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試圖發現與他的每個投資項目相關的宇宙,他所用的方法是牢牢地掌握全部——或者至少大部分——候選待投資公司內部及外部環境相關的因素。只要得到正確的收集和組織,他的多元思維模型(據他估計,大概有100種)便能提供一個背景或者框架,使他具有看清生活本質和目標的非凡洞察力。
上述這段話,其實已經透露了這本智慧箴言錄的內容主旨。只不過,這本長篇幅有關查理·芒果的傳記式語錄,將這些散落在查理公眾說話的精華內容整理起來,來闡明一種關于智慧的哲理。
簡單介紹
查理·芒格是誰?
度娘如是說:
查理·芒格是沃淪·巴菲特的黃金搭檔,有“幕后智囊”和“最后的秘密武器”之稱,在外界的知名度一直很低,透明度高,其智慧、價值和貢獻也被世人嚴重低估。 1924年1月1日出生于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1948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哈佛大學法學院,直接進入加州法院當了一名律師,并開始投資于證券以及聯合朋友和客戶進行商業活動,其中一些案例已被編入商學院的研究生課程。經歷一次成功買斷后,芒格漸漸意識到收購高品質企業的巨大獲利空間,“一家資質良好的企業與一家茍延殘喘的企業的區別在于,前者一個接一個地輕松作出決定,后者則每每遭遇痛苦抉擇。”芒格此后開始涉足房地產投資,并在一個名為“自治社區工程”的項目中賺到人生的第一個百萬美元。但有趣的是,伯克夏卻不做房地產投資。從1978年起,擔任伯克夏·哈撒韋公司的副主席至今。
其備受推崇的原因?
在讀完這本書進行整理的時候,才開始思考這個問題。遂重新閱讀了一邊中文版序言,去到這本書譯者最初翻譯的初衷之中,找尋理由。
最能概括的一個理由正如巴菲特所說的,說他一生遇人無數,從來沒有遇到過像查理這樣的人。那是哪樣的人呢?獨特的思想以及獨特的人格。
查理的思考很具有原創性,不受任何教條約束。而且對任何領域的問題都充滿好奇心,并堅信能夠通過正確的方法進行自學掌握。善于基于自身多學科領域的知識來對具體問題進行認知和決策,并常常從逆向的角度再思索一遍問題。種種思考的方式以及因此得到的結論都透露出異于常人的睿智。
因此,其備受推崇的原因正是其令人敬重的智慧以及其達到智慧的方式。
本書講了什么?
本書前幾章介紹了查理大致的生平簡介。重點在于作者所整理的查理十一講內容,包含了查理對于人生如何避免過上痛苦的生活、如何獲取普世的智慧以及造成人類誤判的最重要的心理學成因等。具體內容還是需要自己去閱讀去感悟。
談談感受:
- 智慧是一種境界,其體現為對問題、對事情之間的因果關系有清晰的認識,且能夠進行抽象進而被復用去解決類似的問題。但是,這種抽象還需要與時俱進,因為受經驗所限,總有新的現象出現,需要去調優抽象出來的方法。
- 每個領域都會有其可以抽象出來的模型,甚至具體領域的模型可以由更加基礎的模型組合而成。因此,需要更加寬泛地去思考問題,然后去抽取出其本質的因素,這樣就能更加全面地去考慮問題。
- 抽取的過程尤其依賴于思考,反復地思考,思考之后就是實踐,實踐結果反過來再優化思考。
自己段位太低,還是需要繼續打怪升級一番,再來回味這本書中智慧的道理。
書中的一些模型
- 投資原則檢查清單:
1)風險——所有投資評估應該從策略風險(尤其是信用的風險)開始;
2)測算合適的安全邊際;
3)避免和道德品質有問題的人交易;
4)堅持為預定的風險要求合適的補償;
5)永遠記住通貨膨脹和利率的風險;
6)避免犯下大錯:避免資本金持續虧損;
7)獨立——“唯有在童話中,皇帝才會被告知自己沒穿衣服”;
8)客觀和理性的態度需要獨立思考;
9)記住,你是對是錯,并不取決于別人同意你還是反對你——唯一重要的是你的分析和判斷是否正確;
10)隨大流只會讓你往平均值靠近(只能獲得中等業績);
11)準備——“唯一的獲勝方法是工作、工作、工作、工作,并希望擁有一點洞察力”;
12)通過廣泛的閱讀把自己培養成一個終生自學者;培養好奇心,每天努力使自己聰明一點點;
