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作品,創作者費盡苦心數年創作出來的東西,受眾只需花很少的時間就能體驗完—— 好比一部電影,整個團隊制作了大半年甚至更久,觀眾兩小時就看完了;好比一本書,作家傾盡心血,卻只夠讀者看上幾天。
P.s. 寫在開頭的附言 - - 此文是對一篇文章的評論,寫著寫著停不下來,直到長到無法發表評論。因為是在一英寸的評論框寫完的,所以想到什么就寫什么,零零散散,極具感情色彩,對一些游戲的評論甚為主觀。
以下原文:
和樓主差不多。
中學從 跑跑 到 夢幻 到 真三。
大學從 DOtA 到 夢幻 到 LOL 到 GuildWars2 到 激戰2 又到 LOL。
理所當然,最愛 GuildWars2 ,用心玩的話會發現真的很顛覆!我第一個角色是守護者,記得那一夜我一直在一個軍營幫熾天使消滅半人馬,因為一直有半人馬入侵,我走不開,帶的武器是鐵錐。打到早上,我獲得了一個權杖,我穿上,攻擊直接變遠程了!!!你不知道我當時有多么震驚!!!因為玩的是美服,很多句子看不懂,但這樣反而多了很多驚喜!
很可惜,有段時間美服很卡,PvP根本沒法玩!而且玩夢幻缺錢,而且得知幾個月后有國服,于是把號賣了!!!真的超級后悔。當時電腦很渣,一臺很低配的臺式,畫質幾乎是開最低了,分辨率1440*900的,但還是截了很多圖!心想著以后工作了配臺好電腦一定要開高畫質看遍泰瑞亞所有風景。
激戰2幾乎是我玩過的第一款MMORPG大作。WOW當然也算,但是只能說體驗過,慕名而至,體驗游戲,印象最深的是熊貓人,當時這個職業剛出來,我就玩了,非常喜歡這么龐大的游戲觀,不過僅僅是風景玩家。但是!!!一接觸激戰2,對WOW再也沒有了興趣!很簡單,因為激戰2看風景比WOW方便太多!!!而且探索風景居然還是一種不錯的升級方式!!!而且,到過的地方都有傳送點,避免走重復的路!and 還有一點非常關鍵 用過了GuildWars2的翻滾動作后 很不習慣 WOW沒有翻滾這個操作,很不習慣!!!
玩的第二個角色是戰士,人類女,對于捏臉的游戲,玩異性是必須的。提起這個突然想到和激戰2國服同時期的劍靈,都是一家母公司的,劍靈給騰訊代理,不過也是理所當然,那種風格在國內很受歡迎。于是也去體驗了一下,只喜歡里面的滑翔系統,極為討厭里面的空氣墻!!!這種大型游戲居然還有空氣墻!!!!太受約束了,棄之。
再來說說我激戰2的美服女戰士,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角色,一是因為我非常認真地捏了這個角色,參照我最愛的最愛的幽靈公主打造的,二是因為戰士卻是好玩!!!都說GW2是Guardian Warriors 2,的確,戰士的武器系統豐富強大,一把長弓一把巨劍就走天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在獅子拱門那個巨高的跳板上面,我穿上城鎮服裝,留下一張截圖,真的超美。一系列,她的截圖,每次截圖前還冒著低幀把特效暫時調到中檔。哎,對,那是13年末,賣號之前,我空間還留了一組截圖照。對,是國服玩了半年后,我才賣美服的號的。哎,這樣我心里還稍微好受了一點。
