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到今年,經歷一些事情,看到一些幽深的人性。身歷其中時,備受煎熬。跨過去之后,再回想那些經歷,還是想再琢磨琢磨。對于人性的理解上,我是個小白。這也是未來一直要持續做的功課。
對一個人的深入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只有在一起過過事,才能看到其復雜性。這個復雜性包括人性的底色,所以說看人論跡不論心。說的再好聽,先不要信,看看對方的行動,就能一目了然。談不上失望,原本也沒甚期待。只是通過對某些人的觀察和過招,提升對人性的洞察,讓自己活得更清醒和理性。
從去年到今年,在人性上獲得最大領悟是,放下執念。在做事上要勇猛精進,在關系上權當體驗。遇到事情,不僅要學會及時轉念,還要學會轉境。不和磁場污濁的人或環境糾纏在一起,這樣不僅影響自己的好運氣,也浪費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因為經歷一些事,認識到人獨善其身還不夠,還要有識人的能力。能分辨出好壞善惡,有的人隱藏很深,難以察覺。遇到一個惡人,一不小心就全盤皆輸。
當身歷其中,也會有想不通的時候,會覺得為什么人說的和做的這么不一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所求、立場、站位、角色,如果對人性能多一些了解,那些心靈的苦也能少受一點。對關系的不理解,很多時候是忘了人性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思考問題的模式比較單一。就算能想得到,在情感層面上也不愿面對和承認,人都有自我的考量和自私。
追求美好的路上,有無數人,無數種路徑,只要沒有觸犯法律,道德層面上的東西也只能自己消化。少一些自以為是的標準,就少一些觀念和思想上的束縛,人的心靈也相對能自由一點。
最近在看楊天真的書《通透》,說是談人性,看到快三分之二,還沒有看到讓我耳目一新的觀點。平時在運動時,也會聽她的播客,有些思想反倒比她的書好,接地氣,有力量。研究人是一門很具象的學問,不能紙上談兵,需要在事上磨。我一向不怕事,也不懶惰,是很樂意做事的人。要保有的一個心態是,事離不開關系,關系離不開人性,如果害怕在關系里受傷,不愿打開心扉,體驗就會變少,成長就無從談起。
所以,不管有多難,都要勇敢地打開自己,讓自我在沖突磨難中成長碰撞,要入局,要和這個世界過招交手。慶幸的是,在過去的這幾年里,我終于成為一個遇事不躲避的人,不管從哪方面,都沒有逃跑,臨在。扛住黑暗的閘門,向新生的地方去。讓自己成為一束光,照亮前方的路。
看到世界的多樣性,人性的斑駁感,也并不會對世界失望。因為對美好的向往一直在。這二年開始研究人性,無非是想讓自己遇到事情后,不至于太愚蠢。不至于在和這個世界交手時,瞬間就敗下陣來。甚至,連這個也不是。只是想讓自己遇事能早點想得開,不內耗,不自苦,離苦得樂。
這么多年,一路跌跌撞撞,我發現自己有一個特質,就是無論曾經多么痛苦和難受,過一段時間后傷口都會愈合。它們不會在我的內心留下長久的陰影或創傷。我不太記不好的事,做人也不記仇。總是習慣性向前看,總覺得只要向前走,總有美好和希望在。希望你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