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
近幾年自然拼讀在中國越來越火,但有些剛接觸自然拼讀的家長老師們對此還是持有疑問。有些家長會把自然拼讀跟漢語拼音混淆,還有一些在幫助孩子選擇課程的時候感到困惑:到底要不要學自然拼讀?學自然拼讀好還是國際音標好?下面將就這些問題做出簡要的回答。
一、什么是自然拼讀?
“語音”是語言的根源,不同“音”的組合表征不同的“意義”。“自然拼讀”,phonics, 是根據字母本身的發音、字母組合的發音總結歸納出的一套發音規則,利用這些發音規則進行單詞學習。
那么既然單詞是由字母組成的,為什么光學26個字母不夠,還要學習自然拼讀呢?背單詞時挨個背字母不就行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大家有沒有發現,光靠背誦單個字母來背單詞效率會很低,且容易出錯?筆者前兩天就曾聽過一個孩子把weather背成wather,而另一個孩子把difficult拼寫成diffcult。這明顯是不了解拼讀規則,或者沒有內化拼讀規則造成的啊!
字母本身的發音和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大部分情況下是完全不同的。(雖然五個元音字母在開音節單詞中發字母本音,但是還有其他21個輔音字母以及諸多字母組合呢。)
例如:字母s本身的發音是/es/, 而它在單詞中的發音是/s/,因此sm、sw、sp、st、sn這些字母組合,如果按照單個字母的順序來讀,根本讀不出它們的發音。單純知道字母本身的發音,對于背誦單詞來說,幫助甚微。
二、學習自然拼讀有什么好處?
通過自然拼讀的學習,我們可以做到見詞會讀、聽音會寫。
1、見詞會讀
不知道單詞怎么讀之前,能夠看到文字讀出聲音。例如,前面的weather這個單詞,先拆分音素,w-ea-th-er,根據每個音素的讀音合成完整的單詞,從而讀出單詞。
2、聽音會寫
在不認識單詞之前,能夠聽聲音寫出文字。同樣是前面的difficult這個單詞,假設孩子之前并不認識,家長或者老師把讀音讀給Ta聽,/’difik?lt/,通過對字母發音規則的掌握,孩子聽音,能夠寫出相應的字母和字母組合:d-i-ff-i-c-u-l-t。
需要注意的是,英美國家小學學前班開始系統學習自然拼讀,直到二三年級仍在不斷練習使用加深印象。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也需要大約一年時間才能掌握基本的閱讀和書寫。因此,對于英語為非母語的中國孩子,家長千萬不能把目標定得太高,追求速成。
建議在學習自然拼音之前或同時讓孩子接觸大量的英語原版資料,多聽多讀,打下堅實基礎。但是并不是隨隨便便聽個故事或者看個視頻就可以了,而是要有意義的聽,有意義的讀!
三、什么是音標?
“音標”,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IPA),是語言學家根據英語不同的音而制定的一群“發音符號”, 它是一套注音系統,用途是用文字來記錄發音。學習者能夠通過看音標來認識單詞的發音,做到發音準確。
英語共有48個音標。
四、音標要不要學?
有人說,音標符號比較怪異,小孩子很難記住和理解。那么到底要不要學習呢?
筆者認為,“音標”對于年紀大一點的孩子,或者接受能力比較強的孩子,是可以學習的,且學習音標以后,不僅對發音、口語有很大的規范作用,同時作為語言的學習,可以把英語這門學科的規律、細節掌握得更加到位。
學習音標可以補充自然拼讀的某些不足,同時還有以下優勢:
1、發音準確!發音準確!發音準確!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2、對于個別不規則發音的單詞(一般這種外來詞很多,法語、意大利語、希伯來語等),自然拼讀這時就用不上了,可以通過“音標”來學習發音、確保發音的正確。
3、“音標“還可以標注英語中的“重讀音節“與“次重音”。
等等,不一一舉例。
五、結語
“自然拼讀”和“音標”的學習是同等重要的,非但不會發生沖突,甚至可以相輔相成,不可厚此薄彼。如今的孩子學習英語越來越早,對于英語的啟蒙,建議先學“自然拼讀法”,幫助其建立直覺音感,待到孩子年齡大一點,再進行“音標”的學習,最后做到融會貫通。
欣欣媽媽
80后全職媽媽一枚,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畢業,中科院兒童發展心理學碩士在讀。翻譯是我的老本行,華為是我的老東家;有了孩子以后又愛上了育兒理念學習和英語教學研究——反正這輩子就是跟英語死磕到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