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文章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窗外的路燈不要錢的整夜亮著,昏黃的人造光透著事不關己的冷漠,把陰晴圓缺悲歡離合的月襯成了擺設一般,兀自遠遠地高懸著。
吳甜呆呆地坐在床邊,看著手機銀行卡里的余額,百感交集。原本快要干涸的心,猛地被泡在了甘甜的湖泊里,有一種生死難料的緊張。
四個月前,吳甜的女兒恩恩突然暈倒,檢查結果是先天性心臟病,需要盡快安排手術,不然隨時會有生命危險。懷孕時,吳甜沒有去醫院檢查過,就連生產,都是在自己租的地下室里。孩子從出生到三歲多,都比較體弱。吳甜以為是自己營養不良,孩子先天體質不好,所以拼命掙錢,就為了給孩子買好一點的奶粉和食物。卻沒想到,竟然是心臟的問題。
吳甜沒有錢,從她記事起,家里就只有一個駝背的奶奶相伴。每天拄著根山里撿來的歪脖木棍,天還沒透亮就帶著她去掰玉米,撿柴,放田水。等太陽起來了,就從菜地園子里扒拉一點辣椒西紅柿茄子或者豆角,回家生火做飯,一天兩頓,餓不死,也吃不好。
村里大多是這樣,老人帶著孫輩,面朝莊稼背朝清青天,難得見到幾個青壯年。她隱約只記得自己的父母是四處幫人搬磚運泥沙的,常年跟著工頭在外面干活,就把她留在村里跟老人作伴。她也上過幾年學,但是后來她父親從工地的架子上摔下來,在家躺了幾天就沒了。母親打掉了肚子里的孩子,去城里做了住家保姆,音訊漸無。
吳甜原本想著跟村里的人出來見見世面,賺了錢就回去孝敬奶奶。卻被人騙到了足浴店,干的全是不敢想的臟活。熬了兩年,被解救出來了,才發現奶奶死了,自己也懷了孕。吳甜不敢去醫院,也沒錢去醫院,稀里糊涂等到時間生了下來。用舊衣服胡亂包了,趁著天黑扔到街角的垃圾堆邊。那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吳甜躲在暗處蹲得腳都麻了,也沒見有人來。倒是天氣漸涼,孩子漸漸沒了聲響。
“對不起,生死都是咱的命。”吳甜向老天祈求著寬恕,攏了攏自己單薄的衣衫,扶著墻站了起來,慢慢朝家走去。
忽然間,有人騎著電動車經過,靠近垃圾堆時,車都沒停,一抬腳將前面的一大袋子東西蹬了下去。吳甜悄悄回頭,定定地站住了。那一袋子東西許是被風吹散了,正好蓋在了孩子身上,遮了個嚴實。
三兩個過來扔垃圾的人,陸續放下就走了,也沒瞧見異樣。吳甜就這么直直地看著那一處,也不知道盼著孩子死還是活。終究還是沒狠下心,想著不如換個地方扔吧,便跑回去,從那腐臭中將孩子扒拉了出來,所幸還是溫熱的。
走在鋪滿地磚的街上,種著鮮花的綠化帶隔離著人和車的距離,吳甜緊緊抱著奄奄一息的孩子,竟覺得沒那么冷了。路口的面館還開著,吳甜摸出了口袋里的零錢,點了一碗素面。老板娘朝柜臺里的男人喊了一嗓子,收拾著鄰桌的碗筷,又詫異地打量著吳甜和懷里半死不活的孩子。
等吳甜吃完面,警察也剛好進了門。
誤會一場,老板娘有些不好意思,拿出了柜子里一些不穿的衣服毛毯,警察們也湊錢買了些奶粉和日用。吳甜猶豫著,還是抱回了家,給孩子取了個名字,叫吳念恩。
吳甜努力了三年,為孩子也是為了自己。一開始背著孩子到處打零工,后來在一家餐館穩定了下來,從早到晚,從幫廚到前堂,只要有事,吳甜從不推脫,眼見著一切都慢慢好起來,也攢了些錢準備讓孩子去上幼兒園了。
那孩子從不哭鬧,總是懂事乖巧地陪在吳甜身邊,累了給她搬個小凳,渴了會幫她倒水,自己穿衣吃飯,永遠笑意盈盈。相依相伴,命運纏繞,吳甜早把她當成了唯一的親人。
她想救她,哪怕是拿自己的命去交換。可命不值錢,錢,才值錢。
吳甜抱著一線希望,學著上網求助。
可這些年太多賣慘裝窮的人,早已將網絡攪得真假難辨,即使有醫院的診斷結果和餐廳老板作證,捐獻者也寥寥。跟所需要的手術費比起來,不過是杯水車薪。甚至有人開始扒出了吳甜的過往,網友們討論的重點,變成了她那不堪的一段過去。認為她這樣的情況,根本不配生孩子。生了孩子又沒有能力養,當初不如直接打掉或者送福利院,而不是現在來博取大眾同情。也有的人認為,孩子只是她拿來斂財的工具,收到善款后,她根本不會用在孩子身上。還有一部分人開著黃腔,笑問吳甜為什么不去賣身救女。
