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文/亦珺
? ? ? 我在我一張拿著花淺淺微笑的舊照上添了個標簽,美其名曰:“拈花微笑”。
? ? ? ? 一個朋友看了在相片下留言說:“佛祖拈花而迦葉微笑;這一笑,便是整個世界。
? ? ? ? 佛祖的意思是:一朵花,它所蘊含的意義與世界相同!種子,通過各種機緣,埋在土里,日夜經受風吹日曬,有滋養,有摧殘,最終破土而出,長出枝芽,在經歷種種之后,才能長成現在的花朵,所以一切如花,花如一切。”
? ? ? ? 我不知道朋友對拈花微笑的解讀是出自于他自己的理解還是出自于什么典故。據佛教語所言“拈花微笑含兩層意思:一是對禪理有了透徹的理解,二是彼此默契、心神領會、心意相通、心心相印。
? ? ? ? 拈花微笑的典故大意如下:
? ? ? ? 有一次大梵天王在靈鷲山上請佛祖釋迦牟尼說法。
? ? ? ? 大梵天王率眾人把一朵金婆羅花獻給佛祖,隆重行禮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羅花,意態安詳,卻一句話也不說。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覷,唯有摩訶迦葉破顏輕輕一笑。佛祖當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萬有的精深佛法,熄滅生死、超脫輪回的奧妙心法,能夠擺脫一切虛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處難以言說。我以觀察智,以心傳心,于教外別傳一宗,現在傳給摩訶迦葉。”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縷袈裟和缽盂授與迦葉。這就是禪宗“拈花一笑”和“衣缽真傳”的典故。
? ? ? ? 中國禪宗把摩訶迦葉列為‘西天第一代祖師’。
? ? ? ? ? 佛祖所傳的其實是一種至為詳和、寧靜、安閑、美妙的心境,這種心境純凈無染、淡然豁達、無欲無貪、無拘無束、坦然自得、超脫一切、不可動搖、與世長存,是一種“傳法涅槃”過程的境界,只能感悟和領會,不需要用言語表達。而迦葉的微微一笑,正是因為他顯現出法喜,這種傳法,佛祖把衣缽境界傳給禪宗,被禪宗推崇。
? ? ? ? 朋友說佛祖拈花而迦葉微笑,確實是。典故告訴我們佛祖拈花意態安詳,因佛法博大精深,難以言說,所以一句話也不說,而摩訶迦葉卻破顏輕輕一笑,對佛祖的不發一言能夠感悟和領會,所以佛祖把衣缽傳給了迦葉。
? ? ? ? 我是個崇尚佛性的女人,給照片添上”拈花微笑”這么個標簽純粹是覺得拈花微笑意相很美,希望能與一種安閑淡然的狀態笑對自己的人生,希望在內心的最深處能達到一種寧靜豁達的境界,希望能展現出一種詳和的姿態。
? ? ? ? 一朵花,它所蘊含的意義真的與世界相同嗎?
? ? ? ? “種子,通過各種機緣,埋在土里,日夜經受風吹日曬,有滋養,有摧殘,最終破土而出,長出枝芽,在經歷種種之后,才能長成現在花朵 ! 所以一切如花,花如一切。”朋友的這種說法確實是挺有道理的,推及到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人的人生,不就是這樣嗎?我們,因了各種機緣,來到了這世上,一生里經受風雨與喜樂,一路向著自己的目標與想要的生活和想要的結果邁進,在經歷種種之后得出或理想或不夠理想的結果。
? ? ? ? 我們雖不可能達到佛祖那樣參透一切擺脫一切的境界,也沒能像迦葉那樣看表象就知其意那么高的悟性,但拈花微笑于我們始終是一種值得追求的心靈境界。
? ? ? ? 佛祖拈花意傳一種至為詳和、寧靜、安閑、美妙的心境,這種心境純凈無染、淡然豁達、無欲無求、不貪不嗔、無拘無束、坦蕩自然、超脫一切、不可動搖、與世長存。我們雖不能全參透做到,但至少我們還是可以淺淺微笑的,我們還是可以盡量將自己一些過度膨脹的欲望放淡放低,盡量讓自己不要活得那么累。
? ? ? ? 拈花微笑,用慧眼閑心洞悉世事,盡量做到看透而不說破,讓自己永遠面向陽光,讓自己的心靈永遠春暖花開,這是一種很美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