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Z小姐在一家高端男士服裝店做了兩年營業(yè)員,見慣了腰纏萬貫出手闊綽的土豪。常日浸泡在土豪圈里的她,雖然沒有土豪的身價,卻養(yǎng)成了土豪的品味。
已到適婚年齡的她,經(jīng)歷了不少相親,但總沒遇到滿意的,不是嫌這個沒錢,就是嫌那個窮酸。
據(jù)我所知Z小姐本人外形普通,家境普通,學歷普通,工作普通,只是平日接觸的土豪多,朋友圈也有一些富二代,便漸漸有了眼高手低的毛病,盲目以過高的標準來擇偶。
想起前段時間有句流行的話:你朋友牛X,關你屁事?
牛X的是你朋友,土豪的是你朋友,而你,仍然只是屌絲界的一枚小窮酸。放出那么高的標準,只會讓自己處于孤立之地。
千萬不要迷信“霸道總裁愛上我”這種傻白甜的超低概率事件。
相親不可否認會附加很多標準,就像一個條件集合體去遇上另一個條件集合體。若對對方要求甚高,那么你自身是否有相當?shù)幕I碼呢?
周國平說:利益的考慮在婚姻中占有一定地位,這是正常的。
只是萬事都有一個度,如果利益成了主要的甚至唯一的考慮,正常就變成庸俗了。
如果進而很有心計地把婚姻當作謀取利益的手段,庸俗就變成卑鄙了。
2
我的朋友米可在相親界也是出了名的挑剔。
她年近30,顏值中上,身材偏胖。工作穩(wěn)定職位不低,自給自足追求高品質生活。雙商在線的她對人對事一向高要求嚴標準,于是在結婚這件事上屢屢受挫。
A男,太矮;B男,顏值低。這兩項直接讓她沒有了繼續(xù)了解的興趣。
C男,性格太軟沒主見;D男,性格霸道大男人;E男,有車沒房前路渺茫;F男,工作毫無發(fā)展前景不求上進……
反正所有的對象她都能挑出毛病,表示自己無法將就,拒人于千里。
到了這個年紀,她不再盲目相信愛情,開始相信有物質保障的婚姻,但同時對細節(jié)敏感度又很高,對方的長相、人品、審美、脾氣、待人接物……太過面面俱到的要求,相親就成了一場淘汰賽。
當然那些相親對象也會對她有挑剔,年齡偏大,長相普通,身材偏胖,性格強勢……喜歡她的她看不上,她看上的又不喜歡她。高不成低不就,只能原地踏步,眼看著年齡一點點增長。
自視甚高,在挑挑揀揀的路上自己的身價也逐漸貶值,其實挑到最后,跟你結婚的人,也不過是你曾經(jīng)嫌棄過的某一個類型。只是后來,你覺得沒那么嫌棄了而已。
我也一直很不贊成婚姻上的將就,但適當降低標準,從現(xiàn)實可行性角度出發(fā),遇到合適對象的幾率才能提高。
3
另一位好友大蜜就是個明白人。
身邊的好友一直以為,以大蜜的綜合條件,一定會在找對象這件事上諸多苛刻。
所以當大蜜挽著那個看上去非常路人甲的男人出現(xiàn)時,大伙都驚呆了。
后來大蜜告訴我:因為她父親很強勢又大男人,雖然給她不錯的家庭條件,但從小到大她的性格一直很壓抑,而且她看著母親含辛茹苦唯唯諾諾一輩子,發(fā)誓自己一定不能走母親的老路。
大蜜那位男朋友,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她的老公。他性格有點內(nèi)向,不過很體貼很細心很尊重大蜜,還喜歡下廚,做一切她喜歡吃的東西。即使工作一般,收入一般,但兩個人恰到好處地互補了,日子過得和和美美。
大蜜說她很早就知道自己要找什么樣的另一半。現(xiàn)在這個經(jīng)濟適用型老公讓她能舒心自在的做自己,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
或許她可以找個條件更好的男人,但她知道條件更好的不一定適合她。每個人擅長的領域不同,她不要求全面,只希望她最在乎的那一方面符合,其他的不足便可忽略。
4
雖然說的都是姑娘的例子,不過對于男士而已,也同樣具有現(xiàn)實參考意義。
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一些夫妻,以外形或其他條件來看,外人會覺得不般配。然而人家兩口子卻過得很美滿。
聰明的人,知道自己適合什么,明確自己想要什么。
海藍博士的《不完美,才美》中說道:
能干的人勢必有強勢的一面,認真細致的人往往思慮過度,樂觀灑脫的人常常單純天真。
你享受了這種個性優(yōu)勢的一面,就要承受這種個性缺陷的一面,這是一枚硬幣的兩面,不可能只取其一。
另外,如果你對對象的要求很高,那一定要記得把自己也修煉得更好更有魅力。
若你自己是B—的檔次,就不要奢望對方是A+。
邋邋遢遢沒有品味沒有自制力沒有自我要求,作為女生追劇逛街聊八卦打發(fā)一天,作為男生工作不思進取沉迷游戲吃喝玩樂,天上是不會掉下一個優(yōu)質對象給你的。
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當你成為了更好的人,遇到優(yōu)秀異性的幾率就會更高一些。
如果你太胖,就努力減肥;如果你穿著土氣,就多提升自己的時尚品味;如果你文化水平低,就多學習提升內(nèi)在;如果你見識淺薄,就多豐富自己的眼界和閱歷;如果你工資低,就努力提升自己的含金量……
總要有付出,才有提高,才會有更大的機會。坐地起價是沒人會多看你一眼的。
所以要求過高的時候,不妨審視下自己,有多少競爭力可以脫穎而出,讓理想的對象關注到你?