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執起筆”寫下這篇東西,是因為剛剛在跑步的時候,“剛好”又聽起了陳奕迅翻唱的張國榮的歌。之所以“剛好”加上雙引號,因為這個“剛好”其實多了幾分刻意——每當我感到失魂落魄,心頭苦澀無法排解時,我都會聽張國榮的歌,但是是陳奕迅的版本。
雖然沒有“生”在張國榮的時代,他離世時,大街小巷都在學著周杰倫的哼哼哈兮,而我仍根本不知歌為何物。認識哥哥或許是腦海中曾經存留著爸爸哼唱的“風繼續吹,不忍別離”,“thanks,thanks,monica”,喜歡上哥哥則是因為《追》這一首歌,當時正在追求一個女孩子,而那時候我已經對音樂稍微有點懵懂,開始輾轉于學校的樂團、歌隊,但讓我真正沉醉于一位不曾真正出現在我記憶中的歌手的原因,是因為陳奕迅,一位最懂得講故事的歌者。從第一次聽陳奕迅唱《寂寞夜晚》,我開始瘋狂單曲循環,我開始翻找陳奕迅翻唱過的關于張國榮的所有歌曲,我開始去了解張國榮這位讓人又愛又恨的一代樂壇巨星。越是探索,越是被哥哥的妖艷和嫵媚所吸引,英年早逝地悲涼一生更加加重了他的英雄色彩。
我欣賞他的歌詞,我欣賞他的獨特,他每一首歌唱得那么傾國傾城,映照得他的一生是那么壯烈,或許這就是為什么我總是聽陳奕迅翻唱的版本的原因。他一生最崇拜的歌手是張國榮,但正因為看盡了人生跌宕,看透了很多東西之后,唱出來的歌更多地是灑脫,是溫暖人心,是致敬。
你在生時唱歌是為了感動他人,那你離開后就讓我用歌聲來溫暖你吧。
晚上看到關于張國榮的一篇文章也是促成我寫下這篇文章的一個激發點。今年是張國榮誕辰60周年,也是他出演的電影《英雄本色》三十周年。文章介紹說,與片中的絕對主角周潤發和狄龍相比,雖然當時已經成為樂壇的巨星,但是張國榮在電影中飾演的角色是那么的不起眼。要知道周潤發還被稱為是票房毒藥,狄龍剛被老東家炒魷魚,正是因為張國榮放下身價地參演才滿足了投資方要“當紅巨星出演”的投資要求。導演杜琪峰當時欠下一屁股債,張國榮時常問他是否需要幫助。當電影爆紅周潤發等人成功翻身時,杜琪峰很抱歉地對張國榮說委屈了他,而哥哥只是淡淡地說:“他們演得很出演,我也有很多地方需要向他們學習的,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這就是坊間為什么一直歌頌哥哥善良、謙遜的原因。
而哥哥跟陳奕迅的結緣,更是令人感動。有一次采訪中陳奕迅透露,他跟張國榮結緣是有一次他在天臺吸煙,哥哥走到他的身邊,他頓時覺得很緊張,當時他還是毛頭小子,而巨星竟然主動走到他的身邊。更沒想到的是,哥哥跟他說了一句他永生難忘的話,“你聲音那么好聽,不要吸煙弄壞了嗓子呀。”這一句話讓陳奕迅當場傻掉了,他沒想過張國榮竟然如此地關心別人,他也真的從那天起就再也沒有抽過煙。而且張國榮去世后,每一次演唱會,他都會唱一首張國榮的歌,來紀念這個對世人對他都影響深遠的巨星。前輩的善良與關懷,后輩的感恩和感激,每次想到都覺得溫暖是可以透過歌聲傳遞出來的。
這也是我很慶幸的地方,讓我聽到了很多他唱的關于他的歌。不知道喜歡陳奕迅的朋友是否也喜歡他,或者說聽到了他唱他的歌時也會懷念起他,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幾首與他們有關的音樂。
《寂寞夜晚》——留給我的是長路漫漫的寂寞夜晚,但若有緣復見,但愿愛沒有一絲退減。
淚滴染濕著迷朦兩眼 讓萬縷思念長懷心間
想轉身偏要依戀多一眼 未問你心內何時會冷
望著我的路漫長孤單 感慨中握你雙手嘆聚散
啊 偶然遇見 無謂帶淚風中呼喊
啊 有緣復見 但愿愛沒一分退減
唱這首的張國榮是打動人的,打動所有已經分開的戀人們,或許還殘留一絲彼此的掛念,但是希望我能堅強地度過這個寂寞的夜晚。陳奕迅在2011年DUO演唱會上翻唱了這首歌致敬張國榮,在陳奕迅的歌聲中,我聽到的,是思念、想念。你不在,我就在星空下遙望,我過好我的日子,但想你知道你永遠留在我的心中,愛從未改變。
《最冷一天》——茫茫人海中有誰陪我取暖度過這最冷一天 。
如果苦笑比眼淚更真 但愿笑聲像一滴滴吻
如明日好景忽遠忽近 仍愿抱著這份情沒疑問
任面前時代再低氣溫 多么的慶幸 長夜無需一個人
...
