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果有一天,你因為不抵抗的因素離開了你的職位,那么公司需要多久才可以招聘一個可以頂替你職位的人呢?
Paste_Image.png
競爭力金字塔
職業競爭力金字塔
- 技能上的競爭力是遠遠高于知識層面的
- 即使你懂得很多道理,有很多優越感,又有什么用,都沒有去執行。
- 很多技術骨干是沒辦法理解資源層面上的
-
系統設定者是最頂層的競爭力。
Paste_Image.png
以講師競爭力金字塔為例
Paste_Image.png
- 很多世界500強都是會只招名牌大學的學生,因為名牌大學已經把學生給篩選一遍了。
- 有一個人自帶自己的能力和結果來的,這樣公司會跨越許多判斷直接招聘。
- 其實社會上還是很公平的,關鍵是你要懂得如何去證明和把握,展現每一個層面的能力。
所以,對于個人來說,
- 體力:你的年齡+身體狀況
- 知識:學科+培訓經歷
- 技能與才干:過去的職業成果
- 資源:業內名聲+品牌
- 系統:獨特的思維方式
企業創業也是這么拼的:
- 企業的競爭力金字塔
Paste_Image.png
競爭力金字塔的玩法:
Paste_Image.png
- 勤奮、努力是大學所做的事兒,學習更多的知識
- 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 在這個知識泛濫的時代,人人都可以百度的年代,這點意義不大。
- 靠著知識,趕緊轉化為行動層面上的能力,并且轉化為結果。
- 能力上升后,可以通過溝通,吸引過多的資源,并將它們整合在一起
- 把所有信息整合好后,可以制定一套規則,幫大家都玩起來。
- 下面這兩條都是學生時代的,一旦你進入職場,你就需要重新思考職業的競爭方式。
進入職場后:
- 把知識兌換為技能
- 把技能兌換為結果
- 把結果不停地宣傳和溝通,兌換為資源
- 把資源不斷整合,有一天會看到新的方向,意義與規則。
- 把一個經理招回來,不是一回來就立即讓他干活,而是因為他可以盤動很大的資源。
- 所以,讀研不一定有用,因為只是知識層面上升,技能不一定得到上升。
- 從今天開始,從知識→技能→資源→系統
熟練的“無能的合理化”
- 總是把一些不能理解的事情,怪罪到別人身上,把自己的“無知”推到別人的“不對”的情況的心智模式
- 沒有探究這個事情背后的原理,而是用一種早就已經熟悉的套路去把它給“合理”
不要以為自己是武大郎,就總認為姚明是兩個人堆起來的。也不要以為有些自己不能理解的事情,就一定是來自社會的黑暗和腐敗的
Paste_Image.png
個人競爭力金字塔的幾個特點:
Paste_Image.png
越往上
- 可遷移性越高(可口可樂公司老總可做蘋果公司總裁,管理和資源調用相通;很多企業都在跨行;系統搭建更是這樣了)
- 越抽象越難控制
- 競爭者越多越強
所以,古典老師叮囑是:
- 即使知道了游戲規則,也要從底往上走
- 打穩基礎,不要跳級
- 走出舒適區,避免“熟練的無能”
競爭力金字塔升級策略
Paste_Image.png
Paste_Image.png
- 很可能會茫然失措一段時間,但一定會逼自己走。
- 每一個人往上走都會遇到不適感,但人的成長都會在不斷地在做正確的但以前不習慣的事情,這才會不停地打開自己的盲區,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競爭力,這本來就是人生的一種熟練。
- 所以,一定要謹慎這種“熟練的無能感”,一旦感覺到無能感,就退回到自己熟悉的領域。
熟練的無能
- 如果你想要達到不同的結果,那么你要開始做不同的事情,用不同的競爭層次。
Paste_Image.png
課程回顧
Paste_Image.png
- 要養成對于自己不理解的事情,不要把它妖魔化和評價化,而是敞開心扉,去思考新的可能性的心智
- 所以,以后遇到未知的事情,要對自己說:一定會有全新的答案。
- 如果想要成為不同的人,那一定要做些不同的事,用一些不同的方式,在一些不同的競爭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