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迪亞死了,但是他們還不知道。1977年5月3日,早晨6點30分的時候,沒有人知道莉迪亞已經死了,他們只清楚一個無傷大雅的事實:莉迪亞來不及吃早餐了。
莉迪亞是誰?她為什么死了?她的家人會有什么樣的反應?這其中有什么樣的故事呢?
大量的細節撲面而來,情節徐徐展開,穿插著父親詹姆斯*李,母親瑪麗琳,哥哥內斯和妹妹漢娜的成長故事和內心獨白。好幾次,我在看《無聲告白》時,一邊看一邊哭,心疼著這三個孩子。
作者伍綺詩是一位美籍華人,也許這樣的身份,所以她很明白華裔在白人社會里的處境和感受,她的描寫才那么細膩而冷靜?!稛o聲告白》是她的處女座,憑此奪得2014年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第一名。
“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b>
莉迪亞為什么會死呢?如同任何事一樣,根源在父母。因為莉迪亞的父母,因為她父母的父母。
莉迪亞的父親詹姆斯*李是一位華裔,他的父母在一個學院的廚房里做幫工,從小過著窮困的生活。他的東方人的外表在白人社會是那么顯眼,所以他總是受到別人的嘲弄和排斥。從小到大,他最渴望的就是融入人群,融入白人社會。而她的母親瑪麗琳,是一個普通的白人女孩,卻從小就渴望與眾不同,渴望成為一個醫生,擺脫女人當家庭主婦的命運。
當他們相遇時,瑪麗琳愛上詹姆斯的理由是:
“他知道什么叫與眾不同!”
而詹姆斯愛上瑪麗琳,卻是因為
“她能夠完美地融入人群,因為她看上去是那么的普通和自然。”
然而,這兩件事都是不可能。這是莉迪亞悲劇的根源。
兩個人在一起后,瑪麗琳因為意外懷孕,而不得不終止學業,跟隨詹姆斯來到米德伍德學院所在的地區生活,當起了她從小就想逃避的家庭主婦,生下了兩個孩子:內斯和莉迪亞。當內斯7歲,莉迪亞5歲時,瑪麗琳的母親去世了。當年,瑪麗琳執意嫁給詹姆斯而和母親鬧翻,從此再也沒有見過面?,旣惲杖槟赣H辦理后事時,回顧了母親的一生,發現母親作為家庭主婦的一生很可悲,從而想起了自己最初成為一名醫生的夢想。她發現,她如今的生活,在重蹈母親的軌跡,她過著她從小就想逃離的生活。
從母親那里回來之后,瑪麗琳意識到自己實現夢想的愿望有多強烈,于是她很不負責任地離家出走,不告而別,到了鄰近地方的一個學院報了一門課程,開始重拾夢想。然而她的出走,卻給詹姆斯和兩個孩子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心理創傷。家中無人打理,兩個孩子過著凄慘的生活,他們整日在恐懼和失望中度過。那個時候,5歲的莉迪亞覺得,一定是因為他們不夠聽話,才會導致媽媽離開的。只要媽媽回來,她一定竭盡所能地讓她開心,只要媽媽留下來。
瑪麗琳出走了幾個月,卻還是不得不回來了,因為她懷上了第三個孩子。對她來說,這個孩子再次將她的夢想推向了破滅。她只好認命,卻仍心有不甘。于是她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莉迪亞身上,這個最像她,最聰明伶俐,最乖巧聽話的女兒。她希望她學習化學,希望她以后當一名醫生,對于這些,莉迪亞照盤全收,表現得很感興趣。而事實上,她根本不喜歡這些。
而詹姆斯,這個最想融入人群的人,也把“合群”的希望寄托在了莉迪亞身上,因為她的外表最像白人。他覺得兒子內斯很像他,在他身上會看到自己的影子,而他討厭自己。他熱切地希望莉迪亞多交朋友,和學校里的每個人和諧相處,像普通的女孩一樣一起玩一起聊天。然而,莉迪亞做不到。
父母對莉迪亞都投注了全部的心血和希望,卻對其他兩個孩子內斯和漢娜視而不見。莉迪亞在父母的期望中活的很累,活的很窒息。終于在她十六歲生日過后的某一天晚上,她半夜一個人悄悄地到了湖邊,靜靜地沉思。她決定逃離父母,乘著小船向湖對岸劃去,卻意外溺水。
這是一種多么讓人痛心的家庭悲劇。父母帶著自己童年的陰影,將期望投射到孩子身上,莉迪亞活的窒息,內斯和漢娜卻活的像真空。這三個孩子,都是那么懂事,卻又那么讓人心疼。尤其是可愛的小漢娜,才十歲的年紀,卻洞察了很多事情,因為她總是被所有人忽視的那一個人,因此她經常躲在餐桌下,沙發邊,隨便哪個角落里,靜靜地聽著家里發生的一切。她是家里的旁觀者,然而她心中對愛的渴望是多么強烈,以至于跟爸爸媽媽、哥哥姐姐的一點兒親近都欣喜若狂??蓱z的孩子,給我都看哭了。
瑪麗琳希望擺脫母親對她成為一名合格的家庭主婦的期待,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然而最終她還是走上了和母親相同的道路;而她也像母親一樣,把自己的期待強烈地投射到自己的女兒身上——然而她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旣惲战K究沒有擺脫這一切。
莉迪亞的死,是對家人的無聲告白。她在告訴所有人,我們不應該為了別人的期待而活著,我們也不應該因為自己的期待,而扼殺了孩子的天性。我們應該好好地重新審視自己,審視現在的生活,審視自己對每一個家人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