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銀行人的工作中,可能都會遇到這樣熟悉的場景:
跟行長、客戶交流時,話到嘴邊卻不能順暢表達出來;
遇到一件事,想法千千萬,一提筆卻不知如何寫起?
開會抓不住重點,不知該如何回答和提問;
頭腦空空,遲遲無法動筆寫工作總結或者下步計劃;……
好不容易湊了篇材料,被行長說“內容太單薄了,你再好好想想”,此時的你也明白他要求自己更深入的去思考,但至于到底具體如何去做,卻找不到好辦法。
近日,讀到日本人赤羽雄二寫的《零秒思考》,覺得“零秒思考”在實際工作中簡單易學、實操性強,遂介紹給廣大銀行同仁和愛學習、勤思考的每一個人。
一、內容篇。
作者赤羽雄二在麥肯錫工作的14年里,養成了一個工作習慣:每天用10分鐘時間,快速完成10頁思考筆記,當晚再進行一次整理。他發現這個方法極大程度提高了自己的思考能力——他最終能達到一種“看見問題,馬上浮現出答案”的境界——他稱之為“零秒思考”。他把這個方法寫成書,在世界企業界引起一股“零秒潮流”。
所謂零秒就是瞬間便能認清現狀,瞬間便能整理問題,瞬間便能考慮出解決方法,瞬間便能決定該如何行動,沒有猶豫的時間,也沒有煩惱的時間。
零秒思考的實質就是把心中的想法快速落實到語言和實踐中的具體做法。
二、操作篇。
零秒思考的做法及其簡單:
1、 一張A4紙橫放,左上角寫標題,標題下面畫一條橫線。右上角寫上最簡化的日期,如“2017-5-27”。
2、每個標題下面寫4-6行,一般每行寫20到30個字(也有人說,國人適合寫15到20個字)。
3. 不要在意結構、邏輯、順序、語法、字體,2分鐘內完成(作者提出的是1分鐘,但多數實踐者認為2分鐘是最合適的)。
4. 每天用10-15分鐘,堅持寫夠10頁。
5、沒了,……。
就這么簡單?就這么簡單!
如果非要詳細一些,分別說一下具體注意點:
1、標題:標題可以是任何事情,腦海中浮現的是什么就寫什么,不要猶豫。自己的想法,無論是內容還是句式,只要寫出來就行。
即使是相似的內容也要分別寫出來,重寫一次的筆記會比第一次寫的內容更好。而我們多次重寫相同的題目會對同一個題目考慮透徹,思緒得到徹底的整理。
【示例1】工作焦慮不安—的若干標題
現在為什么事總是焦慮不安?
什么時候會覺得焦慮不安?
如果將在意的事情明朗化,是不是就不怎么不安了呢?
焦慮不安的話會發生什么事情?
保持平常心,對自己來說是一個怎樣的狀態呢?
有沒有緩解焦慮不安的方法呢?
【示例2】崗位調整—的若干標題
這家銀行什么樣的工作崗位最適合自己呢?
一直干前臺柜員/客戶經理崗位能夠實現自我嗎?
我如果調整工作崗位有那幾個比較合適的?
為了崗位調整我應該準備些什么東西呢?
崗位調整的風險有和困難哪些?
我調整崗位的目的是什么?
關于崗位調整,我可以向誰咨詢一下呢?
2.內容:每一行都用連接號“—”開頭。字體不能太大或太小,要適當的留白。每一行都盡量寫得長一些(最少也要15個字),當然不能太多,太多了就分不清主次了。
一般最在意的事情會最先浮現出來,因為這是最重要的,而不太在意的事情則幾乎不會最先浮現出來。就是說大部分時候,一下子想到、一下寫出來的順序,可以讓人更好地抓住重點。
不要這樣寫:
【示例3】如何縮短會議時間 ? ?2017-5-27
—決定會議議程。
—分發資料。
—發言要簡短。
—充分利用白板。
太短的東西,往往沒有具體的操作性。
而要這樣寫:
【示例4】如何縮短會議時間 ? ?2017-5-27
—認真決定會議議事日程,事前通知每一個參加人,讓大家有所準備。
—會議所需資料,最晚要在前一天分發,讓大家提前準備。
—通知督促每個人的發言時間限制,盡量突出會議重點。
—通過在白板上整理討論內容,避免重復。
更加詳盡的寫法,可以在4-6行中的任意幾行添加小點。
3. ? ?時間限定:要在2分鐘內完成,不用考慮邏輯、結構、層次、起承轉合。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大多數人一旦要考慮結構邏輯、考慮語言文筆、考慮總結歸納,頭腦就不轉了。因此,想到的、感受到的東西,不論是什么,不要有所忌諱,先寫下來!
