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回分析了此次戰役的大環境,以及對曹氏集團的影響,還提及到有關鍵先生,這次就來詳細解讀這場東漢末年對外第一戰:
? ? 曹操力排眾議北征烏桓
? ? ?袁尚、袁熙投奔烏桓讓曹操下定決心北征,第一步當然是召集手下開會商討,而內部大多數謀士、將領卻持反對意見。
? ? ?反方辯手發言:袁氏勢力已經被擊潰,而袁尚、袁熙不過是一群散兵游勇,烏桓貪而無親,豈能為袁尚所用?而北上伐烏桓,路途遙遠,一旦孤軍深入,蜀地的劉表、劉備若是趁機偷襲,豈不是被人端了老巢?
? ? ?正方辯手郭嘉發言:烏桓恃其邊遠,必然無備,我軍如出其不意,即使孤軍深入也可獲勝。袁氏遺黨與烏桓相互勾結,胡人一動,民夷俱應,亂就大了。蹋頓野心不小,早有凱覦中原之志,這樣就遂了他的心愿,如果錯過了這個良機,等袁尚、袁熙在烏桓成了氣候,到時必將成為北方的一個大患。至于劉表只會坐談,不會打仗,他知道自己的才能駕御不了劉備,重任之則恐不能制,輕任之則備不為用,所以,雖虛國遠征,也不必擔心。
? ? ?曹老板表示正方辯手發言句句說到自己心坎上,于是力排眾議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親率20萬大軍從鄴城出發奔赴遼西。
? ? ?戰前準備
? ? ? 所謂“不打無準備之仗”,曹老板更深知此道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為了保障糧草供給充足,早在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曹操就命董昭修建了平虜渠、泉州渠兩條運糧渠道,為大軍北征做準備。(可見曹操在建安十一年(公元205年)打敗袁尚,二袁投奔烏桓后,就下定決心北征了,已經做好糧道的準備,開會只是為了通知一下,內心早有決定)
? ? 行軍途中遇大雨險些毀掉北征
? ? ?首先,被征路途遙遠(我想這也是曹老板手下不愿意遠征的其中一個原因,想想誰愛告別溫暖愜意的家,千里迢迢去苦寒的遼西,而且還不是旅游,是打仗),曹軍三月從鄴出發,大軍到達易縣時(今河北易縣),軍師郭嘉建議:“兵貴神速,今千里襲人,輜重多,難以趨利,且彼聞之,必為備。不如留輜重,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郭嘉用計多數為謀奇弄險)
? ? 此次作戰戰略方針已經有了“趁其不備,直搗黃龍”,于是曹操輕兵前進,以達成作戰的突然性。
? ? ?東漢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五月,大軍到達在無終(今天津市薊縣),準備出濱海道,過碣石,進攻柳城??汕闳f算缺漏算了天氣(腦補了下,是不是郭嘉不精通觀星象,諸葛亮每次戰役都要夜觀星象算天氣的,哈哈,每個謀士在特定情況下都有自己的優勢),當時正是夏季多雨季節,海濱低洼,濘滯不通,曹操大軍不得前進??纱舜伪闭鳛趸?,曹老板可是力排眾議,虛國而征,心中豪情未等抒發難道就灰溜溜的回去嗎?可是天公卻不作美,面對連日的大雨道路泥濘異常,使行軍受阻,曹老板也一籌莫展,這使曹操不由的產生了班師回朝的想法,無終啊,無終難道就是這次北征的終點了嗎?
? ? 關鍵先生田疇出馬
? ? ?在曹操無計可施之際,關鍵先生出現了,遼西“活地圖”田疇給曹操指了一條通往遼西的古道。田疇本就是無終本地人,很有名氣也很有能力,使得當地百姓安居樂業。(得知田疇賢名后,袁紹曾幾次請他去做官,但田疇都拒絕了),田疇本就因為烏桓殘殺當地士大夫而痛恨痛恨不已(這就是袁紹請他出門,田疇不肯的原因,袁紹早就與烏桓暗通曲款,怕是恨袁紹都來不及),一聽說曹操來討伐烏桓,可能也覺得曹老板是個能成大事的人,就跑過來獻計。
? ? 田疇為曹操指出了一條荒廢了200多年的路,他對曹操說:“這條道夏秋經常有水,淺時不通車馬,深時不載舟船,這樣子已經很久了。舊北平郡治在平岡,經過盧龍,可以到達柳城;這條道路自建武以來,已陷壞斷絕,至今有二百余年,但是還有微逕可以辨認、行走?,F在敵人以為大軍當由無終沿濱海道行軍,因道路不通不能前進,只得撤軍,所以懈弛無備。如果我軍秘密回軍,從盧龍口,越白檀之險,這里敵不設防,是空虛之地,路近便于行軍,可以直撲老巢,打他個措手不及,蹋頓就只能束手待擒了?!边@與曹老板的戰略方針簡直是不謀而合,但也是有風險的,已經荒廢很久,以前是路,現在不一定成什么樣了。曹老板就是有魄力,路,既然有了,再難也要走?。ㄓ浀霉泶禑艟^古城中,胡八一入沙漠前一定要找“活地圖安力滿”,關鍵時候真能救命啊)
? ? ?在田疇帶領下,曹軍北出盧龍塞 (今河北喜峰口),繞過白檀 (今河北寬城縣藥王廟古城)、平剛(今遼西凌源市境內),東指柳城 (今朝陽市南袁臺子古城)。曹操為了迷惑烏桓,假裝已經退兵。他讓士兵在路旁立了一塊木碑,上面寫著“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復進軍”。烏桓以為曹操已撤軍,因而就放松了防御。
