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之成大事業 、大學問者 ,罔不經過三種之境界 : “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 ,望盡天涯路 。 ”此第一境界也 。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 ” (柳永 )此第二境界也 。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 (辛幼安 )此第三境界也 。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 ,恐為晏 、歐諸公所不許也 。
詞以境界為最上 。有境界則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 。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
有有我之境 ,有無我之境 。 “淚眼問花花不語 ,亂紅飛過秋千去 ” , “可堪孤館閉春寒 ,杜鵑聲里斜陽暮 ” ,有我之境也 。 “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 , “寒波澹澹起 ,白鳥悠悠下 ” ,無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 ,物皆著我之色彩 。無我之境 ,不知何者為我 ,何者為物 。此即主觀詩與客觀詩之所由分也 。古人為詞 ,寫有我之境者為多 ,然非不能寫無我之境 ,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樹立耳 。
無我之境 ,人唯于靜中得之 。有我之境 ,于由動之靜時得之 。故一優美 ,一宏壯也 。
詞之為體 ,要眇宜修 。能言詩之所不能言 ,而不能盡言詩之所能言 。詩之境闊 ,詞之言長 。
“明月照積雪 ” 、 “大江流日夜 ” 、 “澄江凈如練 ” 、 “山氣日夕佳 ” 、 “落日照大旗 ” 、 “中天懸明月 ” 、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 ,此等境界可謂千古壯語 。求之于詞 ,則納蘭容若塞上之作 ,如 《長相思 》之 “夜深千帳燈 ” , 《如夢令 》之 “萬帳穹廬人醉 ,星影搖搖欲墜 ”差近之 。
言氣質 ,言神韻 ,不如言境界 。有境界 ,本也 。氣質 、神韻 ,末也 。有境界而二者隨之矣 。
“生年不滿百 ,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 ,何不秉燭游 ? ” 、 “服食求神仙 ,多為藥所誤 。不如飲美酒 ,被服紈與素 。 ”寫情如此 ,方為不隔 。 “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 。 ” 、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 ”寫景如此 ,方為不隔 。
東坡 、稼軒 ,詞中之狂 。白石 ,詞中之狷電 。夢窗 、玉田 、西麓 、草窗之詞 ,則鄉愿而已 。
詞人者 ,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故生于深宮之中 ,長于婦人之手 ,是后主為人君所短處 ,亦即為詞人所長處 。故后主之詞 ,天真之詞也 。他人 ,人工之詞也 。
“風雨如晦 ,雞鳴不已 ” 。 “山峻高以蔽日兮 ,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紛其無垠兮 ,云霏霏而承宇 。 ” 、 “樹樹皆秋色 ,山山盡落暉 。 ” 、 “可堪孤館閉春寒 ,杜鵑聲里斜陽暮 。 ”氣象皆相似 。
東坡之詞曠 ,稼軒之詞豪 。無二人之胸襟而學其詞 ,猶東施之效顰也 。
永叔 “人間自是有情癡 ,此恨不關風與月 ” 。 “直須看盡洛城花 ,始與東風容易別 。 ”于豪放之中有沈著之致 ,所以尤高 。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 ”此元人馬東籬 《天凈沙 》小令也 。寥寥數語 ,深得唐人絕句妙境 。有元一代訪家 ,皆不能辦此也 。
OK,《人間詞話》的精髓都在這里了,各位小伙伴拿走不謝。
一開篇是流傳千古人生三境界,王國維老師歸納總結得到位,用詞又美,讓人想馬上去翻出這三闕詞來背一背,如果大家還不太明白三境界到底啥意思,我就在這里給大家翻譯成通俗易懂的大白話,包你們大徹大悟。三境界呢,就是人生的三個階段:畢業,結婚,退休。結束。
接下來是王老師的讀書感想隨筆,詞境,詞體,詞韻,一一道來,雖說純粹屬于他本人的主觀判斷,但對詞人的評語也算中肯。仿佛能看到王老板就站在面前,對著一排搞文案策劃的指指點點,“蘇東坡,辛棄疾,做出來的東西大氣豪邁,不論北方客戶南方客戶都喜歡,說你們脾氣也耿直磊落,溝通交流爽快,不錯哦再接再厲!吳文英,周密,陳允平,趙玉田,哦,不對,你是叫張炎,字玉田是吧?你們好歹也是優秀畢業生,寫出來的咋就是土得掉渣呢?嗯?姜燮你笑什么你,你也好不到哪兒去,拜托各位上點兒心好伐?還有,你們路子跟蘇東坡、辛棄疾不一樣,沒有那境界,就不要東施效顰了好不好?……”
王老師戴著眼鏡,嗑著瓜子,喝喝茶,看看詞,慢悠悠讀,自娛自樂,寫字罵人爽爽噠。如果想看到宋詞里那些優美的句子,這一本就足夠。
做為一名國學大師叔,他不但讀中國詩,也研究外國文學,還翻譯成中文。
尼采謂 : “一切文學 ,余愛以血書者 。 ”后主之詞 ,真所謂以血書者也 。宋道君皇帝 《燕山亭 》詞亦略似之 。然道君不過自道身世之感 ,后主則儼有釋迦 、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 ,其大小固不同也 。
叔本華曰 : “抒情詩 ,少年之作也 。敘事詩及戲曲 ,壯年之作也 。 ”余謂 :抒情詩 ,國民幼稚時代之作也 。敘事詩 ,國民盛壯時代之作也 。故曲則古不如今 。 (元曲誠多天籟 ,然其思想之陋劣 ,布置之粗笨 ,千篇一律令人噴飯 。至本朝之 《桃花扇 》 《長生殿 》諸傳奇 ,則進矣 ) 。詞則今不如古 。蓋一則以布局為主 ,一則須佇興而成故也 。
把李煜和趙佶的詞形容為以血為書,貼切真誠,我個人也特別喜歡這兩個整天瞎胡混卻文采斐然的亡國之君;然后又借叔本華,來形容元曲中的詞已屬暮年之作,既無意境又無文采(但結尾還是用了元曲《天凈沙》),也是有意思的。
不過我讀過的詩詞不算少,還是看得有點兒生氣,相信廣大讀者看了也不會太快樂,因為書里提到的那么多人…沒有姓名,只有字。只好像玩拼圖一樣從字猜人,最后我還記住了馬致遠,字東籬!這本書太漲知識了,感謝王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