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敘事是這樣發生的,起因、經過,結果。再運用到經典的故事結構里面就變成了人物——困境——解決困境。因此我們把這個框架運用到寫作中,運用到故事里,就可以更好來完善自己的構思。
①你在寫作上提煉出方法了嗎?
每個領域的專家,他都會有自己的一套工具、方法用于解決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寫作者也是一樣的,或許他不知道工具,但總是不自覺會運用一些,而實際上是已被提煉出來的方法技巧。我們普通人,如果能夠清晰洞察這個真相,掌握寫作的工具,便能夠在高速創作道路上走得更快。
常常跟朋友講,一個人的寫作99%靠的不是天賦,而是有沒有掌握寫作的精髓。大部分人他都具備“超能力”,同時大部分人也不懂得如何開發自己的潛力。
如何在一些領域上面達到頂尖的水準,本文介紹的故事弧線,就是為了讓人們在創作故事中有一個清晰的指導。
②重點:五步走故事弧線法則
經典的故事結構是人物、困境,解決困境。我們再把它延伸開來,就變成了一個故事弧線:
一、闡述;(最初的主人公)
二、上升動作;(情節點)
三、危機;(覺醒后的主人公)
四、高潮;(困境得到解決)
五、下降動作。(結局)
③創作中你上升到多高?
闡述很好理解,它就是用來解釋主人公的信息,讓讀者知道必須知道的消息。把讀者帶入到某個情境里面,也許是世界末日,也許是家庭倫理中。
上升動作就是一個一個的情節點,主人公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這方面也是在故事寫作中占分量最多的,因為這方面用來展現主人公,展現人性。一個標準的好萊塢電影120分鐘,它可能在上升動作階段會花上個100分鐘,只有你上升越多,你的戲劇張力才會越大。只有跳得越高,觀眾的心才會被懸著,被上升到高空,和作品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因此在上升方面故事情節點需要花很大的頭腦設計。
危機點就是在敘事中的一個尖峰,也是危機到達頂點的時刻。這個時候往往是主人公準備要覺醒了,開始有自己不一樣的人生思考。舊的思維模式已經不能用,必須以新的方式解決眼前的問題。
在第四階段高潮,這也是所有的小說和電影里面最感動人的部分,最讓人心潮澎湃的地方。因為要把前期所有的鋪墊準備都給釋放了,這部分是讀者來了解困境是怎么樣解決的最為關鍵部分。這部分的情節也往往大同小異,喜劇悲劇,比如主人公因為××終于領悟了愛情的真諦,危機后××自此保衛地球……
在結局,這一點就是整個戲劇張力要釋放的過程。創作者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要盡快結束故事,然后離開。很多小說、電影的結局老是遭人罵,這無非因為是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了,但在結尾上面花費的篇幅太長,反而讓讀者摸不清頭腦。結局偏離常規,展開了另外一個故事,但又沒有說完,會遭人厭棄。因此我們在創作過程中必須切記,你的結局要精短,要讓人意味深長。
以上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中敘事弧線需要經歷的五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