? ? ?行軍路線這一段可能有些繞,我給大家簡單梳理下,原本的行軍路線是曹操大軍到達無終后,本想準備出濱海道(就是大家熟悉的遼西走廊,這條道路見證了中國歷史的滄桑巨變),過碣石,進攻柳城,可正值雨季,無法行軍。在田疇獻計之后,行軍路線變為了從西漢時期的古道,于是北出盧龍塞,繞過了白檀之險,東北到達了平岡城,又東至白狼山。
? ? 白狼山一戰功成
? ? ?經盧龍塞進入遼西境內后,到烏桓都城柳城還有800多里的路要走,曹操讓將士們“放棄輜重,輕裝前進”,由于這條小路被荒棄多年,曹操帶領將士只能見山開山、遇谷填谷。不過,經歷的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在距離柳城還有200里的時候,烏桓才有所察覺。
? ? ?正在享樂的袁熙、袁尚大吃一驚,這曹操不是退兵了嗎,怎么神兵天將的就到自己老巢了呢!倉促的與蹋頓集結數萬騎兵迎戰。東漢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八月,曹操率軍登白狼山,與烏桓大軍遭遇。
? ? ?我們來看看雙方的陣容,曹操這邊是大將有張遼、張郃、許褚、于禁、徐晃,前文說道曹操是虛國遠征,足足有二十萬大軍,《三國志》說到:當時“公車重在后”,可見曹操的主力步兵是出塞到了遼西的,只是沒有參加白狼山會戰。就是由于戰略方針問題曹軍重裝主力步兵是在后面,現有的只是萬余人騎兵(其中包含精銳虎豹騎),前文說道“放棄輜重,輕裝前進”,將士盔甲較少,并且是急行軍,面臨士兵體力不堪的劣勢。
? ? ?再來看看烏桓這邊,雖說察覺到曹操大軍來大吃一驚,但是二百里也不是說到就到的,蹋頓及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抵之集結數萬騎兵迎戰,以逸待勞,由于是烏桓的主場,烏桓騎兵人多勢眾,曹操部下又累人又少不免有些懼怕。
? ? ? 但張遼什么大場面沒見過,面不改色,反而激起了心中熱血,看著烏桓騎兵,仿佛就是一堆堆經驗等著收割,所以張遼勸曹操出擊,曹老板臨大敵而不懼,而是讓士兵先短暫休息,與敵軍對峙,而自己親自登高望見敵軍有些沉不住氣,軍陣不整,當即決斷縱兵出擊,并以自己所持麾授張遼,命為先鋒,居高臨下沖擊敵陣。
? ? ? 曹軍騎兵與烏桓騎兵在白狼山下展開一場血戰,這一戰,烏桓大潰,烏桓王蹋頓被斬于陣內,胡漢降者二十余萬口,柳城也被曹操占領,遼東單于速仆丸與袁尚袁熙投奔遼東太守公孫康。
? ? ? 八月,登白狼山,卒與虜遇,觽甚盛。公車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懼。公登高,望虜陳不整,乃縱兵擊之,使張遼為先鋒,虜觽大崩,斬蹋頓及名王已下,胡、漢降者二十余萬口?!度龂疚褐疚涞郾炯o》
? ? ? 征袁尚于柳城,率與虜遇,遼勸太祖戰,氣甚奮,太祖壯之,自以所持麾授遼。遂擊,大破之,斬單干蹋頓?!度龂?張遼傳》
? ? 班師回朝途經碣石留下千古詩篇
? ? 曹操此役收獲極其大,陳壽曾說:太祖潛師北伐,出其不意,一戰而定之,夷狄懾服,威振朔土。
? ? 并且曹操帶回了當時最為重要資源--“人口”,勢力割據,互相討伐不就是為了搶占資源嗎,其中最重要的資源就是人口了,由于東漢末年,戰火紛飛,當時人口是非常稀少的,對諸侯來說,手下沒人怎么征兵?沒人誰來種糧?曹操把烏桓掠奪的十幾萬人全部帶了回來,全部遷徙到中原,為當時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居功甚偉。曹操還收編了烏桓精騎,這支騎兵戰斗力還是非??植赖?,曹操橫掃中原,靠的就是騎兵。
? ?建安十二年 (公元207年)九月,曹操撤出柳城?!度龂尽の何涞奂o》:“九月,公(曹操)引軍自柳城還。 ”這次班師曹操走的是另一條路,即從今天朝陽縣到沿海,然后沿著遼西走廊往南走,途經綏中碣石,即興賦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幸甚至哉,歌以詠志?!保ㄇ拔亩继徇^這就不在贅述了)
? ? 此外,袁尚袁熙投奔遼東太守公孫康,曹操對于追不追擊有些猶豫不覺,郭嘉此時病危,為曹操出了生命中最后一計,就是著名的“遺計定遼東”。
? ?初,遼東太守公孫康恃遠不服。及公破烏丸,或說公遂征之,尚兄弟可禽也。公曰:“吾方使康斬送尚、熙首,不煩兵矣。”九月,公引兵自柳城還,康即斬尚、熙及速仆丸等,傳其首。諸將或問:“公還而康斬送尚、熙,何也?”公曰:“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則并力,緩之則自相圖,其勢然也?!?/b>
? ??郭嘉準確預測了袁尚袁熙的結局,為此戰畫上了句號。此一戰役,歷時月余,行程800里,徹底解除了強盛的烏桓對中國的威脅,掃清了袁氏的殘余勢力,統一了北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