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閣下來到詩詞歌賦匯,更多文章請持續關注我,感謝!
本期文章中我們來說一說蒲松齡老先生著作《聊齋志異》中的一則小故事。
《三字經》的一開篇就提到過這么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意思是說:人出生之初,稟性本身都是善良的,這便是人的初心。
而在《管子》中曾有這么一句名言,叫“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于戈兵。”大體意思是說:以禮、善招待他人,相親如同兄弟;以惡氣迎人,相害就會如同刀兵。
古今關于這樣的寓言故事有很多。清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所寫的著作《聊齋志異》中就記載著這樣的一則小故事:兩位公子起初熱情好客,一道士時常去二人處討酒吃,最后這二人忘了“以禮待人”的初心,輕薄、惡意對待道士,最后二人自食惡果!
這則小故事正是詮釋了:要以禮待人,不忘初心。善惡終將有報的道理。所以啊,我們做人還是善良一些才好!大家這就跟隨筆者的思緒來看看蒲松齡老先生筆下的這篇小說吧!
話說在北宋年間的金陵,曾有一個名叫韓生的公子。這個韓生出身富貴,家境殷實,他自幼熟讀古典書籍,對“仁、義、禮”的道理熟記于心。
所以啊,韓生平日里熱情、大方,對待來客更是以禮相待。徐江是他的發小,雖然也讀一些書籍,但從稟性上來看,要比韓生差了很多。
一天,這二人正在韓生家里暢飲,忽然門外來了一個道士。韓家守門人施舍了一些米和錢打發道士,可那道士就是不走。嚷嚷聲驚擾到了屋中飲酒的韓生,于是他尋聲而往,只見一道士正與一看門人爭論些什么。
“發生了何事,為何如此吵鬧?”韓生問道。
那守門人見主人來到,便解釋說:“不知道哪來的道士,一個勁敲院門,我施舍了些米和錢讓他走,他卻非要進門。”
韓生這才明白,于是他微微一笑,拱手施禮道:“敢問這位道長,找在下何事呢?”
道長捋了下胡須,說道:“聽聞韓公子熱情好客,本道人特來討杯酒吃,想必公子不會介意吧?”
韓生聽罷忙將道士引進家門,并命人上了好酒、好菜招待。只見那道人拿起碗來便喝,一連喝下二十碗酒,卻不見醉意,這讓韓生和徐江二人大驚。
于是三人把酒言歡,整整喝了四個時辰。
打這之后,那道士便經常到此討酒吃,卻不帶一酒一菜。每逢韓家宴請眾人,那道士更是一次不落!這讓徐江很是不舒服,徐江心說“這道士總來討酒占便宜,真是煩人!”漸漸地,韓生對此道士也心生反感之意。
又是一次,那道士又來了,徐江揚了揚臉,對那道士輕蔑道:“道長身不帶一物,常常來此討酒吃,何時擺下一桌,盡一盡你這地主之誼呢?”
那道士哈哈一笑,說道:“我與你一樣,只帶一張嘴來!”
徐江聽后羞得無言以對。
那道士又說道:“這樣也好,五日之后,我在廟中設宴,在座眾人皆可前去!”說完那道士便拂袖而去。
第五日,韓生與徐江如約而往。徐江對韓生說道:“這道士平日里看似窮酸,怎擺得下宴席招待你我呢?”
“賢弟莫要如此說,你我且去看看究竟便知!”韓生說道。
行到離廟不遠處,只見那道士早已在半路迎接,忙將眾人引進廟中。眾人進了廟后卻被廟中精巧、富麗堂皇的擺設驚到了!
“這廟何時重建的?多日不見竟從破敗不堪之象變得如此奢華了?”眾人中有人詫異道。那道士卻笑而不語,忙命人將酒、菜上了。
眾人圍了幾桌,便開始談笑暢飲。席間那道士又喚來了兩位美女,一個身材高挑,一個矮小如弱柳迎風,但此二人皆有傾國傾城之美。這讓眾人眼前一亮!
道士又命這兩位美女招待好客人,兩位美女倒也聽話,忙著給客人們倒酒。酒過三巡后,道士又命這二人彈琴跳舞,那婀娜曼妙的舞姿、清麗動人的歌聲,引得眾人是心花怒花、樂不思蜀啊!
道士飲下一杯酒后,便離開宴席,拽上那矮小的女子便走向了臥房。那臥房只與眾人有一鏤空的屏風之隔。徐江見那女子正給那道士捶背按腿,期間二人不停地嬉鬧,隨后相擁著便躺下了。
徐江看不下去,大聲喝道:“快快住手!你這道士休要失了禮節!”邊說邊大步向臥房走去。
而那道士則慌忙溜走了。
徐江攬過那女子,二人便在眾目睽睽之下擁抱而臥。韓生愣愣地看著眼前的一切。
“你怎如此愚魯?還愣著干嘛?”徐江瞧了瞧高挑的女子,又看了看韓生,對那韓生喊道。
韓生這才緩過神來,摟著那高挑女子便在另一張床上躺下了……
翌日清晨,韓生只覺身下一陣冰涼,睜開一看,嚇了他一跳!
“這……這……我怎么抱著一塊石頭睡了一夜?”再看看四周,此時他正睡在破碎的臺階之上!他四下尋找徐江,只見那徐江此時正枕著碎石躺在糞坑之中!
韓生叫醒了他,二人環顧四周,發現盡是荒草和亂石!二人最后相互驚駭!
故事到這就講完了,文中的韓生初心原本善良、好客,卻禁不起道士多次討酒的考驗,對道士心生厭惡之意,最后更是酒后亂了心志而親近美色,落了個如此難堪的下場;
而徐江更是惡語傷了那道士,差點對那道士大打出手,他也因酒亂了心志,最后貪戀女色落了個臥睡糞坑的下場。
真是應了這句老話:“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于戈兵。善惡終有報!”所以我們心還是善良一些才好,要以禮待人,不忘初心,不管對方如何,起碼我們做到了禮、善,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便足矣!
蒲松齡先生所寫的《聊齋志異》中,每個故事都有不同寓意,用以告誡世人、警惕世人,可謂用心良苦!
文中故事基于《聊齋志異》之上進行改編,開頭和結尾是作者原創心得,目的是借故事來明事理!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感謝大家的支持!
文/小田
文中圖片均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也煩請大家動動小手幫忙點贊、收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