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畢業之前,從沒離開過我成長的小城市,從來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樣的,既不好奇,也不想出去走走,只想過著有吃的、有穿的、有覺睡的完美生活。
第一次有想出去旅游的想法是高中畢業以后,完成了人生中第一重要的轉折點高考,家里的電視終于解禁,可以整晚看通宵,那時最喜歡的節目就是旅游衛視的《行者》。
透過《行者》,我看到了小城外面的世界,想要出去走走的想法就此開始萌芽……
都一個喜歡的記者就是阿澀,看著他的《大駕光臨》體驗著大千世界的千奇百態,關注著他的微博,看著他全球各地的游歷,幻想著自己哪一天可以和他一樣,也能到世界各地去看看。
上大學開始喜歡上了書,從最開始的《藏地密碼》到現在的《三毛全集》,書里描述的西藏、撒哈拉,每看一遍都恨不得馬上背起行囊出發,只是學生的我,沒有什么經濟來源,知識也不足以支撐我去外面看看,索性就多看看書吧,能透過書的描寫看看外面的世界過過眼癮也好。
漸漸的書架上擺著阿Sam的《趁,此身未老》、《去你的旅行》,郭子鷹的《最好的時光在路上》,不記得這些書是怎么購買的,大概就是我想強烈出去的走走的心,產生了強大的磁場,讓我讀到了重來沒有看過的世界。
最喜歡的一本書要數王秋楊的《自由呼吸》。第一次看見王秋楊是在雜志上,照片上的她是在西藏做慈善的時候拍的,樸素的裝扮,素顏的臉龐,更凸顯出她的氣質,雜志上整篇幅的報道著她的慈善事業,只在某個角落看到了《自由呼吸》這本書被提及,就像有一股強大的魔力吸引著我買了這本書,從此愛不釋手……
第一次接觸到“7+2”,所謂“7+2”是指攀登七大洲最高峰,且徒步到達南北兩極點的極限探險活動。探險者提出這一概念的含義在于,這九個點代表的是地球上各個坐標系的極點,是全部的極限點的概念,代表著極限探險的最高境界。
王秋楊是第一位到達“地球三極”(地球三個坐標:南極點、北極點、珠穆朗瑪峰)的華人女性、首位完成“7+2”探險活動的中國女性,《自由呼吸》中講述的也是她完成“7+2”的心路歷程,在極限的環境,挑戰著自己。
書讀的多了,自然也想出去走走。微博名字改成***行者,好像這樣寫了就一定要出去走走。一個人買了半夜的綠皮火車站票到大連,永遠忘不了站了一宿,下了火車,看到著太陽一點一點升起的樣子,也幸好也大連的同學陪著我背著包四處逛。
之后的每個學期都要到大連走走,有時為了自己散散心,就在星海公園坐一下午曬曬太陽,有時當了導游,帶著第一次去大連的人四處轉轉,天生的方向感和記路能力,這個導游當的也算稱職。
不談戀愛后,整個人專心的開始出去旅行。有時只是興起想出去走走,就開始訂了機票,查查攻略,背起背包就開始了旅行……
喜歡大連的濱海路,青島的棧橋,濟南的芙蓉街,威海的劉公島,寧波的天一閣,橫店的夢幻谷,北京的長城,錦州的筆架山,高聳的泰山,陡峭的千山……細細算來,大學的時間,一個人尋著同學,也走了很多地方。
最開始背包旅行,不知道想要出去走走的原因,靠著的只是一股沖動勁,走的多了,原因漸漸變得不那么重要了,只是想有一個好好感受靈魂的時間,想有一個好好和自己相處的時間,想要在旅行中遇到更好的自己。
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走走,沒有什么目的,只為遇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