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近幾年一直在讀書,讀書帶給我的好處很多,愈發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但發現自己的文筆和表達能力并沒有太大提高,究其原因,還是輸出、表達得太少。正好可以在這個活動里倒逼自己,每月組織語言、構思思考、寫筆記、輸出、跟大家學習。
二
人可以分為三類:愛智慧的人、愛名譽的人、以及愛私利的人。(畢達哥拉斯/西塞羅)
我認為我是第一類,而查理-芒格的智慧令我向往和著迷。在現世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需要財務自由,而查理-芒格的靠他的智慧在投資業取得的成功也激勵著我。
在開始介紹這本書以前,請大家先看一段話:
“查理是一個完全憑借智慧取得成功的人,這對于中國的讀書人來講無疑是一個令人振奮的例子。他的成功完全靠投資,而投資的成功又完全靠自我修養和學習,這與我們在當今社會上所看到的權錢交易、潛規則、商業欺詐、造假等毫無關系。作為一個正直善良的人,他用最干凈的方法,充分運用自己的智慧,取得了這個商業社會中的巨大成功。在市場經濟下的今天,滿懷士大夫情懷的中國讀書人是否也可以通過學習與自身修養的鍛煉同樣取得世俗社會的成功并實現自身的價值及幫助他人的理想呢?”
一年多以前,不求甚解的讀完第一遍后,內心很激動很欣喜,這個圖景令我向往。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里,還有幾個人會告訴你要正直善良、提高修養、繼續學習、并通過書本知識和思想去世俗社會中活的好、活的成功?查理就像是一個標桿,給了我信念。而我也確實在這個過程中收獲更好的生活。
查理-芒格是誰呢?
查理-芒格有些人可能不知道,但他的搭檔巴菲特應該都知道。查理是巴菲特的合伙人,是當今世界最著名的投資大家之一,被巴菲特稱為“導師”,每年的巴菲特股東年會上坐在臺上回答問題的,一個是巴菲特,另一個就是查理芒格。
這本書是目前為止最全面的記錄查理-芒格的思想、選股藝術以及他本人的書。這本書收錄了查理-芒格在哈佛、南加州大學等學校的演講以及別人的評價等內容。知道這本書,是緣于讀書會理財主題的推薦書目,有好多書友提到這本書的好。
三
查理-芒格的思想博大精深,在這本書里,你可以找到伯克希爾的選股藝術,也可以學到查理獨特的思想,比如逆向思維、多元思維模型等,據說懂得查理總結的100多個思維模型,就可以理性地過好這一生。讀完第二遍后,感覺自己更加理性。這篇筆記我將重點寫第一、二、十一講關于查理思想,即思維導圖中標紅的部分,以及它們對我在生活中做選擇的影響。接下來我還會繼續閱讀第三遍、第四遍,和書中提到的其他學科的書。理解透了,再回來繼續寫剩下的篇章。
我認為查理的思想、智慧主要是兩個:逆向思考和多元思維模型(檢查清單)。
(一)逆向思考
查理思考問題總是從逆向開始。比如,如果想要知道怎樣才能生活得幸福,就先研究如何才能變得痛苦;如果要想知道怎樣選擇對的股票,就去研究為什么很多投資失敗了。然后,避免這些就可以了。
查理在哈佛學校的畢業典禮的演講上,就對人生如何才能變得痛苦開了藥方,如下:
1、為了改變心情或者感覺而使用化學物質,即,毒癮。
2、妒忌。想要擺脫妒忌給生活帶來的痛苦,查理推薦了塞繆爾-約翰遜的傳記。
3、怨恨。
4、反復無常,不要虔誠地做你正在做的事。這樣就會永遠扮演寓言里兔子的角色,而跑的比自己快的,會是一群有一群平庸的烏龜,甚至還有些拄拐杖的烏龜。
5、盡可能從自身的經驗獲得知識,盡量別從其他人成功或失敗的經驗中廣泛地吸取教訓,不管他們是古人還是今人。
6、在人生的戰場上遭遇第一、第二或者第三次嚴重的失敗時,就意志消沉,從次一蹶不振。
7、忽略這句話:“要是知道我會死在哪里就好啦,那我將永遠不去那個地方”。我個人的理解,這句看似可笑的話,是逆向思維的典型代表,比如,在投資決策中應該考慮到自己不能承受的風險,那即使誘惑再大,也不買。
