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評估學習復盤
人才培養,迎戰未來——你至少得保證人才培養后、上課后,他能用得上你教的那點技能,才有可能迎戰未來。
從培訓工作者和HR經理角度:培訓評估三階段:
1、培訓前:
問下學員要不要事先知道什么東西,要不要預先發講義或教材?
課前需求評估?
選擇外出培訓還是在公司培訓哪個更有效更合算?
培訓要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可以實現嗎?能衡量出來嗎?現有員工的差距在哪里?要達到的目標差距大嗎?怎么彌補?
培訓設施能滿足授課要求嗎?
培訓費用與預計效果是否相關?如果花費太多,可以轉一個培訓方式嗎?
2、培訓中:
學員滿意嗎?有沒有按計劃參加互動?如果沒有,為什么呢?
老師滿意嗎?
有沒有將培訓內容和工作實際聯系起來?
講課形式是否為內容服務?
3、培訓后:
培訓后的培訓評估,測一下學到什么東西,還要做一個階段,一個月、二個月、三個月去追下學員有多大程度符合,你學的東西用上了沒有?
最關鍵評估什么?如發現你學的課完全沒用在工作中,找火源!--是老師沒講實務操作?還是回去以后用不上他經理的事?還是應用場景的事?
培訓前后學員明顯變化——拿出數據來
培訓效果評估,4層次理論
第一層:填培訓評估表,適用所有課程
學員評價這堂課的反應,教材滿意嗎?老師滿意嗎?中間茶點滿意嗎?租的酒店滿意嗎?
可以問卷,可以面談,可以讓大家討論。
可以設置笑臉表。
通常課后馬上反饋、結果都不會太差。
第二層:學習評估,適用技巧類的課程
考查學到了什么,要考評,讓他寫下來,他學會到什么,因為技巧類的課,他先得記住,回去要對照操作的。
第三層:行為評估,適合技巧類的課程
培訓后1-3個月,你要評估員的行為
第四層:結果評估,適合銷售、客服、開機床等績效結果能量化的崗位培訓評估。
你學到的東西用到,給公司創造了什么效益。前測和后測,有前后數據參照對比。
關于培訓評估的二個觀點:
1、第四層評估大多停留在理論階段,有時能評到第三層都已謝天謝地了。
但培訓評估的理論可作為培訓人員和老板的溝通上,上過課后,哪些技巧用到了工作上,至少把第三層數據結果和老板溝通一下,培訓并不是花錢打水飄了的。
2、你的公司可以找一門課,實踐一下,好拿數據的,比如銷售的雙贏談判、商務談盤、客戶談判,客戶銷售,10個客服務培訓、10個客服沒有培訓,你經過半年、半年,你做一下滿意度調查。經過培訓的客服比沒有培訓客服,滿意度到底提升多少?
常用柯氏4級評估
第一層:填表,對老師、內容、培訓組織滿意程度?
第二層:考試,學到東西沒有
第三層:學到東西用到工作沒有?
第四層:用到工作中產生最終結果沒有?
幫助學員知識轉化常用方法
共有20種你至少要挑出5種適合你公司的,并且馬上回去用,你的培訓也要轉化對不對,建議和你公司的經理及員工分享。
常用幾種:
第3種新員工培訓時,不能人力資源干講,讓新員工書面總結所學內容,工作程序,他認為他將來的崗位職責是什么。讓他總結出來,交給他的直接上司知會上司讓他以后在具體工作中對應訓練。
新員工最好讓他們小組PK,互相討論公司的價值觀、客戶至上、產品創新,一個組分一個話題,什么叫客戶至上,站起來演示一下。用這種方法,新員工培訓記憶最新。并且白紙黑字寫下來,日后參照使用。
第8種、不要在短時間舉行特別密集的課程,學員沒有時間吸收。最理想的是總框架講下,再分模塊學習和演練。
溝通技巧或拓展訓練,多部門一起來參加。象壓力管理技巧則要一類職位一類職位單獨上,銷售遇到的壓力的客服遇到的壓力完全不同。
第17種、列出來學到的知識清單及訓后的任務清單,知會學員的部門主管訓后布置任務強化應用。后續再強行回收。(本次內訓師培訓就可進行設計)
第20種、給成年人貼小紅花,評銷售冠軍,溝通明星,獎項可以安排得多一點,讓多些學員得獎,考核的標準事先量化,評分過程公開透明。——專人記分較好。
培訓評估的總結和感悟:
1、 培訓前和培訓后遠遠大于培訓中,所有流程一頭一尾最重要,功夫在課外。
2、 培訓后部門經理的角色,一定是遠大于HR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