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城區九華鄉是衢州人民的后花園,戶外愛好者的天堂。境內經過的靈鷲山步道串起衢北千里崗山脈群山,是非常經典的一條徒步登山路線,每年都會有靈鷲山越野賽的舉辦。也是我一直想要仔細研究的一條路線。
這周好不容易有了雙休,放棄了群里組織的龍游三門源(雨季去才好玩),和媽媽,小朋友一起去探索九華靈鷲山步道。
因為和七里是一個方向,我們把東西整理好,從巨化出發,目標九華塢口村,準備著爬完山下來直接回七里老家。
車開到九華塢口村停車場停下,順著路邊的“周公山古道”牌子開始這次親子徒步。計劃著走塢口-周公山-上姜-下姜-外寮口小環線,全程大概7km,450m左右的爬升,對小朋友來說強度不小了。
牽著小朋友的手一起出發,媽媽拍的照。
在周公山山腳碰到了老驢同事老俞下山,閑聊了一會兒,熱情地給我們指路。
去往周公山路上有一顆倒伏的甜櫧樹,雖因年久樹體大部分已腐爛,但據說春來樹干上還能發新枝,頑強的生命力。
我知道還有一種樹名是苦櫧的,不知道它們的區別,可能是種子果實甜苦之分嘛。
爬了大概1小時左右,就到周公山村了。周公山村的老舊房子很多,現在大部分人家都已搬到山下住,但還有少數幾戶人家。村子里還有一家野味館,供驢友們吃飯補給。野味館老板問我們是否吃飯,因時間還早,我們打算再爬爬,謝絕了老板的好意。野味館的墻上掛滿了全國各地驢友的旗幟橫幅,見證了靈鷲山步道的戶外地位。
相傳周公山原是明朝時一福建上杭黃姓官員ZZBN來到此地,因這位黃姓官員排行第九,此地故被稱為九公山村。JF后TG工作隊誤將“九公山村”登記為“周公山村”,故得此名。
翻過周公山的埡口,就是一長段林間小道了。小道上鋪滿了腐敗的落葉,走起路來松松軟軟的,不會很吃力,體驗特別的好。
走過大概2公里左右的林間松軟小道,看時間還早,準備沖頂。但因前段時間大雪冰凍封山,大量路邊的毛竹被壓破倒伏在步道上,還未清理,我們只能跨過倒伏毛竹走,而小朋友就更困難了,只能從底下鉆著通過。考慮到擔心竹子劃傷小朋友,在越過幾道毛竹障礙后,作出返回下山的決定。
下山的路就比較好走了,沿著廟源溪邊的石頭小道,一路向下,到了外寮口,再走一段公路,就回到了起點。
沒人疼就來爬山吧,爬完渾身疼。最經典的戶外口號,哈哈哈。
走了一個小環線,全程用時4小時04分,7.42公里的里程,455m的爬升,強度中等。
2024.3.16 爬山
2024.3.17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