不論多么糟糕傷心的事情,當你在2分鐘之內寫下來,看清楚自己究竟在為什么而勞神費心之后,煩惱也會大幅減少,心情也逐漸平靜。心情就會像屋里的垃圾都清理出去一樣痛快、像被橡皮真正擦干凈一樣,內心的傷痛也會一點點減少和改善。
對于那些在腦海中,不斷浮現、不斷消失的糟糕景象,明知道不該想,卻還是忍不住想的事情,清楚的寫下來放在眼前,思想得到整理,而且不會繞圈子,比跟朋友抱怨三個小時都有效。
不要想那些內容究竟有沒有用,只要將自己最真實的感受寫下來就好。
要在想到的瞬間當場做筆記。
4. 每天:堅持寫夠10頁。大多數人在學習了這種做筆記的方法后,表示一定會繼續寫下去,但遺憾的是能夠堅持下去的人卻是少數。
其實每天寫10頁也不是什么困難的事情。每天寫10頁的話,一個星期就是70頁、一個月就是300頁、半年就是1800頁。僅僅是1-2分鐘寫下來的筆記能夠堅持下來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每天堅持用10-15分鐘寫10頁,就能將一天中所在意的事情想到的事情都概括完了。
每天都能想出10個新的煩惱和問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不做筆記,就會總是反復思考同一件事情,煩惱不但不會減少,還會白白浪費腦細胞,這也是人們浪費時間的一個實例。
對于一個主題大概寫20到30頁,之后會發現已經沒有什么可寫的了,發現了這一點,自己的心情和狀況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可以相當冷靜了,由此一來也就開始發現自己身上的問題,并且開始積極地面對問題,考慮今后該如何采取措施。
如果什么都不寫,其實浪費或者煩惱的時間花費的更多。快速寫完,然后繼續下一個內容,更容易整理自己的思路,而且還能提高效率。寫的越多,思考速度驚人地得到了提高,頭腦也越來越敏捷。
【示例5】今天早上遇到行長,他一句話都沒有跟我說,為什么?
—是不是因為行長不滿意昨天我在會上的發言?
—是不是因為他在意我前幾天對某個客戶貸款提出了不同意見?
—行長好像和夫人吵架了,是不是他只是單純的不高興呢?
—行長是不是只是因為很忙,所以沒有時間跟我說話。
【示例6】怎樣做,才能在今年堅持不懈地學好會計師?
—為什么每次都堅持不下去呢?
—堅持3到4個星期認真學會計教材卻沒能沒有效果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不是找一個干勁兒十足可以跟我一起學會計的人會比較好呢?
—是不是應該更加充分的利用網上課程學習呢?
【示例7】為什么自己不能直截了當的拒絕別人呢?
—自己什么時候無法直截了當的拒絕呢?
—不會拒絕別人有什么不好嗎?
—如果拒絕了別人,對方會怎么想?
—對方如何看待拒絕他人的自己呢?
—應該直截了當拒絕的事是什么?
—直截了當的拒絕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分別是什么?