其實也不能怪空中網,剛拿到激戰2國服代理的時候,看得出空中網還是很重視的。但是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激戰在國內沒有暴雪那樣的龐大粉絲圈,想想暴雪當年一款 魔獸爭霸 如何席卷整個網吧,真三、DOtA、澄海、守衛劍閣等等,全出自魔獸爭霸,所以 WOW 國服一上,直接火爆全國。有一句話,“暴雪出品,必屬精品”,就如今天的蘋果一樣,買/玩之前根本不需要考慮產品/游戲本身。提到暴雪,不得不說暴雪前員工。大名鼎鼎的Guinsoo——DotA前作者,英雄聯盟創始人;神秘低調的IceFrog——DotA作者、維護,Dota2的作者;還有我大激戰2的開發團隊—— ArenaNet;——均為暴雪前員工。作為曾經的真三粉、DotA粉、星際粉,我還是很看好大暴雪的,直到——風暴英雄面世,這樣又得聊到Dota2了。
又說到Dota2,想起我還是第一批擁護ta的粉,畢竟超喜歡Dota&Dota一些英雄的背景故事,而且很喜歡神秘的IceFrog。不過,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快忘了這么些事情了,直到某一天,隔壁寢室推薦我們宿舍的人玩Dota2,才發現原來我有Steam賬號,而且比他們都要早!這才想起Dota2還在內測的時候,我就常混跡貼吧,以及各種轉發微博抽取內測邀請碼,那是12年暑假,我剛重玩夢幻不久又要戒,就在一個月前還日更了一個夢幻西游獸訣詳解的貼子。對了,那時感覺DotA又有點落舊了,又不想玩騰訊代理的LOL,也不想浪費時間在夢幻這種游戲上,于是在各種挖掘與期待中。第一批Dota2激活碼當然沒有弄到,也不想花錢買黃牛的——那時就是反感黃牛這種生物。也是在那之后接觸了同時網易代理的魔獸世界、星際爭霸2——那時真的挺喜歡網易和暴雪的。
就在差不多的時間,騰訊微博正有興起之勢——連冰蛙(IceFrog)都加入了!那時有一個很有爭議的問題:誰才是DotA的正統續作?騰訊給英雄聯盟的宣傳口號是——DotA原班人馬打造;而DotA的現任作者IceFrog加入V社開發Dota2;暴雪爸爸也不愿落下,以自家平臺的優勢開發暴雪全明星(即風暴英雄)。DotA2的名字當然歸V社,但是那些DotA里的模型呢?那些DotA原來的背景故事呢?一場官司下來,這些歸暴雪,因為DotA是基于魔獸爭霸開發的,里面的模型和許多故事都取自魔獸爭霸。這樣一來,DotA2不得不修改模型和背景故事,這還是原來的DotA嗎?這和LOL沒有區別了,唯一的優勢是有DotA這個名字。所以,在我看來,暴雪全明星才是正統的DotA續作。我最愛的娜迦海妖啊—— Slithice(司里希斯),到Dota2那里連名字都變了!什么Naga Siren?去你的,我就要以前的那個小娜迦,那個邂逅劍圣的小娜迦,那個以《龍卷風》為背景曲被玩家制成MV的小娜迦!