8、盡可能地減少客觀性。如果認為忠實于自己就是永遠不改變年輕時的所有觀念,那么將會穩步踏上極端無知的道路,而且會經歷工作事業中的不愉快給自己帶來的所有痛苦。
所以,明智的避開上面提到的,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吧。
通過逆向思考,這個月做了兩個理智的選擇。
第一個,最近一段時間三四線城市房價開始上漲,有身邊的同事家屬是在房產中介工作的,明確告訴我們哪里的房價要漲到多少。自己也在考慮要不要買房投資。身邊的人都在談論買房的事,我有點緊張了,就在因為沖動差點定一個房子時,我冷靜地想了想,三四線城市的房子實際上有價無市,雖然很多人都在瘋狂追漲,出來的房子立馬被秒掉,但是買房的風險我完全不能承受。于是平靜地放棄了,如果以后房價大漲我也不會后悔,畢竟這種投資超出了我的“能力圈”。
第二個,是給沒有工作的雙方父母買重疾和意外保險。有兩個檔次,最低檔,交的少,保得也少。最高檔,交的多,保的也多。這個保險像車險一樣,是年銷的。在猶豫中,我想到,每年交保費的錢損失了我是可以承受的,而相反,卻是不可承受的,所以,應該選擇交的多保得也多那一檔。
(二)多元思維模型
它的意思是,應該學習不同學科的最重要的知識,建立模型,然后用它們中的一個或多個來思考、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比如,如何選股。而不是只懂自己大學時學的那門科目,只了解那個模型,這樣,就會有局限,扭曲現實,直到它符合自己的思維模型,犯錘子錯誤(在手里拿著鐵錘的人看來,每個問題都像釘子)。而查理認為必須擁有的基礎知識如下:
1、數學。復利原理、排列組合原理、“決策樹理論”。要在日常生活中習慣于每天都用它。
2、會計學。復式薄記,“五何原則”(何人因何故在何時何地做了何事)。
3、工程學。質量控制理論、后備系統、斷裂點理論。
4、統計學。粗略理解高斯分布的鐘形曲線。
5、物理學。臨界質量概念。
6、生物學/生理學。基因構造。
7、心理學。誤判心理學(十一講重要講述的內容,下面重點列出)。雙規分析
8、微觀經濟學。不那么可靠。自由的市場經濟部分,部分自由的市場經濟。規模優勢(大篇幅的講解)。微觀經濟學的偉大意義在于讓人們能夠辨別什么時候技術將會幫助你,什么時候它將會摧毀你。(紡織品行業購買效率更高的機器是否會提高收益?)
學習基礎知識以后,怎樣學會真正的應用這些模型呢?
一是雙規分析法。思考問題時從兩個角度,理性和感性。在遇到問題是,把學到的跨學科思維拿過來判斷試一下。感性的角度,是覺察自己在潛意識的感性下傾向與作出的決定等,在有巨大壓力時做的快速決定,女生漂亮就相信她的話等。
二是通過“飛行模擬器”不停訓練。飛行員在正式駕駛飛機之前,需要有飛行經驗,然而不真正的飛行,永遠都沒有飛行經驗。怎么辦呢,就是通過“飛行模擬器”來模擬真實的飛行,這樣訓練通過以后,就可以正式駕駛飛機。在生活中,可以通過案例分析,例如,一些新聞報道中會有公司的一些情況,把他們作為“飛行模擬器”,想想這種情況我會怎么處理,通過跨學科的模型分析,來強化自己的應用能力。
外祖母說“你必須先吃完胡蘿卜,才能吃甜點”。多元思維模型的建立比較困難,需要時間學習、消化、吸收,是并不太好吃但營養豐富的主菜“胡蘿卜”,而選股藝術是最后的“甜點”。這一篇上“胡蘿卜”這道主菜,等消化、吸收掉,下一篇筆記中再上“甜點”,即如何選股。
人類誤判心理學
從遠古到現在,人類通過基因遺傳以及社會影響等,會有一些心理傾向,很多時候這些心理傾向是潛意識的,能夠幫助我們做出快速的反應或者決定。有些時候,這些決定是正確的,有些時候,這些心理傾向會讓我們做出錯誤的決定。商家可以利用這些心理傾向去營銷商品,在生活中,我們也可能因為潛意識的心理傾向被人利用,錯誤的引導。
查理為我們列出了25個心理傾向,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遇到事情時對照著清單檢查,做出理性的明智的決定。如下:
1、獎勵和懲罰 超級反應傾向。
