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三樓賣餃子那家我經(jīng)常去,因為賣飯菜的做得都不好吃,賣面條的里面又沒有多少干貨。久而久之就和店家熟悉了。
大學(xué)這三年食堂三樓那塊賣餃子的地方,換過好幾家。不比餐牌的方便,和受眾性廣,只有一樣餃子是做不下去的。不知道是餃子不好吃還是學(xué)校里的人都不愛吃餃子,總之我沒覺得學(xué)校的餃子太過難吃……買的人總是不多,所以樣式也少,一般只有三四個餡。而且學(xué)校對食堂有價格的要求,所以陷里面肉少,油也不多。我吃起來比餐牌好多了,餐牌有十多種菜可以選,我連著吃兩頓就夠夠的。餃子有四種餡,可以連著吃四頓。
我印象里那個地方換過三家賣餃子,再往前就是大一剛來的時候了,那時候我還不去那家。第一家有一個三十多歲的哥,和他的媽媽。只做餃子,餅,韭菜盒子,后來還弄了個熏肉卷餅和粥什么的。我常去他家,熟識的時候是有一個契機的……那天我又去買了一份餃子,自己坐下來吃的時候,那個大娘出來給了我一個小餅,說有一天我多刷了一塊錢。我說“沒有……”,那大娘說“那是我記錯了?”,我還想了一下“沒有,不是我,我沒多刷過。”那大娘把餅還是給我了,“那也給你吧,你吃吧?!蔽矣X得挺有意思……說,“嗯……”。我吃著吃著,她兒子吃完飯回去了,那大娘還跟她兒子叨咕,“那天多刷的不是他,也是經(jīng)常來的那個。”我便知道,我常去得已經(jīng)讓人家對我有印象了。
后來,自然就熟悉了。每次去買餃子,那大娘就給我拿個餅,要熏肉大餅的時候那個哥就多給我放點肉,有時候我和那哥還說兩句話。剛出粥的時候,去買餃子想再買碗粥,沒有要錢……那哥挺胖的,帶個眼睛,一看就是樂觀,又馬馬虎虎的人。我要是不吃餃子,一般路過的時候就買個韭菜盒子。后來生意不怎么好,把那攤兒給轉(zhuǎn)讓了。快走的時候,還和我說了一下。
后來的那家店里除了一個三十出頭的女的,好像剩下都是雇的。這家除了加個混沌,基本沒改什么,餃子還不如以前,是的餃子其實一直都不咋好吃。去吃了一回,再也沒去。能有半個月多,那家就撤了。后來接手的就是現(xiàn)在這家,不知道是不是學(xué)校的要求,換了這么多家,不知道為什么那個位置一直在賣餃子,其實正經(jīng)賣餃子的只有這一家。
現(xiàn)在的這家,把原來的兩個窗口分成了兩家,減少了“房租”。其中一個做砂鍋的,我見過,是包食堂的。還有一家繼承了原來的餃子和餅,現(xiàn)在的餅變得好吃一些了,而且和砂鍋能搭配上,除此之外他還賣老鴨粉絲。這家人也是一個小伙子,和他的母親忙活。這家的哥比較年輕,能有三十。
餃子變得好吃一些了,我便又常去了。砂鍋剛出的時候也總?cè)ィ槑€餅。有一次去買餃子,那個姨跟我說了一些什么忘記了。我就記著當(dāng)時也是沒聽清,也是姨表達的不大好,我沒懂。我刷了份餃子,她說了一串什么,我說“???”后來聽明白她說給我放新的餃子,得多煮一會兒。新的不好吃嗎……我說“啊,行?!逼鋵嵨耶?dāng)時想快點煮好,根本無所謂新舊,差不了啥根本,都那味……因為她說話不清晰,我覺得這姨歲數(shù)大了,不適合在前面賣……
后來那姨確實一直在后面忙活,不上前頭了。但當(dāng)然不是人家真的做不來,只是她兒子來了,有分工而已。再一次接觸,是他家剛出飯包的時候。我要了一份牛肉飯包,那個姨出來問我咋樣,我說挺好吃。第一次吃的時候真的覺得挺好吃,但是不知道為什么后來就不愿意吃了,也許食堂大米不好……那個姨就說她家這個剛出,讓我回去跟同學(xué)說說,幫她宣傳一下。我很實在的說“行……其實我也就和宿舍的啥的說說。”那姨問問飯的事兒就走了。
買餃子的時候,要等著。所以不知道什么時候就和那家的哥搭上話了。這個哥和我年紀(jì)差的不多,能聊的也多一些。年輕人,關(guān)注的閑碎事兒多一些。現(xiàn)在每次去都和那哥說一會兒。一盤餃子15個,我每次買姨都給我煮20個。后來,跟那個說樓下肉夾饃賣的也挺好,聊了聊那家肉夾饃的歷史……過了半個月他也整了個肉夾饃,只是聽他說無論怎么算賬,按照樓下那家肉夾饃的價格都不賺錢。后來就一直都比樓下貴一塊錢……
他家剛出涼皮的時候,阿姨還給我拌了半碗,讓我嘗嘗。過一會那哥過來了,同樣是問我味道怎么樣,我認真的分析了一下這碗涼皮的酸,甜,辣,閑,四種味道,至于芝麻醬放的挺足的。端午節(jié)的前幾天他家出了粽子和雞蛋,阿姨給我了一個粽子,過一會兒我買了一個雞蛋。阿姨要給我拿倆的樣子,那哥給攔下了……其實很正常,這種食堂小買賣賺的不是很多,不能這樣做生意。錢都是一滴汗水一滴汗水賺來的。
餃子不咋好吃,涼皮我也不愛吃,肉夾饃又少,老鴨粉絲不是正經(jīng)飯……但是要提一句食堂的飯都不好吃。但是那里是我愛去的地方,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多情的人。慢慢的我明白,并不是人成熟后生活就會變得冷漠,只是人生不會永遠的活在一個春暖花開的世界里。我的文章結(jié)尾都要用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做總結(jié),可是實際上的生活總是,笑過去的光陰像一場沒有印象的夢,而時而涌來的苦每一次都像要過不去了一樣。
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每天的兩頓飯按點吃了。就不會讓我覺得生命太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