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去西大望路天津衛視談事,辦完事又累又熱又渴,溜進新光天地COSTA,要了一大杯熱卡布奇諾,一屁股就坐了下來。
三分鐘后,服務生把卡布奇諾遞了過來,我兩手捧起就喝了起來,大喝幾口后,忽然感覺姿勢似乎不對,怎么有個把!?呃,這是一杯咖啡,不是一碗羊湯。汗!
最近一直忙于確定店鋪。
昨天中午11:50,我來到望京新薈城,想看看望京SOHO這么多白領對周邊餐飲市場的影響。如預期一樣,剛過12點,橢圓體的人流蜂擁而至,把扶梯塞得滿滿的,綿綿不斷,一撥又一撥。我也順著人流滑到了六樓。
沒一會工夫,偌大的六樓就擠滿了人,這是一個美食城,全是小檔口,價格區間在12-18。這是北京寫字樓午餐的核心價格,你高了,就是另類。
我對美食城這類分割租賃的經營模式一直沒有好感,因為只追求利潤,沒有任何品質可言,各家各戶,各自為政,都在血拼價格。
到是在一些商超的亞惠美食城,統一經營,我覺得有點意思,產品有差異,價格有差異,形式學了宜家的流程,很方便。至少都在一個鍋里,不會有惡性競爭,品質相對有保證。
此刻新薈城六層,到處人擠人。有位置的、買到了飯的,都在狼吞虎咽;買了飯的、還沒位置的,端著托盤到處在找位置。因為可能常在店里習慣了,在一個人吃飯的時候,我特喜歡觀察吃飯人的表情。在這里,你很少看到微笑、嬉笑、放松,大家都在為吃飯而吃飯。
突然間,我感覺特別心酸。大家辛辛苦苦工作了一上午,連個可口的飯都吃不到。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他們一天中的第一餐。
在擁擠的人群中,我溜了兩個來回,此情此景,讓我想起往年在找店時,同是在寫字樓密集區域的午餐情景,一模一樣。大家蜂擁在一些店鋪內,就為那一口飯,那一口填肚子的飯。
在新薈城的五樓,是幾家獨立商鋪的小餐廳,座位舒服,環境寬松,可是,家家門可羅雀。一餐價格,僅僅比樓上的美食城貴個三五塊。
不知道,位于橢圓體另一側麒麟社商鋪的餐飲午餐是個什么狀況,那里的吉野家是個什么狀況。
不知道,在這三個橢圓體里到底有多少人辦公,大家都在擠,都在匆匆忙忙巴拉一口飯。這種商業配套服務的腦殘設計,不知道潘蘋果同學,在這里吃過午餐沒有?
在和中介在閑聊過程中,他們說,望京SOHO辦公已經有公司開始退租,退租后辦公租賃價格竟然漲到9塊,理由是裝修過了。天,還有天理么。
我實在不理解,這些公司的老板為什么要把公司扔在這些橢圓體里,僅僅就是為了外表光鮮么?無法吃一頓從容可口的午餐,伙伴們的幸福感何從談起。
工作16年了,我沒有受過午餐的苦,前些年在報社的時候,因為多數下午才上班,午餐都是在家里,母親早早的就做好了,吃現成的。晚餐在報社吃,我們也是同事們一起,到外面餐廳點幾個菜,舒舒服服吃一頓。
后來辭職,開了一碗羊湯,午餐從靜安中心、金泰大廈來店里吃飯的客人也不少,即便是最高峰需要排隊的時候,大家也很從容。
也許,大家來喝一碗羊湯,不是為了填個肚子,而是,真的想吃了。
昨天中午,在新薈城,看著很多人湊合的午餐,我真的想拉起他,兄弟,走,我請你喝一碗羊湯!
我相信,很多人在早上上班的路上,都會不由地問自己:今天中午吃什么?
你,要對自己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