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感動”這個詞,我的腦海中便立刻浮現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的英雄們,無論是“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還是“康巴鐵漢”才哇,無論是“雷鋒傳人”郭明義,還是“最美洗腳妹”劉麗,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那至高無上的品行以及樂于奉獻的精神讓我們感動不已。
我一直認為這樣的英雄人物總是離我們的生活太遠,但其實他們就生活在我們的身邊,老班長就是其中之一。
2016年5月18日下午,我們學校組織第41期的入黨積極分子來到郫縣聽濤園老兵俱樂部,向一位革命老兵致敬。一下車,我們就仿佛進入了一個紅色年代,園子里的一切都是軍隊中的裝扮。來到大堂,同學們不約而同地放慢腳步,生怕破壞了這嚴肅的氛圍。我們安安靜靜地坐在座位上等待老兵的到來,幾分鐘后,舞臺中央的電視機播放起來:一位身穿綠軍裝的軍人正給老人們派送信件,從他們的交談中,我們知道了影片中的這位軍人就是我們今天來看望的“感動中國2015年度候選人物”、被評為“四川省道德模范”的董貴生老班長。當我們正沉浸在老人和老班長的對話中時,身著綠軍裝,別著領章和鮮紅的帽徽,穿著一雙黑皮靴的老班長出現了。老班長莊嚴地向我們行了一個軍禮,然后用洪亮的聲音對我們說:“我們每個人都要把這三件事做好:一是學會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師長。二是甘于奉獻。三是言出必行,遵守承諾。”這三點在老班長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見證。
老班長是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一名老兵,他和他的戰友在上戰場前紛紛立下遺書,并做了一個承諾:如果有誰活著下了戰場,那么今后就由活著的人贍養犧牲了的戰友的父母。老班長活了下了,從戰場上退伍后,他便開始履行他的承諾。一個人為逝去戰友的父母送去戰友的遺物,并叫他們爸爸媽媽。在親友的支持下開辦農家樂,每年清明、重陽、春節他會將戰友父母接過來一起過節。他招募志愿者,組織父母們去云南麻栗坡祭奠孩子的陵墓。當我從視頻中看到這些父母們第一次看見自己孩子的墓碑的眼神時,我的眼淚流了下來。這些孩子被應征入伍上戰場的平均年齡不過18歲,多么年輕的生命,為了保衛國家,在戰場上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可憐天下父母心,幾十年來只能懷抱著孩子的遺像度日,當再次親眼看見自己的孩子時,已是一座冰冷的墓碑。老班長說,每次組織爸爸媽媽去云南掃墓時,他最擔心的就是老人承受不住心理的悲痛而發生意外。他看見過母親不愿離去要在這里陪著孩子的,看見過額頭在墓碑上碰出血的爸爸,看見過鞠一抔孩子墓上的泥土要帶回家的媽媽,他看見過太多太多……人世間最大的傷痛莫過于此,白發人送黑發人。老班長說要和時間賽跑,要抓緊時間讓更多的父母能在有生之年,去看一看他們的孩子戰斗的地方,看一看他們的孩子埋葬的地方,因為戰友們的父母大多都已經80多歲了,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隨后,老班長帶我們來到供奉著逝去的戰友牌位的靈堂內,我被眼前的一切震驚了,不到十平米的房間內,掛滿了戰友的名字。老班長站在他親手做的沙堆邊,向我們描述了當年的戰爭情況。他說我們都知道黃繼光堵槍眼的故事,然而在他們的隊伍中,有一位年僅17歲的戰士,也曾用他的軀干堵住了敵人的導管。這位戰士犧牲后,戰友們最終僅僅只找到了他的一條手臂。我的眼淚又一次止不住地流了下來,在戰爭中,究竟有多少這樣的無名英雄?他們用自己的生命保衛著國家。站在這些英雄的靈位前,我虔誠地彎下腰:謝謝,謝謝你們的付出,是你們用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
離別之際,老班長再次向我們行了一個莊嚴的軍禮,仍舊是標準的軍姿,仍舊是一塵不染的軍裝,不同的是老班長的眼里浸滿了淚水。他站在原地,不斷地向我們揮手說著再見,汽車在公路上飛馳,直到再也看不見他的身影,我的眼淚流了下來。
回到學校,我立刻拿起筆想把老班長的故事記錄下來。然而,提筆,卻無從下手。我應該用一種怎樣的心態來述說這個故事?是用悲傷的筆觸緬懷逝去的先烈?還是用父母的視角去揭露戰爭的殘酷?我的內心無比掙扎,事實告訴我,不論我的文筆多么妙筆生花,都無法完整地表達老班長的英雄故事。不如就此作罷,將那戰爭場上的硝煙深深地埋在心底,和著一盞清茶,一飲而盡。
人生的旅途中,總會有無數讓人感動的瞬間,或是久旱逢甘露,或是他鄉遇故知,或是金榜題名時,或是洞房花燭夜。種種的種種,總會在某一瞬間給人心靈上帶來無盡震撼。
在傾聽老班長的故事后,我的心靈便一直處于深深地震撼中。我不知道當老班長從戰友們的尸體中活著站起來的時候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定是痛不欲生吧!放眼望去,整個戰場硝煙彌漫,尸橫遍野,昔日親愛的戰友變成一具具冷冰冰的尸體,沒有一絲生機,全世界只剩下了自己,為什么是自己?為什么不讓我和他們一起死去?當老班長拿起大刀向自己頸部揮去的時候,猛然間他想起和戰友們之間的承諾:活著的人要替逝去的戰友盡孝道。于是,擦干淚水,忍著劇痛,老班長開始了自己盡孝之旅,這一盡,就是30年。然則,時間無情第一,它會把原本的對不起變成來不及。雖然老班長已經盡全力組織戰友的父母去麻栗坡祭奠自己的孩子,然而至今,還有許多戰友的父母未能再見兒子一面。時間啊,你慢些走,讓老班長有更多的時間,帶著爸爸媽媽們去戰場看看他們的孩子吧!
最后,誠摯地祝愿老班長身心康奈,福壽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