聯邦快遞的案例:當按時間發工資時,快遞總是不能及時到達,員工傾向于偷懶,對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都沒效果;而改用是否完成任務,只要任務完成就可以下班時,快遞就可以及時到達。“如果你想要說服別人,要訴諸利益,而非訴諸理性。”
2、喜歡/熱愛傾向。
剛出生的人類“天生就喜歡和熱愛”對他好的人。人類喜歡和熱愛被喜歡和被熱愛。人類終身都會渴望得到許多和他毫無關系的他人的憐惜和欣賞。造成的后果:(1)、忽略其熱愛對象的缺點;(2)、偏愛那些能夠讓自己聯想起熱愛對象的人、物品和行動;(3)、為了愛而扭曲其他事實。
3、討厭/憎恨傾向。
將上面的喜歡/熱愛改成討厭/憎恨即可。
4、避免懷疑傾向
人類的大腦天生就有一種盡快作出決定,以此消除懷疑的傾向。
5、避免不一致傾向
人類的大腦不愿意做出改變。表現形式是很難改掉已經養成的習慣。后果:一個人只要假裝擁有某種身份、習慣或者結論,他自己通常就會信以為真。我們應該避免“口是心非”。
6、好奇心傾向
7、康德式公平傾向
人類喜歡“公平”分配,如果想要人們遵守某種行為方式,只要所有人都遵守這種方式,那么就能夠保證社會制度對每個人來說是最好的。比如廁所排隊,只要前面的人排隊,后面理所當然就會排隊。如果沒有,后面的人也不會去排隊。
8、艷羨/妒忌傾向
9、回饋傾向?
比如以牙還牙,以德報德。
10、受簡單聯想影響的傾向
條件反射(包括標準條件反射和簡單聯想引發的條件反射)。比如鞋油廣告商在廣告中讓自己的商品和美女聯系在一起,買的人就會因為聯想而購買。
我們需要養成有意識地,養成歡迎壞消息的習慣。
11、簡單的、避免痛苦的心里否認
現實太過痛苦,令人無法忍受,所以人們會扭曲各種事實,直到它們變得可以接受。
12、自視過高的傾向
人們一旦擁有某種物品,對該物品的價值評估就會比他們尚未擁有該物品時的價值評估要高。我想,本來并不太愿意進入事業單位,但進去以后就很難有勇氣出來應該有這方面的原因。
13、過度樂觀傾向
14、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失去造成的傷害比得到帶來的快樂多得多。
15、社會認同傾向
如果周圍人都那么做,我們就會傾向于認為這是正確的,也會那么做。
16、對比錯誤反應傾向
比如有的商家會瞎編一個比正常價格高很多的虛假價格,然后用折扣價來讓你買。
17、壓力影響傾向
輕度的壓力能夠改善人們的的表現,但過度的壓力會使人們徹底失調。
18、錯誤衡量易得性傾向
大腦會高估容易得到的東西的重要性。
19、不用就忘傾向
20、化學物質錯誤影響傾向
21、衰老——錯誤影響傾向
年齡的增長會造成認知衰退,但帶著快樂不斷地思考和學習可以延緩這種不可避免的過程。看查理芒格就知道了,他已經80多歲,還是思維敏捷。
22、權威——錯誤影響傾向
太相信權威,即使權威的行為完全不道德。
23、廢話傾向
呵呵,我這個傾向很明顯,要改。
24、重視理由傾向
人類天生就熱愛準確的認知,所以請求別人幫忙時,要加上理由。帶著“為什么”,我們對知識的吸收和使用也會變得更加容易。
25、lollapalooza傾向——數種心理傾向共同作用造成極端后果的傾向
這個月遇到事情時,會思考是哪些心里傾向在作怪,并如何改進。比如,回想起來,我在激動萬分地制訂計劃或者暢想未來時,總是覺得自己可以堅持,但最終都沒有。讀了這本書以后,我發現這是因為“12、自視過高傾向”導致的。所以,不能過度自信。可以利用“1、獎勵和懲罰”的心理傾向來對自己獎勵,或者“社會認同傾向”找其他人一起。這些方法很多人都說過,但我一直都覺得自己不需要。現在承認了自己的弱點,就可以更加理性和客觀。
四
我所理解的只是這本書中的一小部分,還需要繼續閱讀,也推薦你閱讀。
如果說查理芒格的智慧在遙遠的彼岸,我還在懵懂的此岸,雖然距離還很遠,但希望可以通過我的努力,從此岸到達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