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時候覺得去北京是個夢,上學時路過北京印象中也只有一路無座火車的擁擠和腫脹的雙腳,工作了出差時也只是進出北京的酒店而已。現如今有幸親歷北京工作的一段時光,算是一場不可多得的圓夢之旅。
??????? 早上6:30起床,簡單活動一下身體、草草梳洗一番便踏上上班的征程。說是征程,是因為耗時長、距離遠,一路奔波,差不多要70-80分鐘,以前每天在院子里鍛煉專門走上4、5圈才是如今趕地鐵時的周轉距離,換掉平時愛穿的高跟和裙子,更多的選擇穿長褲和舒適平底以便于騎單車、到人流中去搏擊。好不容易到了單位,由于晚餐太早,人都餓得都快暈倒了,狼吞虎咽地急吃一氣才平復下來,坐到工位上,人便覺癱軟,早上這大好時光就在這緊張的時刻表中閃過。
??????? 周圍的人都很陌生,但一旦相識了,便覺沒什么距離感,只是格子間里的鍵盤、各自的忙碌、下班后急于趕路的迫切不覺讓彼此難有更多的機會溝通。于是乎,一切都變得盡可能精簡與高效起來,恰恰對于熱衷于獨處的自己感到更自在。這讓我想到在此地如何做到更有效地拉近與客戶的距離,誠然不是傳統的酒過三巡、把酒言歡、互訴衷腸,自身有所體會的是初見時細小信息收集、專屬于客戶的日歷與恰逢其時的問候、哪怕細小到微信分享捕捉到的愛好隨意寄上幾本書籍,天空下起小雨時的問候與精致美食、淡香茶飲的小聚,都是那么恰到好處。
??????? 地鐵里的碎片時間會用來看看書。觀察一下身邊坐地鐵的人們,有的連續劇不離手、有的閉目養神、有的看書打盹,一個耳機、閉上雙眼便在人群中開辟出一個屬于自己的獨立空間,車箱里只有行進的機械聲和下車后整齊人流的攢動步履聲。但留心去發現美好,總是有那么一些暖心瞬間,“姐姐,你的包開了”、“大爺,我幫您抬下去”、“來,坐這里”。剛開始很不理解情侶們為何總是在人群里十指交扣、相扶相擁那么粘膩。細想與體會起來,每天都在為工作、生活奔波,身體的勞累與少與人溝通的忙碌造成了人群中有個他/她可以如膠似漆是條件反射也是心理需要。而自己也是那幸福中的一人,只是更偏好于從細節中去感受與銘記:睡夢中聽到蚊子嗡嗡,他會夢囈似的伸出胳膊說我來喂飽它;馬路上他會拉你在里側自己總擋在外邊;出個遠門買來一串珠子和一大堆巧克力,說你好象沒這個顏色的珠子;自己逛街買到自己都有些內疚,他會說好看!買!不貴!
??????? 周末走走能去的地方,先從博物館開始吧,帝都悠久的歷史向我展開了走近他的懷抱。至于景點上,會集在這個樓上工作的同事們,從來都是不乏才學的,他們有的會推薦我先看什么書,再去什么地點兒。文化生活方面,看一些演出、觀摩一些字畫也算是對我的熏陶。
??????? 新的旅途上,經歷著沒經歷的,珍惜著不曾擁有的,深刻的、細細的品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