13)比求勝的意愿更重要的是做好準備的意愿;
14)熟練地掌握各大學科的思維模型;
15)如果你想要變得聰明,你必須不停地追問的問題是“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
16)謙虛——承認自己的無知是智慧的開端;
17)只在自己明確界定的能力圈內行事;
18)辨認和核查否定性的證據;
19)抵制追求虛假的精確和錯誤的確定性的欲望;
20)最重要的是,別愚弄你自己,而且要記住,你是最容易被自己愚弄的人;
21)嚴格分析——使用科學方法和有效的檢查清單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錯誤和疏忽;
22)區分價值和價格、過程和行動、財富和規模;
23)記住淺顯的好過掌握深奧的;
24)成為一名商業分析家,而不是市場、宏觀經濟或者證券分析家;
25)考慮總體的風險和效益,永遠關注潛在的二階效應和更高層次的影響;
26)要朝前想,往后想——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啊;
27)記住,最好的用途總是由第二好的用途衡量出來的(機會成本);
28)好主意特別少——當時機對你有利時,狠狠地下賭注吧(配置資本);
29)別“愛上”投資項目——要依情況而定,照機會而行;
30)耐心——克制人類天生愛行動的偏好;
31)“復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跡”(愛因斯坦),不到必要的時候,別去打斷它;
32)避免多余的交易稅和摩擦成本,永遠別為了行動而行動;
33)幸運來臨時要保持頭腦清醒;
34)享受結果,也享受過程,因為你活在過程當中;
35)決心——當核實的時機出現時,要堅決地采取行動;
36)當別人貪婪時,要害怕;當別人害怕時,要貪婪;
37)機會來臨的次數不多,所以當它來臨時,抓住它;
38)機會只眷顧有準備的人;投資就是這樣的游戲;
39)改變——在生活中要學會改變和接受無法消除的復雜性;
40)認識和適應你身邊的世界的真實本質,別指望它來適應你;
41)正視現實,即使你并不喜歡它——尤其當你不喜歡它的時候;
42)專注——別把事情搞復雜,記住你原來要做的事;
43)記住,聲譽和正直是你最有價值的財產——而且能夠在瞬間化為烏有;
44)避免妄自尊大和厭倦無聊的情緒;
45)別因為過度關心細節而忽略了顯而易見的東西;
46)千萬要排除不需要的信息:“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47)直面你的大問題,別把它們藏起來。
這些原則,在被使用時當然不是以上述次數依次應用,其重要性跟次序也無關。每個原則都必須被視為整個復雜的投資分析過程的一部分。
多元思維模型最重要的例子
1)工程學的冗余備份模型;
2)數學的復利模型;
3)物理學和化學的臨界點、傾覆力矩、自我催化模型;
4)生物學的現代達爾文總和模型;
5)心理學的認知誤判模型;最基本的指導原則
1)未雨綢繆;
2)富有耐心;
3)律己嚴厲;
4)不偏不倚;雙軌分析方法
1)首先,理性地看,哪些因素真正控制了涉及的利益。這種理性分析法,就是要認準真正的利益,找對真正的機會;
2)其次,當大腦處于潛意識狀態時,有哪些潛意識因素會使大腦自動以各種方式形成雖然有用但往往失靈的結論?這種做法是要去評估那些造成潛意識結論的心理因素(這些潛意識大多是錯誤的,因此需要避免);有用的普遍觀念
1)簡化任務的最佳方法一般是先解決那些答案顯而易見的大問題;
2)惟有數學才能解釋科學的真實面貌,因為數學似乎是上帝的語言;
3)光是正面思考問題是不夠的,必須進行反面思考;
4)最好的,最具有實踐性的智慧是基本的學術智慧。但有一個及其重要的前提:必須以跨學科的方式思考。
5)真正的大效應,也就是lollapalooza效應,通常在幾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會出現;飛行員訓練所依據的嚴格的六要素系統
