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約第二一站——2023.04
最美人間4月天。
一、旅行
在這最美的4月里,我恢復了公交出游。*情三年,幾乎沒有坐過公交車。記得在剛來到這個城市的那幾年除了電瓶車,更多的是公交出行,后來有了私家車,這個城市又陸續開通了幾條地鐵線路,交通更加方便,坐公交車的時候就少了很多。一晃好多年過去了,在今年的4月份,正是油菜花開的時節,北太湖公園那里有大片的油菜花,就想著如何去。開車去太堵且停車不方便,騎車去來回20公里有點遠,正在糾結的時候,突然想到了好久不坐公交車。這個城市的公交車是非常方便的,坐在公交車上還可以看看書。于是決定公交出行。后來的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正確的。現在私家車越來越多,再加上有了地鐵,坐公交的人相對少了很多,一點也不擁擠,有些時候甚至相當于個人專車,比如在我坐最后一班公交車返程時,車上就兩三個人。累的時候可以打打盹,醒了在手機上看看書,不知不覺就到家了,甚好!
在最美的4月天里,坐公交游玩了下面幾處:
1.樹山。
本是沖著看梨花,可惜去的遲了,梨花皆落。但登山的過程中看到許多的野杜鵑,算是一個補償。
2.北太湖。
看油菜花,算是正當時,蔚為壯觀。順便逛了運河公園,在運河岸邊搭了個帳篷,看京杭大運河中的船只往來穿梭,聽鳴笛聲聲。想起曾看過一本小說描寫的船上人家的生活,作為一個局外人來看,亦是頗有趣味。
3.太湖大講堂、開弦弓村、廟港、吳溇、七都濕地公園。
這幾個地方是按去的順序排列的,一天的時間。重點是開弦弓村
。這個村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但如果說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的一本書《江村經濟》,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書名里的江村
就是開弦弓村
,一個太湖邊的小村莊,典型的江南水鄉。因為費孝通的這本書,現在這里成了有名的旅游景點。另外幾個地方都是這附近的古鎮、古村,都在太湖邊上。
除了自己坐公交出游外,還和妻子一起參加了“游俠客”的陸羽古道的一日游
的徒步,陸羽是茶圣,這陸羽古道在湖州霞幕山中,幾個小時的徒步,翻山越嶺,滿山茶園,竹林處處,風景無限。
二、讀書
4月份讀完了四本書。
1.《黃河之旅》《絲綢之路》
這兩本的作者是美國人比爾·波特。這是一個非常熱愛中國文化的老外,也是一個特別能“跑”的老外,我讀他的書,除了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了解中國文化是多么的富有魅力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跟著他的文字去“逛一逛”祖國的大好河山。
比如《黃河之旅》,作者從黃河入海口開始,一路上行,走遍了黃河兩岸的城市,雖然是走馬觀花,但也是趣味橫生,驚險不斷。
《絲綢之路》,是從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出發,一路向西,穿過河西走廊,穿過新疆,再從新疆到巴基斯坦,這一路上是險象環生,這樣的旅途對一般人來說是無法實現的,跟著比爾·波特過過癮也是不錯的。
2.《江村經濟》
這是費孝通的一本社會學著作,江村,是太湖邊的一個小村莊,典型的江南農村。雖然寫作于三四十年代,但這些村莊的格局一直未變,河還是那條河,只是河上沒有了那么多的船只。以前的河就是這些村莊通向外面世界的“路”,但現在有了真正的路了,河就只剩下河了。讀完這本書,我就去了這個村莊。
到了這個村子里,到處可以看到這本書的“痕跡”,書中的一些語言被制作成標語,出現在村子里的很多地方。
一本書,成就了一個旅游勝地。
3.《城市民謠》
這是一本小說,描寫蘇州的人和事的小說,作者也是土生土長的蘇州人,著名作家范小青。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北方人到了蘇州會驚嘆蘇州的細膩精致,小橋流水,小巷園林。同樣,南方人到了北方,同樣會驚嘆于北方的粗獷奔放,高山大漠,塞外風光。
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生活中都離不開喜怒哀樂,不同的只是對于這喜怒哀樂的態度。讀這本書,可以更好地了解蘇州人是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的。我在蘇州算也快二十年了,但自我感覺還是“我自己”,并沒有感覺自己被環境改變了什么,這可能是因為是成年之后才來的。
4月份在簡書中寫了兩篇文章,《境界·蘇武》和《詩經中的簡書》。第一篇是讀《漢書·蘇武傳》的讀后感,第二篇是記錄閱讀中的一次邂逅,一份美好。
今天已是5月29號了,這個4月的總結總算是寫完了。歲月匆匆,收拾一下,準備寫5月的總結了。
(p.s.這個總結發了以后竟然被秒鎖,仔細檢查一下之后,修改了一個詞,通過了。寫字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