三、意義篇。
做筆記除了讓人記住某些事情外,還有如下好處:一是理清頭緒;二是變得自信積極;三是變得心平氣和;四是快速成長。
在一般人看來,"深思熟慮"和"前思后想"才是思考的關鍵,仿佛思考時間的長短與思考的質量總是成正相關,其實長久思考不一定穩贏,多花時間并不意味著思考可以更深入,思考效率才是關鍵。
零秒思考要求我們:只有先記下所思所想,才有可能衍生活用到工作生活當中去。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卻大有裨益的方法,不僅能提高工作能力,還可以整理思維,進而使你的人生不再冗雜、沒有條理。
人大腦的工作記憶,頂多儲存大概6-8條信息,所以盡快導出來,才有可能清空內存,進行下一步存儲。這個導出的過程,2分鐘足夠了。
很多人對一件事想了好久,其實只是來回調用已有的幾個想法而已。所以,強迫自己在2分鐘內將感受到的東西原封不動的寫出來,思考就會得到很大的提高,這也是零秒思考的核心。
【示例8】實踐應用:你上班的時候,被行長批了個狗血淋頭。
這時不妨開始零秒思考—寫下主題:我憑什么要被罵?情緒也許能推動你走2-3行,等大腦內存清空,新的想法就會浮現出來:
—是我做的有問題,還是他對我有偏見?
—是我做得不好,還是他今天情緒不好?
—我為什么會這么憤怒?
—我要不要辭職或者申請崗位調整?
這些想法和情緒,如果不記錄下來,幾分鐘后,它們就會被推向潛意識,下次再翻出來的時候,積怨已深,爆發力會更加厲害。
所以,工作生活中時時處處,尤其是你非常氣憤、意志消沉、優柔寡斷時,不放就嘗試寫出來。
四、管理篇。
(一)縱深拓展:如果將每一頁筆記的4至6行正文再分別作為另一頁筆記的標題,一個接一個的寫下去,思考就會更加深入。
【示例5-2】是不是因為行長不滿意前幾天我在會上的發言
—在前幾天的會上是不是對行長的營銷方案唱反調有點兒過了?
—內容應該沒有什么問題,難道是表達方式不好?
—我怎樣才能既把事情做好,又能使行長滿意呢?
—再試著按照行長喜歡的方式發言就好了嗎?
【示例6-2】為什么沒能將會計師學習堅持下去?
—暫時被其他事情分散了精力,結果更專注于其他的事情。
—總是看不到成效,所以失去了動力。
—因為學習方法很單調,缺乏變化。
—迄今為止做什么事情堅持下來了呢?
通過將一個標題進行深入挖掘,難題瞬間就會被分成許多個小問題并得到整理,同時還可以形成從整體看問題的視角。
? (二)橫向拓展,同樣的問題,分不同的結構層次分析:
【示例9】A4紙左右分為兩列,可以分別記錄:
—目前的情況和今后的努力。
—現在的問題和將來的對策。
—現象癥狀和本質的問題。
—強項和弱項。
—第一方案和第二方案。
—行長的職責和客戶經理的職責。
—……
?(三)管理:記得做回顧。
每天晚上重新回顧一下當天思考的要點,用筆標出自己覺得重要的部分,如果實在沒有時間,不妨在第二天早上看看昨天的思考,然后繼續寫下一篇。
五、工具篇。
零秒思考需要的工具,太簡單了:
1、A4紙。一定要用A4紙,不能使用筆記本、日記本或者word的(有研究表明,書寫的范圍每擴大20%,人的創造力能增長10%)。
2、書寫筆。千萬不要吝嗇在書寫筆上的花費,好的書寫筆會讓你心情舒暢、效率提升。
3、書寫板。作為A4紙書寫時的輔助工具。
4、透明文件夾。在筆記數量多的情況下,使用透明文件夾對文件夾進行適當的分類。
5、貼紙膠帶和馬克筆(記號筆)。貼紙膠帶主要用于文件夾的管理;而馬克筆是在膠帶、文件夾上做好筆記。
僅此而已?僅此而已。
后續要學會對文件夾的動態管理。如合二為一或重新命名。
平時不用隨時重新看筆記,一個月整理一次文件夾,并粗略的泛泛讀,再過三個月以后重新看一次。
書寫讓思緒更發達,讓情緒更寧靜。今天開始,不妨馬上嘗試零秒思考吧!
長久下去,“復利”的力量會讓你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