1)要交給他足夠全面的知識,讓他能夠熟練地掌握飛行中用得到的一切知識;
2)把這些知識統統交給他,不僅是為了讓他能夠通過一兩次考試,而是為了讓他能夠熟練地應用這些知識,甚至能夠同時處理兩三種相互交織的復雜的危險情況;
3)就像任何一個優秀的代數學家,他要學會有時候采用正向思維,有時候采用逆向思維,這樣他就能夠明白什么時候應該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他想要的那些事情上,而什么時候放在他想要避免的那些情況上;
4)他必須接受各門學科的訓練,力求把他未來因為錯誤操作而造成損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最重要的操作步驟必須得到最嚴格的訓練,達到最高的掌握水平;
5)他必須養成核對“檢查清單”的習慣;
6)在接受最初的訓練之后,他必須常規性地保持對這些知識的掌握:經常使用飛行模擬器,以免那些應付罕見重要問題的知識因為長期不用而生疏;人類誤判心理學
1)獎勵和懲罰超級反應傾向;
2)喜歡/熱愛傾向;
3)討厭/憎恨傾向;
4)避免懷疑傾向;
5)避免不一致性傾向;
6)好奇心傾向;
7)康德式公平傾向;
8)羨慕/妒忌傾向;
9)回饋傾向;
10)受簡單聯想影響的傾向;
11)簡單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認;
12)自視過高的傾向;
13)過度樂觀傾向;
14)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15)社會認同傾向;
16)對比錯誤反應傾向;
17)壓力影響傾向;
18)錯誤衡量易得性傾向;
19)不用就忘傾向;
20)化學物質錯誤影響傾向;
21)衰老——錯誤影響傾向;
22)權威——錯誤影響傾向;
23)廢話傾向;
24)重視理由傾向;
25)lollapalooza傾向——數種心理傾向共同作用造成極端后果的傾向;
一些概念和話:
lollapalooza :
1)出類拔萃的事物;
2)通過專注、好奇、毅力和自我批評的結合而獲得特殊能力的精通多門學科的人我只想知道我將來會死在什么地方,這樣我就可以永遠不去那里了。
如何評估待收購的企業?
1)管理層是否值得信賴;
2)是否會損害自己的聲譽;
3)會出現什么問題;
4)自己是否理解這個行業;
5)企業是否需要注資才能繼續運轉;
6)預期的現金流是多少;
7)不期待會直線增長,只要價格適中,周期性增長也能接受;年輕人在工作中應該追求什么?
1)別兜售自己不會購買的東西;
2)別為你不尊敬和欽佩的人工作;
3)只跟你喜歡的人同事對年輕人的人生建議
1)每天起床的時候,爭取變得比你從前更聰明一點。
2)人生在不同階段會遇到不同的難題,有三點有助于應付這些困難:
① 期望別太高;
② 擁有幽默感;
③ 讓自己置身于朋友和家人的愛之中。
以下為書中出現過的書目
- 《窮查理年鑒》 本杰明·富蘭克林
- 《 論老年》 馬爾庫斯·圖盧斯·西塞羅
-- 最著名的段落:“晚年的最佳保護鎧甲是一段在它之前被悉心度過的生活,一段被用于追求有益的知識,而且將會在晚年收獲它們產生的最幸福的果實;這不僅是因為有益的知識、光榮的功績和高尚的舉止將會陪伴他終生,甚至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會因為見證了正直的人生的良心和對過往美好功績的回憶將會給靈魂帶來無上的安慰。” - 《怎樣選擇成長股》 菲利普·費舍爾
- 《證券分析》、《財務報告解讀》、《世界商品與世界貨幣》、《聰明的投資者》、《格雷厄姆:華爾街教父回憶錄》 本杰明·格拉漢姆
- 《擊球的科學》 泰德·威廉姆斯
- 《沃倫·巴菲特的投資組合》 羅伯特·哈格斯特朗
- 《OBJECTIVE ACCOUNTING —— A PROBLEM OF COMMUNICATION》 CARL F BRAUN
- 《誠信的背后 —— 華爾街圈錢游戲的真相》 弗蘭克·帕特諾伊
- 《數學原理》 阿爾弗雷德·諾斯·懷海特&伯特蘭·羅素