然而,風暴英雄真的是讓我失望透了!這是21世紀10年代了啊,暴雪還能做出這種畫質的游戲?畫質?細節?新意?!要什么沒什么!這都到了13下半年了,DotA2也差不多是偽公測了,而我好像習慣了英雄聯盟!——半年前開黑才玩的。LOL(即英雄聯盟)操作確實比DotA人性化太多,玩一段時間LOL再去玩DotA都還得重新適應一下,但是從DotA到LOL幾乎不需要適應!而且地圖的位置擺放更科學,不會在逃跑過程中誤點到小地圖。因而,真正上手Dota2時,感覺這完全是款炒冷飯的游戲,技能原封不動,背景與模型卻不得不改,哎,相比之下,更喜歡LOL的大膽創新。暴雪和V社何必爭個兩敗俱傷呢,要是暴雪放棄風暴英雄,把DotA的模型和背景故事賣給V社,那多完美,我必定是鐵站邊DotA2的,有時就是這么感情化,愛的不只是表象,更是內涵。
回到激戰2,所以我才是那么地想念那個陪伴我探索大半個泰瑞亞的美服女戰士啊。再次回到12下半年,那段時間關注網游新動態,得知國慶期間,GuildWars2(即激戰2)會開啟一周的免費試玩,果斷注冊體驗!(這次免費試玩選擇在國慶其實是在為了給國服鋪路)。毫無疑問,冒著延遲也徹底地愛上。顛覆!史詩!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游戲,路過幫忙就相當于接任務,一路前行探索美景就是升級,任何一處都是可以去的,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救助倒地的人,任何一個職業都可以自由配搭兩套武器切換使用,任何等級的玩家在PvP中都自動升為滿級and一切裝備什么的都免費使用。自由、公平、充滿正義與愛心——在這片泰瑞亞土地上,鯤艮喜歡你,六神祝福你,獅子拱門歡迎你,熾天使與守夜人需要你。無論你是什么種族,無論你多少級,你都可以去獅子拱門,然后傳送至其它種族的領地,做一名感受異鄉的旅行者。
回到現在——2017年5月26周五13:34。24小時之前,更前,我還在玩著龍之谷手游——如今的國情是手游當道,王者榮耀撐起半邊天。容我爆個粗口,*** the 龍之谷手游,一款兩個小時的游戲,虧我還瘋玩了兩天。電腦端的龍之谷以前玩過,對其印象還不錯,畫風和自由度都還OK,但這龍之谷手游,自由度為零!美其名曰的公平戰場其實就是等級壓制(嗯,給你一樣的屬性,但是技能?嗯,你有什么技能就用什么技能唄。我的天,你讓只有初級技能的低等級玩家怎么和全是高級技能的高等級玩家P?找虐!操作再好也沒用,就算你一套暈到高等級玩家,人家也有一萬種解除控制的方法。而你?被控制住就等死吧。同樣,等你級數高點,碰到級數低你些許的玩家,直接閉著眼睛把他秒掉吧。嗯,這就是所謂的公平。)。怎么升級?跑圖探索?不好意思,主圖只有一個,哈哈,巴掌大的地兒,20秒就可以走完。那怎么辦?——日常,簡單粗暴,就是過一段時間點點點就行;刷怪,在幾乎一毛一樣的場景,用幾乎一摸一樣的方式從這頭打到那頭。不過話又說回來,畢竟手游,場景大的如 混沌與秩序 、天堂2:血盟,玩起來也沒意思,屏幕太小,操作也不夠盡興,所以啊,這類游戲怕是沒有手游市場的,就算玩家多也只是由于一時新鮮,大作終究屬于大屏幕,操作類手游能玩爽的怕是只有王者榮耀這種了(哦,得加個補充,酷跑/賽車類除外,像狂野飆車、里奧的寶藏這種,不過這些也都不是很需要操作的游戲)。
隨著即時思緒寫著寫著就偏離了主題。總之,懷著極大的想念,昨天終于在網吧體驗到了告別已久的激戰2。上次暢玩激戰2可能還是3年之前甚至更前——那時連《權力的游戲》都沒看過,大家都才準備找實習。真的,好久了。那會兒,玩游戲的話,幾乎就是LOL了,畢竟激戰2早已滿級,地圖也差不多轉遍,也沒興趣做傳奇,偶爾上線玩玩PvP和WvW(世界之戰),最主要當然是——電腦好像越來越乏力了,開最低配玩個半個小時就會強行卡掉。一款游戲要想大范圍流行真的不能吃配置啊,像魔獸爭霸,xp(Windows XP)時代的游戲,xp時代的配置都能勝任;像曾經的夢幻西游,一臺普通電腦開個十來個窗口都毫無壓力;像英雄聯盟,我那xp系統奔騰處理器的電腦開個中低配依然流暢。