人性的善惡,往往超出想象。吳甜嚇得趕緊刪了貼,生怕再被人認出。
然而孩子危在旦夕,她只得學著老辦法,舉著大字牌沿街磕頭求助。這樣的乞討,已經舍棄了自己的全部臉面尊嚴,換來的卻是質疑和白眼。
吳甜想到自己,又想到孩子,不覺悲從心來。甚至動了念,抱著孩子來到了天橋上,望著下面的車來車往,靠近了欄桿。孩子迷糊中一聲囈語,吳甜頓了頓,手腕便被人抓住,一把扯了回來。
是那個常來他們餐館吃飯,邊吃邊打開電腦開始工作的人,叫彭凡。有時候飯吃幾口,就被電話叫走了。吳甜見他也不容易,便將他沒吃完的細心收了,等他回來繼續吃,彭凡便也偶爾給恩恩一些零食糖果。
“我聽老板說孩子不是病了嗎?怎么還帶到這來了,風大,我送你們回去吧。”
吳甜呆愣著任由彭凡攔車將他們送回了醫院,腦子里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只是一臉茫然。最后聽見彭凡在叫她,才從猛地回過神來。
“我買了飯和一些零食,你們吃,我改天再來看恩恩。”彭凡拍了拍吳甜的肩膀,眼睛里是疲憊中透著的一點星光:“再堅持堅持吧,說不定會有轉機呢。”
吳甜感激地點點頭,只當他是在安慰自己。
窗外的燈明明滅滅,吳甜趴在女兒身邊,來不及想明天該去乞討,還是去哪借錢,連日來的勞累和緊張,讓她繃著的神經到了脆斷的邊緣。
“快看,甜,有希望了。”剛進店里,老板娘就喊住了她。
吳甜湊過去一看,原來是有人將她舉著紙板沿街跪地乞討的照片和事跡發在了網上。在一眾懷疑和觀望的網友中,有一條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若是誠心救女,便一步一叩首爬上安來寺,我捐三萬。
在這條回復里,很多人跟貼加碼,有的捐一萬,有的捐五千,只要吳甜真的一步一叩首上了安來寺,立馬打錢。
人類的悲喜并不相通,吳甜的苦難在他們眼里,不過是一場置身事外的戲謔。但吳甜卻涌上了一絲期翼,也許神佛真會顯靈呢。
她虔誠地一步一叩首,咚咚聲聲頭破血流,膝蓋也磨到淤青破皮,黃昏落日時終于看到了安來寺繚繞的香火。
然而那個叫’老子不差錢’的網友卻銷聲匿跡了,承諾的三萬完全沒了下文。網友們火力全開地吐槽著,正義感占領高地的道德審判,終于有了熱度上了熱搜,引起了新聞媒體的注意。
幾家媒體從這件事上找到了爆點,開始討論網上承諾的捐助,是否應該履行。如果不履行,算不算老賴?同時,也順帶報道了吳甜和孩子的故事,公布了求助賬號。
在轟轟烈烈的聲討和同情中,吳甜終于籌集到了足夠孩子手術的費用。
整個經歷,對吳甜而言,只能用光怪陸離來形容。一開始滿懷希望求助,卻被人攻擊質疑謾罵。準備放棄又迎來了希望,努力做到網友的要求,卻發現被戲弄了。來不及失望,網友的攻擊對象就變成了那個挑頭失信的網友。吳甜坐過山車的心情,最終從絕望中,又真切地收獲了幫助,救了孩子一命。
更令吳甜沒想到的是,那個在網上承諾捐款三萬的人,是彭凡。那個和他一樣,每天兢兢業業工作,努力賺錢想過好生活的普通打工人。他被人舉報,被人扒出了詳細信息,也丟了工作。
“對不起啊,吳甜。這是我承諾的三萬,你拿好,給孩子買些好吃的。”彭凡迅速將紙袋塞到了吳甜手里,看了一眼孩子,沒再多說一句。
聽說,他離開了這個城市,也許回了老家,也許去了另一個沒人認識的城市。
吳甜心里是感激彭凡的,畢竟是他讓事情有了轉機。但是吳甜卻又想不通,彭凡為什么要這么做,為什么非要在網上整這么一出?不僅敗壞了自己的名聲,還丟了工作。
冬去春回,吳甜的女兒念恩痊愈出院,還上了幼兒園。而吳甜也開了一家小小的快餐店,賣著便宜實惠的飯菜,一邊賺錢一邊盡力幫助著和她一樣在這個城市無名又無助的人。她好似在這人生的洪流中,慢慢找到了自己的路。
她翻開女兒的繪本,輕聲的讀著。等女兒睡著,再翻開自己的書,查著字典,挑著燈細細看著。幾個月前,她終于從書里找到了答案--謀士以身入局,終難全身而退。彭凡比她更清晰地看透了人性,賭不了大家的善良,只能賭一把悲憫之心。他將自己引入局中,成全了吳甜。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