唯愿會及時擁抱入眠 留住這世上最暖一面
茫茫人海取暖渡過 最冷一天
哥哥唱的這首歌總是直擊人心,苦澀得讓人心頭一揪,不忍落淚,仿佛這個嚴冬永遠無法消逝。而陳奕迅的版本,是在張國榮周年紀念日演唱會唱的,這一版本更像是撫慰你我寒冷的身軀,冷漠的心靈。告訴你我,茫茫人海中,放心吧,總會有個人陪你取暖渡過這最冷一天。
《不如不見》——想象中笑著說出好久不見,發現原來不如不見。
越渴望見面然后發現 中間隔著那十年
我想見的笑臉 只有懷念
不懂 怎去再聊天
像我在往日還未抽煙 不知你怎麼變遷
似等了一百年 忽已明白
即使再見面 成熟地表演
不如不見
這首歌不是哥哥張國榮的歌,但是陳奕迅說,他剛拿到這首歌的時候完全找不到情緒去詮釋,然后他突然就想了,如果這首歌是哥哥來唱的話會是怎么樣呢?于是就有了現在的這個版本。坊間還流傳著另一個版本,就是陳奕迅模仿哥哥唱的這首歌的demo,令人很驚訝的是,他的聲音竟然模仿地如此相似,要知道陳奕迅早年比賽出道時模仿的可是張學友,不管是歌還是發聲方式,但是這首歌卻完全“揭露”了他最喜歡的偶像身份。因為他,我們仿佛又能聽到哥哥的一首新歌。
《春夏秋冬》——有你在的春夏秋冬,才算得上剛剛好。
秋天該很好 你若尚在場
秋風即使帶涼 亦漂亮
深秋中的你填密我夢想
就像落葉飛 輕敲我窗
冬天該很好 你若尚在場
天空多灰 我們亦放亮
一起坐坐談談來日動向
漠視外間低溫 這樣唱
這首歌是今年在陳奕迅的演唱會現場有幸聽到的,又是他巡回演唱會中致敬哥哥的一首歌。聽完之后十分感動,感動于歌詞的優美。不是說辭藻多么華麗,而是淡淡卻又精妙的比喻出了愛情中的小確幸。它不像當代流行歌曲的濃烈,更像是現代民謠中的茶米醬醋茶,恬淡得剛剛好。這或許是我聽過的最好的歌詞,再一次感謝陳奕迅,讓我知道張國榮遺落在角落的一首好歌。
《浮夸》
我沒有詞句去描述這首歌,因為這首屬于哥哥的歌,從未填詞。
這首歌原版叫《depression》,是香港作曲人C.Y.Kong2003年4月1日在倫敦聽到好友哥哥的死訊之后寫下來的,表達他失去好友的悲痛,聽到消息時的震撼以及對哥哥選擇離開表示不解。后來Eason出碟選中此曲,曾經打算自己填詞,表達對哥哥的思念,這也是陳奕迅唯一一次想親自填詞。但最后他還是沒法寫出令自己滿意的歌詞,最終將這個任務交給了黃偉文。而黃偉文則把詞里的故事從悼念哥哥,變成了一個不得志的小人物的嘶喊。
張國榮與陳奕迅,兩位都是我最喜愛的歌手,一位用精神感染我,一位用歌聲打動我。
哥哥,縱然我未曾親看目睹你的傾國傾城,但幸于我不曾錯失你美好的作品;
Eason,如果有一天你也將離我們而去,幸好我曾聽過你給我們講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