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瀛州古調(diào)》曲譜簡介
? ? ? 《瀛州古調(diào)》是近現(xiàn)代重要的琵琶曲譜,是琵琶流派崇明派的代表曲譜,融合了崇明派的風(fēng)格特點。? ?
? ? ? ? 由崇明派琵琶家代表人物沈肇州編輯。輯有《音樂初律》、《瀛州古調(diào)》各1卷,初刊1916年,其弟子徐卓于1936年重印時,根據(jù)沈過去的口授增輯《通論》,總名《瀛州古調(diào)》。共3卷。上卷《通論》分述音調(diào)。拍子、音位、安弦、坐法、指法、曲趣、辨器等,主張彈法要疏密得宜,練琴要循序漸進。
? ? ? ? 中卷《音樂初律》選錄《三六板》、《蘇合》民間樂曲5首,供初學(xué)者練習(xí)之用。
? ? ? ? 下卷《瀛州古調(diào)》,收慢板《飛花點翠》等22首,快板《平沙落雁》等17首,文板《思春》、《昭君怨》等5首,最后為大曲《十面埋伏》。
插入《瀛洲古調(diào)》書籍圖片
二.樂曲賞析
《小月兒高》
此曲小巧玲瓏,結(jié)構(gòu)精細,曲調(diào)古樸,清新典雅,古色古香。樂曲以詩一般的情調(diào),描繪出月兒掛在天邊的夜景,悠深而美妙。婉約而凄美的音符仿佛是從朦朧的月色中跳躍出來,好似一副情景交融的月夜圖,令人陶醉。唐華老師說,此曲的經(jīng)典之處在于它的“小”字,樂曲歲短小,卻“小而精”。
《寒雀爭梅》
彈奏此曲,主要的是要突出是“爭”字,突出喜鵲在梅林中騰飛爭鳴的景致。就仿佛描繪著一副精美的畫卷——冬天來了,風(fēng)寒地凍,萬物凋零,大地回歸原色,然而卻還是有風(fēng)景可賞。漫天的白雪,晶瑩剔透,點點紅梅,映雪而開,暗香幽來,還有不畏寒冷的雀兒,在雪地中飛舞、歌唱,在梅枝間歡快的跳躍、追逐,仿佛是用歌舞來贊揚這白的雪,紅的梅。
小結(jié)——
? ? ? ? 崇明派傳人徐笠蓀先生在寫到此曲彈奏指法時是這樣寫的:“正曲輪指不多用, 仍以捻法為多;輪指過多則繁冗 , 不若捻法之蒼勁。”在形容曲趣時是這樣形容的:有快板和慢板之分 , 快板也宜由慢入手 , 故曰, 慢而不斷 ,快而不亂 。雅正之音樂, 音不過高, 節(jié)不過促 ”。 “花音非不可加, 在得當耳。加之而善,可增曲趣 ; 加之不善 ,既不脫拍 ,亦必走腔 ” 、“花音乃奏時變化之法 , 萬不可加入原譜 , 是為至要。可見這首樂曲講究的意境實需我們仔細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