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理咨詢師接到一個離婚個案,女人對自己的老公很不滿意,覺得她們的關系存在很大的問題,在咨詢師跟她交流溝通的過程中她一共列出了八條相關的問題,其中有屬于她老公的問題,有屬于她自己的問題,也有屬于他們共同的問題,但是屬于她老公固有的問題就占了七條之多,她自己也覺得很痛苦,可是在一條一條剝列開來的時候卻找不到為什么不愿意離婚的原因。
當咨詢師問為什么不愿意離開?她說是家人的反對。咨詢師說如果你坦然地過好自己的生活,讓家人相信你能照顧好自己,跟他們說跟他一起過還不如自己一個人更快樂,更輕松,你的家人會強迫你繼續跟他過下去嗎?她想想好像家人不會這樣。
咨詢師又問為什么?她說是害怕自己承擔不了離開后經濟的壓力,擔心自己養活不了自己和孩子,也擔心這樣的情況就不能把孩子要到手。咨詢師說沒錢就過沒錢的日子,總不能一個月都把錢拿去花費了。沒錢你花什么呢?你總會想著怎么過日子的。好像這也不是真正害怕的原因。
咨詢師又問是為什么?她說可能害怕自己離婚以后再也找不到了。咨詢師說你連這個坑還沒跳出去呢,又想著要跳進下一個坑了,你能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嗎?能自己把日子過得很開心嗎?如果這一切都不是問題,那她到底在害怕什么?
一時之間,她陷入了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害怕恐懼的是什么?是什么在阻止她離開這段讓她痛苦不堪的感情。她想要的理解,溝通,關愛,體貼都沒有。而且已經十年了,他們的關系沒有任何進展,痛苦了十年,陌生了十年,彼此沒有任何感情,自己越來越沒有活力,沒有自我,如此糟糕的情況下為何不能勇敢地離開呢?
是的,想要得到某些東西必然要失去一些東西,只是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快樂,輕松,有人理解和疼愛,有人真心地陪伴更重要?還是所謂的物質,優越的條件,方便的交通更重要?這些就要看個人的選擇了。雖然咨詢師到最后沒有告訴她是什么在阻礙她,把這個問題直接拋給了她,留給她一個懸念,但是她知道其實選擇的權利在她這里,咨詢師只是幫她看清了一些東西,讓她更明白該怎么去選擇而已。只是她還不清楚到底自己真正恐懼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