可是啊,在這個互聯網or手機時代,工作后也沒興趣配臺游戲電腦。而且,也沒什么時間。然而,這幾年,時間又究竟去哪兒了呢?學習!?呵呵。學習確實占了一部分時間,但剩下的呢?電影and小說。還有呢?心塞,感概,陷入回憶,記錄。And?游戲。確實接觸了很多不錯的游戲,在這幾年。幾乎都是單機類手游,從機械迷城開始,到Never Alone。中間還有哪些呢?好像又迷迷糊糊,回憶不起,印象較深而且值得推薦的如—— Lumino City, A Tale of Two Sons, 還有那個折紙風的(名字真的想不起來,是15年超受歡迎的一款游戲),機械迷城 當然也算上,Never Alone 也是,里奧的寶藏 也不錯,內心世界 也值得推薦。其實幾乎都是劇情&畫面都不錯的探索解謎類游戲,and需要操作,但要求不高。對了,還有一款恐怖的,叫做 地獄邊境,反正我不想接著玩了。當然,還有王者榮耀,但這玩意兒太費時間了。
游戲如酒啊,我想。古人借酒消愁,醉生夢死,今人沉浸游戲,超乎現實。其實一款游戲想流行,社交化是非常重要的,然后是粘人。網易的游戲社交化非常成功,夢幻那真的是玩成現實了。騰訊的游戲?嗯,有沒有社交化都無所謂,哈哈,自帶。粘人?競技類游戲靠天梯排位,固定角色類網游靠重復的日常,二者都依賴對比與炫耀。我想說,天梯和排位真的很管用,有時候你就是會為了一個小小的目標而玩很久;對比也是很管用的,對比自然產生競爭和動力。正因為如此,才是這般地喜歡GuildWars2 ——
他更像個單機游戲,個性化、差異化,與世無爭,不需要像幾乎所有的網游一樣做很多反復的事就能體驗到大部分游戲內容——像作品,創作者費盡苦心數年創作出來的東西,受眾只需花不多的時間就能體驗完—— 好比一部電影,一個團隊制作了大半年甚至更久,觀眾兩個小時就看完了;好比一本書,作家傾盡心血,只夠讀者看上幾天。想起之前寫的一篇文章——推薦幾款如書般的游戲,是啊,佳作不多,大抵單機。不過,激戰2確實就是這樣的作品,游戲里的世界和《冰與火之歌》很像,一樣龐大,一樣有風情完全不同的種族,不過比冰與火更為魔幻,更為便捷。二者都是我極為喜歡的作品,也難怪,冰與火一看就喜歡,激戰2一玩即愛上(互文),二者確實很相似啊,魔幻類小說也影響了一代魔幻類游戲,好比初看《魔戒》感概這簡直就是魔獸世界&魔獸爭霸的原本啊。
So,既然如“作品”,如單機,那自然體驗完就OK了,就算你更新再快,也滿足不了玩家的新奇,因為得來太容易了,但如果故意整些重復費時的東西,那又違背了A社(ArenaNet)的初衷。那么,該怎么辦???我想,A社自然想到這點,所以為游戲添加了動態系統!!!——玩家可以通過一系列行為改變游戲里的世界,像美劇《西部世界》那樣!動態系統是激戰2發布時的最大賣點,確實讓玩家耳目一新,也讓我第一次玩就被半人馬無休止地進攻纏住。But,問題來了,多接觸幾次動態系統就發現有規律可循,也就是說——不夠AI(人工智能)。如果,這個動態系統能不斷地自我學習、自我進化,像《西部世界》里的NPC一樣,那就very good了。不過啊,擁有全球頂級AI工程師的Google借助數萬臺電腦,分析了數以百萬計的棋局才剛下圍棋贏了李世石(and柯潔),所以,這個AI要達到《西部世界》那水平,談何容易?impossible!大概是只能靠更新來改變NPC的策略了,給入侵軍安排一個真實的總司令,然后由他來改進進攻策略。不過啊,話又說回來,大作啊,體驗過就該知足了,別老纏著,畢竟,GuildWars2可能是最不粘人的網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