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云舒老師
我們這些在外地生活的晚輩每次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家人的微信群里發(fā)到家以后的消息,這似乎成了不成文的規(guī)定。
遠(yuǎn)離家鄉(xiāng),遠(yuǎn)離老弱的父親,我們都想真實(shí)地感知老人最近的身體和精神狀態(tài)。于是每個人回家,在群里都會發(fā)和老爸的合影,還會發(fā)一張老爸一個人活動的視頻。
爸的每一張照片笑得都很開心,似乎在告訴每一個在外地的孫男弟女:不要擔(dān)心,我好著呢。于是我們大家也都會很開心并紛紛留言說“老爸真精神!爺爺真帥!姥爺棒棒噠!”
給老爸念著這些留言,老爸笑得更燦爛了,似乎85高齡、每頓飯只能喝下一小碗稀粥的他真的是身體倍棒,吃嘛嘛香。
其實(shí),我們都知道,老爸是為了讓遠(yuǎn)地的孩子們放心。
到家不久,老爸就會把你按到他身邊,聽他講“海峽兩岸”“薩德”“一帶一路”,每一次錄制的視頻幾乎都是我們聽著老爸一個人眉飛色舞的演說。
能和老爸配合比較默契的有三個人,姐夫,我老公,還有侄女的老公,他們都能跟著老爸的思路,天南地北,環(huán)游世界,從美利堅(jiān)到敘利亞,從俄羅斯到韓國到日本,國際形勢,世界各國動態(tài),海峽兩岸局勢,中美關(guān)系等等。
姑爺們更多的時候洗耳恭聽,偶爾加以評論,點(diǎn)到為止,配合恰到好處,老爸是主角,但又不是唱獨(dú)角戲。我們戲稱老爸為“國際形勢場外評論員”。
其實(shí),老爸在用這種方式“刷存在感”,他是想告訴晚輩們:別把我看成老糊涂,天下大事,五湖四海,世界各地,你老子了然于胸,比你們還明白。
老爸還有一個嗜好就是“曬幸?!薄K麜咸喜唤^地講哥哥每天給他洗腳,嫂子給他買防滑鞋;講大姐三天兩頭地給他送愛吃的東西,外孫女和孫女給他買了好煙,孫子外孫子給他洗澡。然后舉出街坊鄰居、同事許多老無所養(yǎng)的例子來,比如張大娘一個人在家里病三天,兒女們沒有一個過去探望;比如李二嬸一個人凄涼地死在家中無人知曉,他以此來證明自己兒孫們的孝順,自己晚年的幸福。
老爸從來沒給我們說過母親去世后,他一個人的孤獨(dú),從沒說過他獨(dú)自帶大幾個孩子的不易。
從小到大,父親就是我們心里的那棵大樹,為我們遮風(fēng)避雨,給了我們堅(jiān)實(shí)的依靠,即使是風(fēng)燭殘年,歲月剝蝕了他的蔥蘢的枝葉,他也依然伸展著自己枯瘦的枝椏,頑強(qiáng)地站立成一棵樹的形象。
他告訴孩子們說:“這棵老樹不倒,你們就永遠(yuǎn)有家?!?/p>
作者簡介:云舒,高中語文教師,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唱著紅歌,揀著麥穗走進(jìn)了新時代,上得了課堂,下得了廚房,寫作是為證明自己的生活除了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有琴棋書畫詩酒花。
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