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一盞盞燈籠被掛上樹梢的時候;一幅幅對聯被貼在大門兩旁的時候;一顆顆小鞭炮從孩子們的手上蹦跳到地上的時候;一串串煙花在夜空中綻放開來的時候,我就知道,過年了。
在我印象中的過年,是這樣的:從除夕的早上開始,鞭炮聲就不絕于耳。下午孩子們在一起玩耍,老人們圍在火爐旁邊嗑著瓜子談笑風生,媽媽們在廚房里準備晚上的滿漢全席。到了晚上,大人們定會從口袋掏出準備許久的紅包,這些滿載歡樂和愛意的紅包,就“飛”到老人們和孩子們的口袋中,一聲一聲的“恭喜發財”、“萬事如意”等,吉祥話一直未有停下。伴隨著遠遠近近的鞭炮響,一大家子人圍在一起吃團圓飯,什么“年年有魚”、“花開富貴”、“團團圓圓”、“富得流油”、“紅紅火火”等等,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又特別含著春節的美好寓意,吃得讓人永遠無法忘懷。然后又一起看春晚,再來點兒小游戲全家樂呵呵,最后的守歲,守的是一份家人圍坐、燈火可親。第二天初一,又會有很多新的活動……
但最近這兩年,由于病毒肆虐,過年的實際情況變成了“精簡版”:家家戶戶不能大團圓,年夜飯在一聲聲的念叨中準備,人少了菜也少了很多,一家人只能“云干杯”。沒有聚會的鬧騰,春晚就顯得沒勁,再好的糖果也差點意思,守歲冷冷清清不如早點兒睡覺。初一也沒有什么大活動,為了保護環境也禁止燃放煙花了,疫情防控也阻止了人們的出行。
這年啊,過得似乎是越來越簡單了!人們就像是在走一個形式一樣,常常聽到有人在說:“年味兒越來越淡了。”
但今年,貌似和前幾年的春節不太一樣。
我從除夕一早就激動得睡不著覺,總感覺團圓的日子來了,也會有好事發生。果然,今年家里面有整整十五個人聚在了一起!原本感覺挺大的家,瞬間感覺變小了。嘰嘰喳喳、嘻嘻哈哈的,人氣兒一來,年味一下子就濃了起來。
看著門口自己辛苦貼的對聯和福字,玻璃窗上貼的那些火紅窗花,還有一些新年掛飾,心里頗有幾分成就感。那美麗的中國紅,不僅吸引人的注意,也包含了我們對于新的一年美好的祝福,還增加了年味兒。
今年的年夜飯,可是媽媽們提前很久就在準備,除夕日又忙碌了一整天,滿滿兩桌,豐盛自不必說,冷熱燉蒸煮,樣樣俱全。各種鮮香、美妙的味道在舌尖爆開,這年味兒,真香!
看著春晚,我們做了新的游戲。就要跨年了,大人們將早已準備好的紅包拿了出來,晚輩們一個又一個地去拜年,又一個一個開心地拿著紅包,喜滋滋的。剛轉身便又迫不及待的打開看看……
辭舊迎新之際,望向窗外黑黑的夜空,似乎少了些什么。看著電視里正在直播朝天門燃放的大型煙花,十分絢爛,但畢竟不是自己放的,心里還是沒有很強烈的感覺。
直到初三一大早,我突然收到了一個驚天大消息——我們全家要去放煙花。一個離我家不太遠的古鎮有煙花賣,而且允許燃放,我們決定吃了午飯就去。聽到這個消息,全家都很開心,我和弟弟一蹦三尺高,再來個原地托馬斯旋轉。
盡管那里的煙花價格有些昂貴,但絲毫沒有影響人們對煙花爆竹的熱情。我們也是盡情地挑選,從最小的摔炮到大型煙花,從地面類型到空中,再到高空類型,幾乎買了個遍。
吃過晚飯,古鎮的街燈亮了,到處燈籠高掛。很多人聚在一處很大的空地上,把一朵朵絢麗的煙花送上夜空。各種各樣的圖案,帶著一個個美好的祈愿,在天空中盛開,映紅一張張笑臉,大家互相叫好,孩子們樂得一直拍手。
噢!歡樂中國年!
這抹不去的年味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