- 《深奧的簡潔》 約翰·葛瑞本
--- 下面四本為芒格所推薦的有關競爭性毀滅問題的書籍 --- - 《槍炮、病菌與鋼鐵》賈雷德·戴蒙德
- 《自私的基因》 理查德·道金斯
- 《冰河世紀》 雷納·克魯門勒
- 《達爾文的盲點》(達爾文的黑匣子) 邁克爾?J?貝希
--- 到這里過 ---- - 《戰勝華爾街》 彼得·林奇
- 《沃倫·巴菲特的投資組合》 羅伯特·哈格斯特朗
- 《失樂園》 彌爾頓
- 《塞繆爾·約翰遜》 詹姆斯·博斯韋爾
-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艾薩克·牛頓
- 《物種起源》 查爾斯·達爾文
- 《金銀島·化身博士》 羅伯特·斯蒂文森
- 《向格雷厄姆學思考,向巴菲特學投資》勞倫斯·A·克尼厄姆
- 《財富方程式》 威廉·龐德斯通
- 《醫學的原理和實踐》 威廉·奧斯勒
- 《國富論》(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 亞當·斯密
- 《語言本能:人類語言進化的奧秘》 史蒂芬·平克
- 《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 安迪·格魯夫
- 《贏》 杰克·韋爾奇
- 《渴望生活》、《痛苦與狂喜》、《起源》、《篳路藍縷的先行者》 歐文·斯通
- 《B. F. SKINNER》 DANIEL W. BJORK
- 《關于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錄》 伽利略·伽利雷
- 《關于概率的哲學論文》 拉普拉斯
- 《談判力》 羅杰·費舍爾等
- 《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 賈雷德·戴蒙德
- 《拯救華爾街: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崛起與隕落》(當天才失算時) 羅杰·洛溫斯坦
- 《美國資本主義:抗衡力量的概念》、《富裕社會》、《新工業國家》 約翰·肯尼斯·加爾布雷斯
- 《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 索福克勒斯
- 《經濟學原理》 格里高利·曼昆
- 《叢林之書》、《勇敢的船長》、《營房謠》 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
- 《政治經濟學及其賦稅原理》 大衛·李嘉圖
- 《企業的本質》 羅納德·科斯
- 《算術、幾何、比與比例概要》 盧卡·帕喬利
- 《蜜蜂的寓言》 伯納德·曼德維爾
-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
- 《經濟增長的道德意義》 本杰明·M·弗里德曼
- 《人性的枷鎖》 薩默塞特·毛姆
- 《要快,但別趕!》(Be Quick - But Don't Hurry!) 安迪·希爾
- 《天路歷程》 約翰·班揚
- 《影響力》 羅伯特·西奧迪尼
- 《教養的迷思》、《沒有兩個人是相同的》 朱迪絲·瑞奇·哈里斯
- 《巴菲特:一個美國資本家的形成》 羅杰·羅文斯坦
- 《蘇格蘭人如何發明現代世界:西歐最窮的國家如何改變世界的真實故事和詳盡內幕》 亞瑟·赫曼
- 《我生活的種種模式:赫爾伯特·A·西蒙自傳》 赫爾伯特·A·西蒙
- 《溫度,決定一切》 吉諾·沙格瑞
- 《第三種猩猩:人類的身世與未來》 杰拉德·戴蒙德
- 《富蘭克林自傳》 富蘭克林
- 《生活在極限之內:生態學、經濟學和人口禁忌》 理查德·道金斯
- 《洛克菲勒:一個關于財富的審核》 榮·切爾諾
- 《國富國窮》 戴維·蘭德斯
- 《基因組:人種自傳23章》 馬特·里德里
- 《勒斯·施瓦伯:因業績而驕傲》 勒斯·施瓦伯
- 《凡人與大亨:經商的故事》 哈維·費爾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