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月報不是為了打廣告,也不是為自己虧了錢而邊辯解,對自己使用批判性思維是最難的,自我批評變成自我吹噓,肯定會被人看笑話。
乾寧于7月24日成立,8月7日進場交易,到8月31日為止的單位凈值是0.9420。目前,產品仍處于封閉期,且依據管理協議,凈值低于約定警戒線管理方將會履行補倉義務,在此基礎上,客戶資金沒有永久損失風險,所以我們對部分標的采取了左側網格建倉的模式,但跌的速率還是讓人比較抑郁的。
由于監管當局的深度介入,A股參與者的市場主體行為模式在最近2個月發生了巨大變化,情緒已經陷入悲觀反身性的循環,2009年8月3478跌到2013年6月1849,跌了56個月,本輪上證指數完成相應跌幅,只用了56個交易日。按照我們所獲得的數據,上證50成分股估值一度已經低于歷史平均25%左右,全市場估值也已接近歷史平均水平。如果繼續向下下跌,到達歷史低位估值水平預計還有30%左右的跌幅。如果真的選擇長痛不如短痛,其實放開跌個兩周,到國慶前正好跌到位,類似2010年的國慶攻勢也不是不能搞一次,大家狂拉一波,徹底逃亡不玩了。
至于股票貴不貴,見仁見智,部分股票確實很難再跌下去了,請看下圖。
不跌未必意味著會漲,“向右突破”可能是將來最可能的趨勢,在極致波動過后,收斂期會到來,此時一點倉位也沒有是不可取的(更大原因是,滿倉買固定收益品種會顯得基金經理沒有用,客戶的管理費有“白花了”的嫌疑)。
社交網絡對投資者情緒的影響是很劇烈的,微信群啊,朋友圈啊,雪球啊,微博啊,都是如此。所以當有客戶表示,凈值沒必要每天溝通,想查自然會去查的時候,管理團隊內心是相當感動的。為此,我們在最近幾個跌停板附近買了一些股息率超過5%的股票,并且按照常識判斷,他們應該在產品10年存續期內不會破產,分紅也應該能夠保持,這些在品種最近的反彈中大部分已經解套,以后如果再被套,我們可能會在股息率超過6%時進一步補倉,并且隱隱期待他們的價格跌破股息率7%的水平。
我們的研究部門做了一個統計,當前全市場分級A類基金的價格已經處在歷史最高位,部分品種的隱含收益率甚至低于國債。這種從6月初的極度樂觀到現在近似極度悲觀的轉換,不過三個月時間,相對應的,分級B類基金則出現大幅折價,其中A類約定收益率較高的品種,有的折價近17%,因此我們賣出了不少分級A類,逐步配置了一定比例的高折價、遠離下折的分級B類,(然而他們還是繼續躺跌停板)這是凈值下降的主因。
此外,我們物色了一些小市值品種,但仍在等待他們的價格繼續下跌,進入“撿尸體”區間,畢竟按照策略回測,低估值的小盤品種,是A股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但整體而言,小市值品種的估值相較歷史區間還是高,可能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
A股存在“假期癥候群”,九月的假期也比較密集,按照現在的市場狀況,還不如休市一個月拉倒,這就是我們對目前指數的看法。至于會跌到2500還是800點,亦或是兩根大陽,空頭爆倉,抱歉,我們沒法預測,我們只能按照不同的情況來采取不同的應對方案。
或者,也得隨時準備好“手起刀落”,貓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