻盛和夫是如何看待心想事成的。
如果不去想,怎么可能實現。稻盛和夫就經常想像帶著彩色的未來情景。
比如,他在京瓷做科研時,有人拿一個產品問他怎么樣,他說不對,顏色不對。跟我想象的不一樣。
先去想象,其實就是心靈對未來圖景的召喚,不去想怎么知道下一步的未來在哪呢?總要先相信,看見,最后通過實踐,真的看見。
實踐雖重要,但敢想是第一步。不自信,畏懼,害怕的人,經常會聽身邊人的意見。
比如想考一個有難度的資格考試,沒有考過的人告訴你很難,我都失敗了,你也別試了。比如想學習投資理財,在股市虧過的人告訴你,股市太可怕了,變幻莫測,你一個散戶進去怎樣都得虧。
聽著別人這些好心的建議,直接放棄就好了,想也不要去想,當然不會成功。
而如果能夠看到那些成功的人,他們一定會告訴你,不難,只要肯學習就好。
為什么很多人躊躇不前,就是身邊優秀的人不多。
還好互聯網的發展,各種平臺,看得到那些生活中你接觸不到,但很優秀很有智慧的人,這也算另一個平行空間。
每天看連岳的文章,聽樊登讀書會的講書,看書,在一個別人看不到的維度里提升。
堅持跑步減肥,是因為看了愛跑步的媽媽的公眾號,作者惠惠在讀書、理財、寫作、生活等方面都給了我很大啟發。
堅持早起,是在微信讀書上看了張萌的書,她上大學期間實現了早起1000天小樹林學英語的計劃。
那些優秀的人在踐行,他們的成長,給我力量和指引,也讓我有所改變,有所相信。
感謝互聯網,感謝這個時代,感謝這個多維度的空間世界,感謝不斷探索求發展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