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個有效率的人,是所有人希望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實現的夢想。今天我介紹的這本書《最重要的2小時》,就是告訴我們如何實現最有效率的工作與生活。
《最重要的2小時(two awesome hours)》作者喬西?戴維斯博士,他的頭銜:
布朗大學機械工程學士、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博士。
現任職神經領導力研究院研究總監暨首席教授。
他的學術研究主要側重“體現認知”、“情緒調節”以及“情緒神經學”,論述刊登于多種專業期刊。
![]()
作者

他在這本書提出的核心觀點就是:
用每天最高效的兩個小時,去專注于做最重要的事
這里面有三個關鍵詞:
高效的2小時
專注
最重要的事。
用最管用的時間(2小時),做最重要的事,而且還要專注,能不高效率么?
那么,問題來了,如何找到最重要的事?
行為認知學認為,我們每天的大多數行為,其實都是自動完成的。比如:
早晨起來去衛生間刷牙,洗臉,
然后去廚房做飯或者外出吃飯,
坐地鐵上班。
這一系列,甚至在工作過程中的發郵件,
打電話這些,多數都沒有經過什么思考自動完成。
所以,書中認為,我們要把自動的過程稍加停頓,進行思考,什么是下一步最重要的事?
用作者的話,就是在完成一個工作,要開始下一個工作之前,要停頓一下,做一個選擇,選擇最重要的事來做。
我們在單位上班,每天有多個工作要做。有些員工,特別喜歡做那些簡單的、容易的工作,不愿意做難的、麻煩的工作。
而恰恰是那些麻煩的,難的工作,對公司的貢獻最大。
如果一個人總是挑那些容易的去做,盡管每天都非常忙,好像事情也沒少做,但是公司裁員的時候,最先裁掉的就是這些人,因為這些人可有可無,沒有大用,著名投資人在他的《硅谷來信》中稱這類人為“偽工作者”,而吳伯凡老師在他的《伯凡日知錄》提到,這類人,就是阿里巴巴馬云說的“大白兔”。
如何具體去做最重要的事?
第一、解決身體問題。
要有高效率的工作,必須要有好的身體狀態。
身體狀態一般通過兩個方面來調整:
飲食;
運動。
關于飲食。
作者指出,大腦的運算,需要用糖,那么有兩種糖可供大腦來食用,一種是低升糖指數類的糖,另一種是高升糖指數的糖。他認為,低升糖指數的糖對大腦的作用更好,因為可以持續的為大腦的運算提供能量。
哪些食物是低升糖指數的呢,蔬菜,水果類。
高升糖指數的,包括碳水化合物,葡萄糖的升糖指數最高達到100。
另外,最好的飲食習慣是,少吃,多餐,比如作者認為,早餐如果分兩次吃,對大腦的作用更好。
蛋白質可以提高人的注意力。
書中特別提到了水的重要作用。水能夠讓大腦變的聰明,目前網上有很多飲水軟件,大家可以自行去搜索,此處推薦一款:《waterminder》,可以跟蘋果手機內置的健康系統無縫對接,自動記錄飲水量。

關于運動。
運動能夠有效減輕焦慮,讓情緒好轉,對認知有幫助。
運動能夠產生多巴胺,讓你的大腦興奮起來。作者認為,在你工作前,做20分鐘左右中等強度的運動,可以產生非常好的效果。我自己則筆記喜歡做30個俯臥撐來熱身。
第二、解決情緒問題。
羅伊·鮑梅斯特 (Roy F.Baumeister) 在他的《增強你的意志力:教你實現目標、抗拒誘惑的成功心理學》一書中提出,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樣會疲勞,也能培養,還可以恢復。
所以,本書作者認為,必須把意志力最好的時間段,留給最重要的事,才能達到高效工作的效果。這就是解決情緒問題的重點之一。
要保證意志力足夠留出用于最重要的事,就要減少削弱意志力的工作,下面幾項工作會削弱意志力:
不斷轉換任務
交際,聊天
一連做幾個小時
跟陌生人通電話;
辨別修改錯誤;
機會安排項目;
記住各種截止期限;
控制自己的欲望,比如吃,游戲等等。
所以,根據這個情況,我們在做最重要的事之前,盡量不要進行上面清單列出的事情。
第三、解決環境問題。
給自己的最重要的事,創造一個高效率的環境。這樣一個環境,一般從如下幾個方面考慮:
噪聲。任何噪聲,都會影響學習的效率,但是,適度的噪聲(85分貝以下)會對創造力有幫助,對抽象思維有好處。所以可以權衡。
環境秩序。如果辦公環境雜亂無章,會分散你的注意力,影響工作效率。所以,有一個方便合適的工作環境尤為重要,這里的方便合適,是指,你需要的東西,可以隨手拿到,而不是辦公桌上空空如也。
光線。藍白光線對提高效率有幫助,而白織燈光線,對創造力有幫助。
通過解決身體,情緒,環境這三個問題,讓你的處于最好的狀態,實現高效的工作。
結論是:
我們每天只要專注于狀態最好的2個小時,就足夠了。
而這兩個小時內,我們一定要專注于做最重要的事。只有這樣才能高效率的工作生活。
我們可以通過身體、情緒、環境三個方面來保證自己的2小時狀態最佳。
《瑞田TOT持續成長會》,是專注做最重要的事的成長社群,歡迎大家的加入。請聯系微信號。
參考資料:《最重要的2小時》喬西?戴維斯。這本書,由著名的ppt大神秋葉老師、特立獨行的貓推薦。
增強你的意志力:教你實現目標、抗拒誘惑的成功心理學》羅伊·鮑梅斯特,約翰·堤爾尼 (John Tiern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