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練習》是一本比較難閱讀的書,即使我有閱讀訓練,但還是會分神或者忘記了某一段落在說什么。閱讀困難的原因之一,是國外翻譯過來的書多有一個特點,需要大量實驗和案例證明書中核心觀點,例如,《習慣的力量》也是每篇有多個案例和實驗講解。
《刻意練習》書中有許多文字是反復詳細描述一些實驗,這些實驗主要目的是研究“一般人與卓越人的區別”,《成功者的大腦》也是以此為研究主題,只是一個偏于如何刻意練習,一個偏于大腦運作原理。因為實驗離大多數人實際生活較遠,比如莫扎特完美音高,史蒂夫記憶訓練,帕格尼尼小提琴奇跡,阿廖欣國際象棋盲棋大師……我們閱讀案例的進展,以及冗長的枯燥的數據變化,往往會沒有感覺。
但這本書,我仍然是用了約6個小時讀完,本書頁碼是320頁。原因在于,有團隊共同學習----創業研習課程小組;另一原因,需要以分享的方式來帶讀,帶讀絕對是個“狠招”,你不但要按進度,還要讀明白才能分享給別人。這個就是《刻意練習》中提到的“迫使自己走出舒適區”。
《刻意練習》整本書在談什么?
本書對一萬小時定律提出質疑。原因是,不是所有領域都需要1萬小時積累,最重要的,1萬小時不是簡單重復就一定能實現“新手到大師”之路。正如,行萬里路,如果沒有思考,也只能是郵差。
本書對天賦天才決定成就也提出質疑。本書作者認為,天賦天才基因可能會導致差別,但不是決定一個人成就的最重要因素。
本書觀點,通過“刻意練習”,人人可以實現可掌控的生命歷程。如果要成為任何領域最強大的杰出人物,“刻意練習”就是最強大的學習方法。
《刻意練習》應該如何做?
1. 有目的進行練習。這里要強調“心理表征”的概念。心理表征是指,一種與我們大腦正在思考的某個物體、某個觀點、某個信息或者其它任何事物相對應的心理結構,或具體或抽象。例如,提到“蒙娜麗莎”,人們就會想到那幅著名油畫。這個形象就是心理表征。
刻意練習,強調練習的目的要清晰,就是建立新的心理表征。比如攝影,你想從新手到大師,就需要先建立“什么是好的攝影作品”的心理表征和練習目標。之后的累計持續練習才能有效。
2. 找到好的導師。導師知道你目前在什么位置,什么目標是合理的,專業教練和導師可能費用昂貴,但比較有針對性,可以幫助你專業制定訓練計劃和制定有效目標。網絡視頻講解和示范,你可能會無法發現自己的問題。
3. 專注投入練習。任何練習,專注才有效,任何技能提高,不能是玩的心態,要全情投入。比如,你要研究特級大師的棋局,你要積累比賽經驗。做到專注,有重要一點,高質量充足睡眠是前提。
4. 及時反饋很重要。如果沒有反饋,你的練習很難持續。及時反饋分為內部反饋和外部反饋。內部反饋是自己內心對自己的成就感和欣賞,還有不足與錯誤的修正和反思。外部反饋是導師、觀眾、朋友等的反饋和認可。因此,想讓一個人持續練習,我們也要及時給予有意義的正面反饋。
《刻意練習》如何面對停滯?
保持動機的兩種方式,一是強化繼續前行的理由,例如,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可以成功。信念和榜樣的力量很強大。另外,共同愛好和目標團隊,會形成內部支持系統。實現小目標就給自己小獎勵。
二是弱化停下腳步的理由,例如,把練習固定在一個時間,這樣身體和頭腦容易養成習慣。也可以把練習時間限制短時間內,逐步進展在1小時左右。
總之,本書要告訴我們的是,杰出不是一種天賦,而是一種技巧,你我都可以掌握。此生做個“練習人”,通過刻意練習使人生充滿可能性。
百天寫作第二輪,27/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